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三国]焚香祭酒完结+番外_307





  崔颂微微一笑:“正是:感情用事,任人唯亲。”

  曹操眉宇微挑,刚想着‘这算是哪门子的优点’,忽然心中一动。

  他探究地看向崔颂,对上崔颂不躲不避的目光,半晌,哈哈大笑。

  “果然是个好‘优点’。”

  遂往高台的方向走,走了两步,转过身,招呼崔颂一同过去。

  崔颂心中略舒,同样往回走。

  曹操所担心的,无非是吕布的“不定”。他认为吕布的“反复”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为了避免这把过于锋利的刀伤到自己,宁可毁之。崔颂所说的吕布的优点,实际上是他最大的弱点,也是他通过这场战役的布局,千方百计呈现给曹操看的东西。

  若弱点是刀鞘,崔颂不过是献鞘者。要如何处理吕布这把刀,只能看曹操的心意。

  终究尽人事,听曹命罢了。

  曹操回到高台,看着下方的吕布久久不语。

  吕布见曹操面无表情,不表态亦无动作,心中焦虑不安。

  又见刘备木桩子似的站在一边,分明答应了求情的事,却迟迟不向曹操进言;以为刘备想要反悔,情急之下,大声喊道:

  “玄德公——答应我的事,你忘了吗?”

  见曹操的视线轻飘飘地往自己的方向飘了过来,刘备叫苦不迭,在心里把吕布骂得狗血淋头。

  如果不是知道吕布素来如此“言语无状”,未必存有坏心,他都要怀疑吕布是不是死前想找个垫背的,故意把他拖下水。

  “吕将军此话让备困惑,还请将军说个清楚,莫要叫明公误会。”

  吕布自知失言,赶紧道:“布无状,仗着自己于刘玄德有恩,觍颜相求,欲刘玄德在明公面前美言几句。”

  形势所迫,吕布不再遮掩,坦白他趁曹操离开时做下的小动作。

  曹操便朝刘备笑道:“使君意下如何?”

  被这么一搅和,刘备那句“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1]”也说不出来了,他仔细琢磨曹操的心意,试着折中取巧道:“若论避嫌,我本不该言,只是……”

  他长叹了口气,“吕将军于我有‘辕门射戟’之恩,备在此斗胆,请司空抬一抬手,饶将军一命。”

  曹操听到这中规中矩的求情,抚须道:“既如此,便应使君之求,暂且饶过吕布的性命。来人,请吕将军去‘客舍’坐坐,好生招待着。”

  刘备:“???”

  刘备没想到曹操竟然留了吕布的性命,把他软禁了起来,一时有些发懵。

  他重新估量曹操的心思,越想,越觉得沉重。

  曹操此举乃是明显的异常之举。刘备摸不透他的用意,便觉得后背发麻,好似被三两只蚂蚁爬过,耿耿于心,无法忽略。

  倒是吕布,不知其中深意,只以为是刘备的求情起了效果。一边高兴,一边犹觉得刘备刚才的求情不够力度,遂朝刘备使眼色,让他再多求情两句。

  刘备无语至极。好在吕布很快被带走,士兵们另压了陈宫上来。

  “公台,许久未见。”

  陈宫背脊挺直,没有接话。

  曹操再问:“你可有话要说?”

  陈宫冷哼:“但求一死耳。”

  戏志才接收到曹操的眼神暗示,开口道:

  “你若一死了之,你的妻儿该当如何?”

  “罪不及妻儿,以曹公的英明,如何会与妇孺老弱计较?”

  崔颂能猜到陈宫的一二分心思。

  他之所以拒绝投降,决定慷慨赴死,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为了己身:他当初背叛曹操,给曹操带来几近灭顶的严重打击。夸张点说,他当时的行为称得上是“在曹操后背插刀,插得他差点就地扑街,再也爬不起来”。后果之严重,哪怕曹操愿意既往不咎,重新接纳他,也难免会有点想法。而陈宫自己,亦过不去心头那道坎。何必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