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三国]焚香祭酒完结+番外_206





  “……此事千真万确!我见刘曜行事鬼祟,故暗中调查,结果发现他与逆贼勾勾缠缠,计划着谋逆大业。这一回的不实之策,名义上是刘曜府上的客卿所献,我等又焉知这不是刘曜的意思?——名为献策,实为暗害,真乃毒计也!”

  董卓面庞发黑。细细一想,吕布说的有道理啊!

  他按照江遵献上的策论颁布政策,结果,还未有所成效,就把朝堂掀了个底朝天。

  士族们各显身手,用尽手段向他抗议——有的挂印辞官,有的非暴力不合作,只几日的时间,朝政就彻底瘫痪了。

  想到这,董卓顿时气得掀了桌案。

  “刘曜这条宗室老狗!我对他如此客气,他却对我阳奉阴违,背着我行此下作之事——看我不将他碎尸万段!”

  吕布连忙进言道:“义父莫气,我马上就去取那刘曜的狗头,切下来给您垫桌脚。”

  董卓拍拍他的肩膀,笑得畅然:“还是奉先最最忠心,旁的人都比你不得。”

  别人都比不得……?

  吕布在心里冷哼了一声。

  怕是不见得吧。

  那胡轸,不就仗着和董卓同是西凉人,早早地跟了董卓,而对他们这些后来加入的“外来军”喝五吆六,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吗?那个时候董卓是怎么做的?一味地偏袒胡轸,让他们这些“后来的”一个劲地受气。

  吕布越想越窝火,越想越不平,心中阴霾渐深。

  又听得近卫汇报捉拿江遵的事,吕布顺势将一肚子的恼火发泄在了江遵的头上:

  “这是在演什么把戏?弃车保帅?”

  虽然江遵和贺维两个小人物在他眼里谈不上“车”和“帅”,但眼下这番闹剧,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在其中。

  董卓本来想把江遵与贺维压上来问个究竟,如今被吕布这么一说,顿时没了兴致,摆手道:“真是扫兴。拖下去一起杀了吧。”

  董卓并不想知道事情真相如何,也不想知道谁有罪,谁又是被无辜牵连的。这两个人当中总归有一个是献策的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更何况,他素来随心所欲,想杀便杀。他曾为了摆威风,把普通农户的头砍下来充作乱臣贼子,洋洋自得地宣扬自己的功绩,杀几个令他不快的人又算得了什么?

  江遵没有想到,哪怕他费尽心思,给自己留了数条后路,最终仍然棋差一着,险些被吕布的一句话断送了性命。

  他素来自负心计,相信自己只要能与董卓当面对质,就能起死回生,非但不被问罪,还能获得董卓的青睐,至此飞黄腾达、入相封侯。

  但他错算了一点——董卓的不讲理,是真的不讲理。

  董卓连见他一面都不愿,丝毫不给他发挥的余地。纵是他巧舌如簧,能把这天底下最聪明的人都耍的团团转,也无计可施。

  然而,他到底命不该绝,竟在即将被处刑的时候,遇上了“贵人”。

  城西。

  戏志才醒来,第一时间便见到了跪坐在榻边的崔颂。他的目光在崔颂隐隐发红的眼眶边逗留了一瞬,不禁蹙眉:

  “子琮怎么会在此?”

  他的声音虚弱而沙哑。他说的话,只有近在咫尺的崔颂听了个一清二楚。

  崔颂连忙在旁边的案几上倒了一杯温在瓮中的热水,又扶起志才:

  “先喝点水润润嗓。”

  戏志才坐起,就着崔颂的手,把陶杯中的热水慢慢地喝了。

  饮完水,他看到了侍立在门边的貂蝉,马上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戏志才的视线在房内绕了一圈,在郭嘉与倒在地上的无名谋士身上略一停顿。

  “能否请几位先出去片刻,我与子琮有话要说。”

  郭嘉一笑,朗声称诺,还体贴地把地上的人形物体扛了出去。

  貂蝉欲言又止,最终一语不发地垂下首,跟着郭嘉一同离开。

  书僮关切地打量戏志才的面色,在接收到戏志才的注视后,后知后觉地指了指自己:“先生,我也要出去吗?”

  得到肯定,书僮嘟囔了一声:“那先生你可不能硬撑着,累了就休息,可不能再这么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