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_20(2 / 2)

  而且宋篱和他们想象里的漂亮女人不一样,要说他们在没见过宋篱之前如何构思他的相貌的,在他们的脑海里,该是县城里风月街上涂脂抹粉的姐们儿的样子,风骚入骨话语娇人的模样,这样的女人,他们还可以在只有两人相对时调戏两句解解馋,不过,宋篱却并不是这个样子,长相好,眼睛漂亮又带着风情,但是,他却并不动作做作姿态扭捏,也不娇声细语,一切都自然又随和,眼神清澈,举止洒脱,对上他,就如对上纯净蓝天上的白云,看着喜欢,却不敢亵渎,也无法真的摸到手,他这个样子,既无故意和男人搭话之嫌,也无轻佻的罪过,没有人愿意说他的闲话。

  李连顺心里怦怦怦跳地走了,心想,这样子的女人该是大富人家里的姑娘吧,不然平常人家里真的生养得出么。

  宋篱想叫着这个来带话的人喝口水再走,没想到话还没说完,对方已经跑出院子门去了。

  春英从厨房里洗了手出来,问道,“是什么事情?”

  宋篱道,“他说是村西头的李连顺,给董武带话来的。想叫他喝口水,他却走了。”

  春英道,“是李二哥呢。他和武郎一向关系实。饭好了,我去叫他们回来吃饭吧!”

  宋篱道,“我去叫吧,你摆碗筷好了。”

  宋篱出门去李婆婆家里,在路上就见刚才的那个李连顺在李婆婆门前大路上和人说话,“武郎,我话带到了哈,我先回去吃饭去了。”

  董武的声音从李婆婆院子里传出来,“改天请你到我家喝酒,这事先谢你了。”

  董武从李婆婆家里出来看到正走过来的宋篱,便笑着迎过去,道,“饭好了么?”

  宋篱点头,“来叫你们吃饭的。”

  董武回头对院子里说道,“婆婆,吃饭了,你快过来吧!”

  “将鸡赶进笼子里就去。”李婆婆回答后,董武就握着宋篱的手带着他一起回去。

  西天边燃烧的红霞如同草原上蔓延的大火,整个天地都被染上了一层火红色,宋篱抬头看董武,董武的侧脸在霞光里坚毅又温暖,宋篱想,他失去了原来的世界,只是因为上帝同情他,要给他更好的而已。

  第二十一章 缘由

  第二天一大早就挺忙,宋篱被董武叫起床,对他说中午要多做几个人的饭菜,到时候还要送到山上去,不过不用宋篱送,他会让人来担上山去。

  李婆婆这日也是天刚大亮就到他家来了,然后开始烧茶水,而且让宋篱呆在厨房里不要出去。

  太阳才刚出来,村子里几个年轻男人就到他家来了,带着筐子和绑着布篓的长竹竿,李婆婆说他们是帮着去摘杏子的,只等县城里万掌柜派的人来就一起上山去。

  珉阳县的杏干与竹席,窑云县的杨梅,这是很出名的。

  珉阳县里的糖果糕点铺,以吉明号最有名,他家的杏干销售全州,而且在京城里也有他家的分店,酸杏干是他家的招牌,董武家的杏子每年都是全卖给他家,大姚村里的杏子大部分也是卖给他家。

  因为有李婆婆招待客人,宋篱就坐在厨房里打了一阵瞌睡,没过多久,那位吉明号来看杏子的人就来了,还带了两个劳力。

  一行人就往山上去了。

  李婆婆去买豆腐和鲜肉去了,宋篱在家摘菜,春英也过来帮忙。

  之后有个孩子跑来说今天杏子要下树,午时把饭担到山上去吃,四爷公在船上称杏子和帮着记账,让泡一壶茶过去。

  宋篱只好赶紧泡了茶给了那个来送信的孩子,看他提着出院门去了。

  这种时候,似乎所有人脸上都有一种丰收的喜悦,他也跟着心情愉悦起来。

  中午是一个挑杏子下山来的男人到他家来担饭上山去的,只有米饭和鱼干,还有一些咸菜,李婆婆跟着那个男人一起上山去了,中午只是让大家吃饱干活而已,晚饭才是感谢犒劳宴。

  下午宋篱有和春英一起去村口码头看了看,村口的码头就是那颗大榕树那里,只有几级宽石阶延伸到河里去,那里平时只得一条船,此时有三条比较大点的船在,上面一筐一筐全是金黄的杏子,看着就喜人。

  几个小孩子站在岸边玩,即使那个杏子酸得宋篱牙疼,但那些孩子也吃得津津有味,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李四爷坐在船头喝茶抽烟记账,那里还有一个船夫在和他说话,看到宋篱和春英过去,他就喊道,“武郎的小娘子喂,来看你们家的杏子哟。”

  宋篱差点没因他的话而栽倒到河里去,只能囧囧地回答道,“过来看一看而已。”

  那位四爷公笑道,“今年收成好,我记账,你家可得去打两斤好酒来给老头儿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