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节(2 / 2)


  周围的人群看到温庭洲挂着温柔尔雅的笑容和对面那辆没有家族标记马车里的人说话,忍不住窃窃私语。

  “有没人知道那辆马车里的人是谁?”

  “你没看到马车不远处站着的阮大少爷吗,马车里的人除了温公子的未婚妻还有谁?”

  “应该是阮四小姐没错了。”

  “看来温公子真的很喜欢阮四小姐,我还以为经过这事温家会和淮阳侯府那样退婚呢,白高兴了。”

  “你想多了,阮三小姐惹的祸,关阮四小姐什么事。”

  “……”

  人群里的人窃窃私语,周围马车里贵女们纷纷露出失望的神色。

  温庭洲进入贡院前特意叫了阮余文一起,众人见状,眼神微妙。

  其中一辆马车里的沐青苓脸色极为难看,她恨恨的低骂一声。

  “小姐,咱们该回去了,不然夫人又要说您了。”

  小姐自从被温家退亲后脾气越来越差,打骂她们这些下人是家常便饭。

  “待会再回去,我不想看到沐青慈那张可恶的脸。”

  阮溪看到温庭洲离开后,大部分人都看向她的马车,有人甚至派了婢女过来,阮溪当机立断吩咐车夫去吉祥酒楼。

  阮溪在吉祥酒楼等待的时候,温庭洲的公开考核开始了。

  高台上坐着十位赫赫有名的大儒,还有当初会试的监考官员,下面的读书人看到这阵容,兴奋又激动,恨不得这样的好事多来几回。

  “温庭洲,我等观你考卷应答,诗词文极佳,经义策论亦不俗,就从这几方面出题吧。”

  “学生恭请众位大儒出题。”温庭洲恭敬开口。

  下方的人群屏气凝神。

  一连三位大儒出的都是不同的诗词题目,只要不跑题即可,但温庭洲却能淡定自若,以极短的时间做得一手好诗词,博得众人喝彩。

  “后生可畏。”

  会试的二三名纷纷感叹,他们精研文章之道至少十余年,都不敢说能出口成章,胜过温公子。

  流利的背诵过后,接下来的经义释义,温庭洲亦应答如流见解独特思路新颖,令大儒们赞不绝口,点评极为精彩,底下的读书人更是听得如痴如醉,激动不已。

  此时的他们早已被温庭洲的才华和风采折服。

  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纷纷叹气,温公子的锋芒无人能挡。

  今日过后,温公子必名震天下。

  “好,接下来就是策论了。”大儒们的脸上带了几分笑意,现在对温庭洲前面的考核十分满意。

  策论是重头戏,科举是用来选拔治国安邦人才的,因此圣上以及阅卷的考官都非常看重考生的策论。

  许多读书人苦读几十载,对国事漠不关心,做出来的策论大都十分空泛不切实际。

  温庭洲外出游学两年多,他做出来的策论言之有物,可见其真才实学。

  十位大儒聚在一起商议一番后,决定了出题的内容。

  下方的众人都在等大儒们的策论题目。

  一盏茶的时间,最为德高望重的大儒作为代表出题了。

  “温庭洲,我朝百姓几乎每年都要遭受各种各样的天灾,请说出你的治灾良策。”

  这题一出,下方的众人皆惊,这治灾良策年年都有新策略,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并不容易,大家都想听听温公子的法子。

  温庭洲沉吟片刻后开口了。

  “关于治灾良策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各种各样颇有成效的赈灾法子,我在这里说说我的一些浅见。”

  前来观看的官员们纷纷坐直身子。

  “天灾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人为减轻灾害,我的解决策略从两个大方向入手,一是灾前预防,二是灾后救济。”

  众人听到这个答案一点都不意外,只是有点失望,不过想想温公子的年纪,又觉得理所应当。

  “灾前预防措施大家也有所了解,我就在这基础上加入我的浅见,比如建仓储粮,一直以来用的都是赋税征收的粮食,我认为还可以由朝廷出部分银钱或颁诏旨勒令各地乡绅富户捐输,在各村镇府州建常平仓,丰年时出陈易新,灾年时通过平粜或散济的方式救济灾民。”

  常平仓……利民又实用。

  在场的官员们脸色微微一凝,这确实是个实用好法子。

  人群中的举子们忍不住大赞一声好,他们当中有不少出身寒门的举子想到大天灾时,各地粮仓赈灾的粮食不是不够就是派发的都是陈年积粮或者发霉的粮食,就觉得这个法子好。

  既能保证充足的救济粮食又不会让百姓吃发霉的粮食。

  “灾前预防我就提出一个建常平仓的建议,现在要说的是灾后救济,大家都知道灾后救济的策略可以说颇为完善,可以概括为蠲免、赈济、调粟、借贷、除害、安辑、抚恤等方面。”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确实如此。

  温庭洲微微一笑。

  “我的年纪和阅历摆在这里,也不会乱提建议,只说一个建议就是以工代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