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当个小农民_18(1 / 2)





  去年7月,十岁的李津浩因为奥数夏令营而扬名全国教育界。从此,教育部的人很关注李津浩这个学生。

  李津浩上初中,自然就被县里的中学邀请,作为保送生进去,但是李津浩拒绝了,他喜欢他们乡里的初中,淳朴的农村气息,是他这辈子所追求的。

  上辈子作为一本的大学生,初中的学业对李津浩而言,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于是,李津浩有个大胆的想法。

  他记得上辈子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兼职家教,那个时候韩东磊给他很多的零用钱,他根本不关心这个,现在他每天闲着除了看,实在太无聊,而且,李津浩想买台电脑。

  以前存的钱全给李小玲了,后来存的钱又补贴家用了。

  李小小成绩不好,高考落榜,于是考了幼师(中专设有幼师这个专业,但是五年制,中专加大专)。

  李玲玲因为出过社会,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她念书非常用功,考上了县城里的高中。其实李津浩想过跳级,但是他一跳级家里的负担就会重,也会给姐姐们造成压力,所以这个念头他也只是一闪而过。

  现在他上了初中,两个姐姐都念高一,老李还是一个月一千多的打工工资,而且还是劳力劳动,家里的经济压力实在很大。

  李玲玲上的是县里普通高中,整个学期加起来也就千把块的学费,但是生活费每个月也要300来块。

  李小小念的幼师在大市,整个学期要3000来块的学费,而且城市里的孩子特别喜欢比较,老李更是舍不得让女儿被人看轻,每个月给了她500的生活费,这样一来,家里根本存不下钱。

  李津浩看着父母有些心疼,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

  就是家教。

  现在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同样各种水平也在提高,家长们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什么钱都舍得花。按照城市的物价来说,大学生家教每个小时要15—20块,李津浩想了想,如果他开个小学生补习班的话,每个小时收五块钱,只补习假期和双休日,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虽然是这么想了,但付出行动却有些困难。

  初一国庆的时候,老李难得回了家,李津浩就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了老李。

  老李在大市里打工那么多年,家教当然是听说过的。之前李大妈为了李小玲生孩子的事情,在市里租了房子,对门那户人家的孩子就有请家教,但是让李津浩来教书,又是一回事了。

  人家家教那是大学生干的事情,自己的儿子才初一呢。

  可是,李津浩是附近几个村里远近驰名的天才学生,老李又不舍得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就随便应付着。

  毕竟他过两天还得回市里打工。

  知道老李没这心思,李津浩就找了李大妈,让李大妈从县城里给他卖了折叠式的桌子,才50块钱一张,一共买了三张,加上小黑板和荧光笔。

  李大妈是非常疼李津浩的,家里现在就这么一个贴心的孩子在身边,她怎么能不疼?而且他们家的浩浩一向又乖又聪明。

  准备三套之后,李津浩又去县城的打印店复印了宣传的资料。99年的农村,家教和补习是稀奇的称呼,母子俩按个村子去发宣传资料的时候,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好在李津浩这个名字,只要有孩子在上学的家庭,都知道。

  只是,轰动是一回事,却要孩子送来补习,又是另一回事了。

  第35章 李津浩补习班正式成立

  母子俩利用双休日发了两个星期的传单,却一点效果也没有,反而是中学里,李津浩发传单搞家教补习班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了。

  可就算如此,老师也不干涉,一个闭着眼睛都能在英语课上和英语老师用英文对答如流的学生,他们拿什么去干涉?

  倒是学生里有些打趣李津浩,不过李津浩很认真的说:我家里兄弟姐妹多,爸爸身上的担子重,所以我想赚钱减轻他的压力。

  一句话,让同学们觉得有些心疼。

  这天是星期五的晚上,李净浩放了学就骑自行车回家了。

  母子俩人在吃饭的时候,家里来了隔壁村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