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86章莫学你额娘(2 / 2)

  心中无愧的明夷叮嘱胤禛,顺着玄烨的话说来,胤禛恭敬的应下一声是。

  玄烨显得无奈地看向明夷,明夷道:“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懂得规矩,守得了规矩,皇上都会满意不是吗?”

  一语道破玄烨的诸多心思,莫要在这个时候因为一时的喜好,将来有一天却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认定胤禛有问题。

  防患于未然,身为皇帝,永远都不会有错,错的人仅仅是手下的臣子,正是因为如此,身为臣子,儿子,都要时时刻刻的牢记这样的本份。

  玄烨完全说不出话来,想否认明夷说的都不是事实?

  玄烨却从心里不禁的夸赞明夷,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越界,不强求那些不该求的东西,明夷才会一直自在肆意的活到现在。

  她清楚的知道玄烨的底线在哪里,两人之间的情谊是一份基础,却也是因为多年来,明夷做的桩桩件件的事,于大局而言,都是利于大清,也利于玄烨的。

  凭这一点,明夷不喜欢玄烨的靠近,不愿意让玄烨靠近,那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无伤大雅的事,仅仅是私利的事,玄烨不会同明夷计较,更不会为此与明夷有再多的争执。

  反过来,若是明夷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手中的权势,地位,不断的危及玄烨,危及大清的江山,尽可瞧瞧玄烨会不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明夷?

  作为帝王的人,最忌讳的就是想当然,最怕的同样是把帝王一时的心血来潮,那些认为的好当成永恒,一但觉得在皇帝的心中你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很快,事实会狠狠的抽在你的脸上,让你痛。

  “明夷。”玄烨听到明夷的话,纵然说的是事实,总是希望明夷可以不要再说了。

  微微一笑,明夷福身道:“胤禛尚且年幼,皇上也说了,他该多听多看,现在正是他应该牢牢记下本份两字的时候。唯有如此,将来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越界,皇上不愿意看到那样的局面?”

  玄烨能违心的说起不愿两个字?他不会的,每一个人如果都能牢牢的记得自己的本份,不越雷池一步,对于大清,对于天下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再好不过的事。

  “我带胤禛去见人。”玄烨不想回应明夷,怎么应都是错,干脆把胤禛带走。

  明夷自然不会阻拦的,胤禛吃得也差不多了,玄烨想把人带到哪儿去,自带去,她不会拦着。

  不过,胤禛随玄烨走出帐外,玄烨道:“往后别在你额娘的面前提起朝中的事。”

  明夷聪慧,熟读史书,最懂人心,玄烨的权衡之术根本逃不过明夷的眼睛,玄烨不想让胤禛同明夷之间说得太多,最后引起他与明夷的争执,好不容易两人才好一点。

  “就算我不说,额娘也心里有数。”明夷又不是真正身居宫中的人,对朝中的事,天下的事一无所知。

  “朕同你额娘在一起的时候你别提。”玄烨一塞,最后换一个说法,分明是掩耳盗铃。

  胤禛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今天的事分明是阿玛自己提起的。”

  提出带胤禛去见蒙古诸亲王,是玄烨自己提起来的,不是胤禛要求的。要不是玄烨的心思叫明夷猜透,玄烨需要这么害怕和明夷说下去。

  “总而言之,从今往后少在你额娘的面前提起朝中的事。”纵然明夷对朝是一清二楚,但是能少提就少提,玄烨并不希望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明夷当着胤禛的面道破所有心思。

  帝王心术说不清道不明,玄烨也清楚自己的那点心思,真往外说,很多人都会有意见,可是身为帝王,总有许多身不由己。

  大抵很多人擅长找的借口就是身不由己四个字,胤禛的目光落在玄烨的身上,好像在无声的询问着什么。

  玄烨察觉了,厉声地道:“你是见不得朕和你额娘好?”

  难怪今天胤禛意识到明夷和玄烨之间的气氛有些不同。没把玄烨的色厉内荏当回事,顺势的问道:“阿玛和额娘和好了?”

  玄烨要怎么回答胤禛这个问题呢?不要说和明夷很好,的确是比起从前好多了。完全很好,也不算是。

  “嗯。”思来想去,玄烨也不愿意承认,到现在为止明夷依然不为他所动,因此轻声的应了一声。

  胤禛想起今天看到明夷依然和从前没什么两样,就是对待玄烨的态度也没有变化,反倒是玄烨满脸的喜色,巴不得向所有人昭示他和明夷有所缓和。

  “朕和你额娘的事,不是你能管的,最近的学问有没有落下?”和胤禛讨论明夷,玄烨一想又觉得不对,直接问起胤禛最近的学问,有没有因为他不在没有考较就落下了。

  “并无,阿玛可以随时考较。”胤禛这么多年被明夷规定好时间学习工作的习惯,在运用上可见效果,无论何时何地,任何情况,胤禛都会习惯的按照之前的规律。

  读书识字的事,是胤禛重中之重的大事,无论是明夷还是玄烨,都告诉过胤禛这一点,因此胤禛牢牢的记在心上。

  玄烨一听立刻考起胤禛来,接二连三问出不少的问题。

  胤禛随明夷回京之后,玄烨就特意考较过胤禛的学习进度,四书五经胤禛只是读了几遍,更多明夷还是教胤禛读史,其他的百家之言每一本明夷都给胤禛讲解过,比起一味只读四书五经的那些儿子来,胤禛出色很多。

  这些年玄烨让南书房的先生着重教胤禛读懂四书五经,不过南书房的几位对胤禛的评价都挺高的,要说读懂,胤禛已经读懂了,现在只是温故而知新,其实完全可以教胤禛新知识。

  亲自考较胤禛的玄烨想到南书房的这些人,最后让他们想教什么,放手去教。自然也让南书房的人意识到胤禛读书之广。

  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每一样胤禛都有涉及,而且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完全并不是浅浅读过而已。

  私底下这些人直犯嘀咕,但是又想起胤禛的母亲是谁,那么多年来江南的征知书院,名声一点都不比京城的小。

  尤其江南繁华似锦,多少名家大儒藏于其中,从前他们想拜见想探望的名家名儒,都出现在征知书院。

  明夷几乎每隔半年都会和征知书院的名家大儒探讨一次半年所得,每一次这样的交流会都开十天以上,天下多少读书人都等着这十天的诸多交流传出来,每回一读,都会让他们有意外的收获。

  倾天下名儒所教导出来的胤禛,又怎么可能比皇宫内的阿哥们差。

  正是因为如此,南书房的各位先生对胤禛的要求不再是让胤禛读书,而是读懂读透,温故而知新,这些胤禛早就熟读并且已经有了见解的书更应该多读,想是明夷都提出的温故而知新,胤禛应该不会否认先生的打算。

  玄烨考完胤禛还是满意胤禛并没有因为学习政务而忘记他的本职更多是读书识字,但是想起关于胤礽的消息,玄烨的脸可见的沉下来。

  在玄烨在前线领兵浴血奋战的时候,在后方镇守朝廷的太子,竟然闹出这样的事来。若是传到蒙古各亲王的耳朵里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胤禛对于玄烨突然变脸也知道并不是因为自己,玄烨没再提问,胤禛闭上嘴安静的跟在玄烨的身后,多一句都不敢问。

  “你回京这些年,那么多兄弟里,你最喜的是哪一个?”胤禛安静,偏偏玄烨却在这个时候问起这个问题。

  “十三弟。”几乎没有一丁点的犹豫,胤禛回答。

  玄烨本不以为这样的问题能得到肯定的答案,偏偏胤禛却说出来,理所当然的面对玄烨质疑的眼神,胤禛问,“阿玛问最喜欢的是那一个,我不能答?”

  玄烨显然不怎么相信的眼神像是在无声的告诉胤禛,他的答案并不让玄烨满意。

  此时的胤禛意识到,明夷一再提醒他注意的皇帝的心思,问出的问题分明想要得到答案,但是当你真正把答案给到他的时候,他又是满脸的不高兴。

  不要随意被旁人的喜怒左右你的心绪。有分歧也应该据理而争,没有人喜欢没骨气的人,唯唯诺诺称是的人。

  “为何喜欢你十三弟?”玄烨总不能自打耳光,刚问出的问题,一个眨眼他就想否认。

  “意气相投,性情相近。”胤禛据实告知,再次收获玄烨打量的眼神,十三阿哥胤祥,生母章佳氏,乃内务府包衣出身,为宫中庶妃,并无册封,身份自然不高的。

  玄烨想起这样一个儿子来,最终发现所知不多,毕竟尚且年幼的孩子如何值得玄烨倾注心力。

  “你们年岁相差甚远,而且你十三弟尚且年幼,何来的意气相投,性情相近?”玄烨能随便被胤禛忽悠吗?想找理由也该找个好一点的。

  胤禛不以为然的道:“虽然年岁相差甚远,十三弟也确实尚且年幼,并不代表不能意气相投,性情相近。阿玛一再提起十三弟年幼的事,是不相信我喜欢十三弟吗?”

  玄烨确实不怎么相信,但不是他一直揪着这个问题不放的理由,“你以为太子如何?”

  同胤禛问起太子如何,就这如何两个字的分量重之几何?

  “二哥至今为止所作所为并无越轨之事,是合格的太子。”这个答案胤禛细细想了想,终究给了出来。

  玄烨心中究竟存了什么样的想法,才会对胤禛提出这个问题,胤禛不敢深思,但是胤禛比谁都清楚,胤礽现在依然是太子,或许因为做错一点小事让玄烨心生不满,却不意味着玄烨愿意听到胤禛指出胤礽的不是。

  合格两个字,算是给玄烨提了个醒,在挑一个人错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想想在政务上这个人究竟做的是否符合他的本分所做的事。

  谁都会有缺点,这个缺点端看能不能容忍。

  “往后莫要学你额娘。”玄烨忽然丢下这一句,胤禛莫名,随口一问,“阿玛你是在嫌弃额娘吗?”

  走在前面的玄烨,听到胤禛一问立刻停下脚步转过头,“你是想让朕和你额娘再吵起来?”

  “是阿玛你自己说的,让我不要学额娘,若不是对额娘不满,为何不让我学?”面对玄烨隐含警告的眼神,胤禛当做看不见,实事求是的把玄烨方才说出口的话指出来。

  玄烨额头的青筋跳动着,“你学不来。最后只会不伦不类,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学。”

  能想出这样一个理由来也是不容易。胤禛点点头认同道:“的确。画虎不成反类犬,阿玛都是为我好。可是阿玛,额娘没说我学不来,也没说让我不必学她,额娘都不在意,你为何如此在意?”

  因为如果胤禛学的和明夷一样,最后生气受罪的唯有玄烨而已。

  “当真你额娘没有说过让你不必学她?”真话,玄烨是不可能告诉胤禛的,唯有把明夷拉出来,明夷真没有和胤禛说过不必学她的话。

  胤禛张了张嘴,最终道:“不像阿玛你这样,生怕我学得跟额娘一样。阿玛果真觉得额娘不好?当真觉得额娘不好又为何......”

  一切尽在不言中,玄烨那么多年有什么东西他舍不得的,大概唯一执着的只有明夷吧。

  明夷要是真的那么不好,玄烨至于一直舍不得?

  胤禛想知道玄烨内心究竟是怎么样,复杂的想法,一边不想让胤禛学明夷,一边又舍不得明夷,简直就是分裂了呀。

  听到胤禛执着的追问,玄烨脸皮极厚的回答,“因为你学不来。这世上只有你额娘一个人真正无所畏惧,你果真无所畏惧。”

  对于这个问题,胤禛想了想,“这一点,我不如额娘。”

  明夷当是真真切切的无所畏惧,可是胤禛,心里有很多放不下舍不得的东西。不如的地方就得认一句,自愧不如。

  “能坦然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更应该避免这份不足。”终于不用再纠结,对明夷是不是有所不满的话题上玄烨也就恢复了正常,教导起胤禛来没有丁点的压力。

  “阿玛也是无所畏惧吗?”玄烨的反应让胤禛更想知道,是不是在玄烨的心中他也一样无所畏惧?

  “恰恰相反。朕在意的,畏惧得太多。你与朕一样。”玄烨坦然的承认,做不到明夷那个样子也认为胤禛不可能学成明夷那样,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他们父子是一样的人。有太多的牵绊,有太多的舍不得,做不到明夷那样。

  细细想想,胤禛认同的点点头。“阿玛,我从未想过成为额娘,额娘也并未想过让我像她。额娘一直告诉我的,做我想做的自己,她能给我的,是在我迷茫不知如何抉择的时候,给我选择的权利。将来的路怎么走由我自己决定。阿玛却在否定我想走的路。”

  仅仅是指出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有所不同,是不是也从侧面看出,他们对他的期望有所不一样。

  “你该知道自己为何出生,便明白在你额娘的心里,她认定自己未尽额娘的责任,因此也没资格对你要求。朕有资格。”纵然胤禛的出生是玄烨强求得来的,玄烨却对胤禛寄予厚望,最是希望胤禛可以成为他所期望的那样的人。

  “那么阿玛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说到这里,胤禛也想知道,在玄烨的心中,他是希望胤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国之栋梁,保我大清江山。”玄烨将心中的期望告诉胤禛,第一次胤禛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