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第69节(2 / 2)


  偶尔遇到中秋和国庆接近的,一口气放十天长假也不是没有。

  那才叫放假啊,可现在倒好……

  三天,还是调休后的三天!

  都不够在高速路上堵车的。

  短短三天根本干不了什么不说,还祸祸了好几个周末,直接打乱人的正常生活节奏。

  他们都想给当年提出这个方案的人寄刀片。

  大家正接力连环骂呢,却见突然有人发了个订月饼的图片来。

  嗯,品种还挺多。

  “哎,廖记餐馆?不就是之前佳佳给咱们带蛋黄酥的那家?”

  “对对对,有一说一,那蛋黄酥真绝了,过两天放假我亲自过去买,多买点儿!”

  有个叫马小离的上海姐妹当场发出喜极而泣的声音,“鲜肉月饼?!清江市竟然有卖鲜肉月饼!”

  廖老板是什么神仙!

  她几年前来清江市上大学,毕业后就顺理成章留下工作,如今发展得也算不错。

  只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看着别人阖家团圆,总有些遗憾。

  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

  作为一个从小吃着鲜肉月饼长大的妹子,她最遗憾的就是:

  啊啊啊,吃不到鲜肉月饼!

  好的鲜肉月饼保质期很短,哪怕做了防护措施,等从上海邮寄到清江市,哪怕不变质,也会流失许多美味。

  以前在老家时,她每次中秋前夕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排队抢购鲜肉月饼。

  这仿佛已经成了一项传统,一种仪式。

  有时去的早,数着人头,计算着第几炉到自己,不由暗道侥幸;

  若去的晚了,看着前方蜿蜒不到头的长龙,难免心焦。

  万一售罄看怎么好?

  可不吃口纯正的鲜肉月饼,怎么能算过节呢?

  即便号码牌发完,也有人心存侥幸不肯离去:

  万一,万一多做了呢?

  故而等几个小时也是有的!

  月饼店的工作人员都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着大口罩和帽子,手持长夹子:

  “要几斤?”

  因为太过火爆,那两家老字号是一定会限购的。

  好不容易排一次队,大多数人都会按照最大限度来。

  都是刚出炉的,热乎着呢,哪里来得及包装?

  问明斤数后,工作人员就用长夹子噼里啪啦往袋中夹月饼。

  任何事情做到极致都可以称之为“美”。

  同一套动作重复几年,几乎已经成为本能。

  那些阿姨们多么熟练呀,她们甚至都不必看,眼睛看着下一位顾客,手中动作不停,重复着刚才的问题:

  “要几斤?”

  飞驰的月饼划出一道道优美的抛物线,乖乖躺平了。

  拿到手后,甚至都等不到回家。

  一定要站在店门外,闻着里面飘出来的浓郁香味,先来一口!

  刚出炉的鲜肉月饼还很烫,酥脆的外皮缝隙中能看到隐约有肉汁渗出,浸泡成更深的色泽。

  轻轻一碰,脆到掉渣!

  肉馅儿还很烫,可却停不下来,一边拼命往外呼着热气,一边咔嚓咔嚓啃食。

  咬开一个口子,看着热气咕嘟嘟直冒,内部丰沛的肉汁映出晶亮的光泽,叫人口水直流。

  小孩儿长身体呢,总是吃不够,满心满眼只有一只月饼。

  她就在路上边走边吃,而爸爸妈妈则会一前一后,保驾护航……

  满口流油,咸香无敌。

  那就是童年的味道。

  去年爸妈来看马小离,最大的行李包就是几斤鲜肉月饼,她当场就馋哭了。

  但二老年事已高,总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口腹之欲,斜跨小半片祖国疆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