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第173节(1 / 2)





  这老者既然能是博济县令,想来必有才能,不敢让人多等,便加盖了进城令,送人进了城门。

  老人收好户籍书,带着孙子到达驿站,此时驿站已经修建好了,用的是水泥宅子,高高的一栋,里面已经设计好了各种居家设施,可以说是一个小家也不为过了。

  他的小孙子进去之后,便惊呼了一声,“阿爷,这里有镜子,好大的一面啊,整个人都可以照射进去。”

  正好有小衙役过来送茶水,笑着道:“咱们这可是京都的驿站,自然是要最好的,这宅子,是工部大人跟着莫大人前来修缮的,小公子,您看这里,这个是净手用的水槽,洗脸洗头净手都可以在里面,就不用端着盆四处移来移去了,这水槽里的水自然下流,下面的地下水道都已经布好了。”

  老者就笑,“吾等第一次进京,见笑了。”

  小衙役摇摇头,“下官第一次见到时,也着实吓了一跳。”

  他退了出去,老者就道:“你先退出去,阿爷我要先给公孙将军上一炷香。”

  小孙子已经习惯了阿爷给公孙将军上香了。

  说起来,他也是见了两次公孙将军的。第一次是去接种牛痘,第二次是去买辅导书。

  公孙将军两次邀请阿爷去做官,阿爷都没去,然后公孙将军战死的消息传到,阿爷却得到了一个县令的机会。

  所以阿爷总是对公孙将军有一份亏欠在。

  老者叫翟振,他的小孙子叫翟南,翟振得到县令的机会后,就直接带着孙子的来了京都,虽然是县令,但是博济县却在京都周边,迟早有一天也会发展起来的,所以这个位置不可谓不重。

  且孙子一直都在学习禹字,禹国的数术和课程,想来考入小学必然是可以的。

  翟振要拜祭公孙尧,翟南背上自己的小水壶去下面看街道。

  街道以前听闻是绕来绕去的,如今被修成了呈回字形状的,四四方方。他们来的时候,街上已经有人在等传闻中的公共马车了。

  翟南没有坐过公共马车,他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下一笔:坐一回公共马车。

  然后又见人在那里立路标,路牌,还有一家新开的超市为了宣传自己,请了锣鼓队的人满街的敲锣,一边敲一边发传单。

  然后……然后就被抓了。

  场面顿时尴尬起来,翟南也跑过去看热闹。

  “官爷,我们这好生生的,也没犯法啊。”

  衙役脸色肃穆,道:“你们这般属于大型活动,人数已经达到了要去登记审批,你们审批了吗?我们怎么没有接到过你们的审批报告?”

  这些敲锣打鼓的就一阵喊冤,“我们也不知道啊。”

  衙役就更没气了,“那你们为何不去背禹法?自然是做生意的,就将商法背下来,记住了。”

  有人就道:“不识字怎么办?”

  “不识字就去茶楼听,那里已经说了半个月的禹法了,再有,禹字简单,你们要是不识字,可以去夜大读书。”

  “你们出去打听打听,如今禹国的人还有几个连法也不懂的?”

  这群人到底还是怕官兵,道了一句:“那官爷,我们后面补齐报备可以吗?今日我们超市开门营业……”

  衙役就道:“不行,你们现在去报备,还得等呢,这几日开业的多,等后面晚去一个时辰,便是晚出来好几天。”

  那商家就叹气,“真就不能通融通融?”

  衙役道:“不能,我劝你们早日去,不然的话,等过一阵子,皇太女殿下回京,百官归位,这京都有一段时间是不能开业的。”

  商家惊讶,“天爷,还有这种说法?”

  衙役就无奈的道:“你们身为京都百姓,就需要多看报纸,多知道时事,去吧,回家多订几份报纸,报纸上都写了。”

  这一番话说的众人纷纷问起来,“需要订哪些报纸啊?”

  “皇太女殿下什么时候到啊?”

  “我们还需要搬迁吗?”

  “到时候什么地方可以营业啊?”

  那衙役就不说了,只道:“你们回去后各处询问,我还要巡逻呢。”

  翟南就跑回去,翟振刚给公孙尧祭拜了一杯酒,收了牌位,道:“何事?急匆匆的。”

  翟南气喘吁吁,“阿爷,阿爷,我刚刚听外面的衙役说,皇太女殿下快要回来了。”

  翟振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道:“皇太女回京,百官归位,传闻中的平安巷已经修缮好,外面开始布置了兵队镇守,安州将要迎来定心骨,你慌什么。”

  安州,安天下,也安百姓的心。

  因为安心,他才出来做官的。

  第110章 大局已定

  三月的安州, 热闹又紧张,喧嚣又带着安静。

  因为是新京都,所以一切都按着京都的来。楚国之前的官员现在启用的不多, 高官没有,即便是之前德高望重的翰林院先生, 也罢黜在家里。

  原楚国学子上门去请他出主意, 被他用身体不适拒绝了, 这些学子们感觉到前途无望,然后观看京都建设两月后, 有些人悟了。

  他们开始从头开始学习禹字。

  他们开始认真学习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