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第44节(2 / 2)


  “被欺负的狠了,又没有自救的能力,便只有用躯体来献祭给自己的家乡。”,这是楚人的传统。

  楚人信巫。信神灵保佑自己。尤其是晓城,对巫的信任大过对人的信任。这些人,在走投无路之时,只能以死去投奔他们的巫。

  “愚昧至极。”,那秦国的官员就道,“不过,这却是个好法子。”

  他道:“据臣所知,鲁国边境十三城,因为地处太阴山西,群山环绕,世世代代信奉山神,在他们眼里,他们靠山吃山,都是山神给予。”

  “若是,山神需要他们献祭呢?”

  秦皇便大笑出声,道:“好——好——好,爱卿所言甚是,禹国那个靠着奇淫巧技登上皇太女之位的神女,不知道跟鲁国山神所比,鲁人更加相信谁呢?”

  ……

  “自然是皇太女殿下。”

  鲁国边境十三城的黎城里,一个来自禹国,自称是赤脚大夫,被当地村庄的鲁人称做是游医的年轻人道:“皇太女殿下是天老爷的闺女,你们的山神,是管山的。”

  “山神在皇太女殿下面前,就是在天上,也是要唤她一句公主殿下。”

  他表情认真,一边给人治病,一边道:“而且,你们的山神跟皇太女殿下的关系应该还不错——不然,皇太女殿下怎么会派我来这里呢?”

  这个人已经来一年了,给这附近的人都看过病,平常没少帮衬人。

  他说出来的话,因为是大夫,具有一定的信任度,此时,大家正因为自己突然变成了禹国俘虏城而感到害怕,他是禹人,便被围了起来。

  乡下地方,倒是没有城里民众的激烈,只是怕被征去当壮丁,怕加赋税,怕来的官员太过凶残。

  对于他们这种小老百姓来说,只要能够安稳的活着,便是足够好的。

  且这是跟禹国交界的十三城啊,别人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吗?禹国的皇太女殿下,是神仙,是个好神仙。

  就说隔壁庄子里的崔大爷,带着孙子和儿子想去禹国铃州讨口吃的,结果路上遇见了雪崩,儿子没救他,自己跑了,独留下他和孙子两人。

  崔大爷当时差点没活下去,还是禹人,给了他一口吃的,给了他地方住,还给了他那么暖和的衣裳,让他和孙子在一个叫做养殖场的地方活了下去。

  ——这事情是又逃回村子里来接母亲去的隔壁崔大说的,崔大跟崔大爷是邻居,他逃去禹国后听闻就在修路,每顿饭都有肉!

  他当年走的时候,迫不得已没带走母亲,如今有了能力,就回来接母亲了,村里的小伙子都被他叫走大半。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去了禹国,皇太女殿下打不打过来,又有什么用呢?

  老人们倒是还希望,能就在他们村里建一个养殖场的厂子,他们就不用去禹国,还能养活自己。

  这些人苦日子过的久了,还问起游医:“——这日子,在皇太女殿下手里,能过的更好吗?”

  游医保证,“会过的更好的,会的,皇太女殿下是天神老爷派下来拯救苍生的,将来,我们不必背井离乡,不用生离死别,都能活的很好。”

  一个老媪当场哭了起来,道:“我家的小子,就去了铃州,他去之前跟我说,赚到了银子就回来接我。”

  “可是他现在还没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山神在上,皇太女殿下在上,老妇人求你们,一定要保佑我家的小子活着啊。”

  同样的话,还在其他的乡下流传,不过十三城城里的人,就不是那般容易搞定的,四月中旬,禹国的兵驻扎到鲁国后,就开始他们原本的兵力,期间还遭到了反抗,好在沈柳和顾溪桥早有准备,将人制服。

  同时,顾家的顾溪桥被任命为新建的朝州主将,朝州,也就是鲁国边境十三城的新统称。

  他将会统管十三城的事情,直接跟禹国六州齐名。

  一步登天,羡煞了多少人。自然,也有不少人说他跟皇太女殿下有一腿。

  顾溪桥在巡防的时候,就见到不少人投来奇怪的目光。沈柳还劝他,“你好歹也辩解辩解,踏踏实实走出来的,却被这般说成面首,对你的名声多不好。”

  顾溪桥却看了他一眼,继续提着刀,去城里挑那些刺头去了。

  玉珠儿就在旁边看了眼沈柳,嗤笑道:“——沈柳啊,你不愧是木头,什么都不懂。”

  她扯着调调,一把刀抗在肩上,道:“你怎么就知道,这些话,是别人传出去的,而不是他顾溪桥自己呢?”

  沈柳:“……”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变态不追究说他小白脸的罪过。

  不过,接下来,就算是城里盛传顾溪桥是给皇太女殿下提鞋上位的,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人,杀人不眨眼,你私下说他没关系,但你要是敢不听话,那对不起了,你去挖一挖煤好了。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煤矿。

  煤矿没人?

  那就找人。先是丈量土地,然后强行清理出了隐在世家大族下面的佣户,对世家手段狠辣,绝不留情,抢了一大批粮食。

  但是对城中百姓,却不打不骂,直接让人张贴禹字招贤令,只要有人想做官,会做实事,就可以报名。

  还有啊,朝州将会在十三个城池都会设下煤厂,吃不上的饭的就都去采煤,还让大家去打听打听禹州的各个厂的待遇,凡是他们有的,朝州的百姓就都有。

  于是,四月,朝州十三城有少许反抗,然后迎来了拳头硬击,再然后,各地就换了许多父母官,由禹国一批刚毕业的,传闻是技术学院的学子们担任,进入相互“了解”阶段。

  五月,煤场迅速开建,前面抢来的粮食也各就各位,老实的世家呢,直接给甜头,毕竟煤场需要的人和物多了,你老实,乖巧,朝廷就给你甜枣,不乖,就给你爆栗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坐不住了,就是那种忠贞不二的鲁国人,也抵不住家里其他人在耳边天天念叨又有多少采煤的名额没了。

  再不投诚,就来不及了。

  其实到这时候,还有很多人将信将疑:十三城里,真的有煤矿?

  结果到五月中旬,开始挖到煤的时候,就一个个的哭的不行:尼玛,还真有。

  然后,还没开始建设煤场的人便开始翘首以盼:朝廷,怎么还没建到我们这里呢?我们这里很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