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5章神奇的技术





  (175)

  陶然儿对李信志说道:“总之,你相信我就好。”她笑意盈盈,信心十足。

  李信志点了点头,这样的陶然儿,对于他来说,如果一颗定心丸。此时此刻,除了相信陶然儿,也没有别的办法。

  陶然儿吩咐道:“叫所有的人去秧田间,将稻苗全部拔出来,然后用手把它们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就是你们平时几棵种在一块,就分成一块。”

  她是一个现代人,自然记得现代的抛秧技术。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栽技术。70年代至80年代的初期, 我国在引进日本抛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抛秧技术的研究。它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传统习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子和秧田、操作简单、高产、稳产、高效的优点,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是采用钵体育苗盘或纸筒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相互易于分散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规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后手工掰块分秧,然后将秧苗连同营养土一起均匀撒抛在空中,经历一种由抛到落的过程,使其根部随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栽培法。抛栽小苗带土、秧根入土浅,田间无行株距规格,抛后秧苗姿态不一,有直立,有平躺。与插秧不同,它是直接用手抛在田里,比插秧更省时,更轻快。

  如今,虎村的秧苗全部长出来了,所以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办法,那就是将采用常规育身方法育出秧苗的手工掰块分秧,将秧苗连同营养土一起均匀地撒抛在空中。

  这样,一亩田只需要一个人简单地操作,远远胜过自古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手把青身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辛苦景像,抛秧比插秧更省时,更轻快,也更能节省人力物力,而且有现代农村大量成功的例子,所以陶然儿压根不担心秧苗随意地抛置在田间,它们会死掉,不,它们不但不会死掉,而且会像插身一样活得很壮实。

  李信志叫来虎村的新村长如此这般的吩咐一遍,然后新村长将信将疑地看着李信志。

  李信志缓缓道:“我有没主意,但如今这个情况,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了。”

  新村长点点头,急着去了。

  很快地,集全体虎村村民之力,育秧田里所有的秧苗被全部被拔了出来,分成了无数小块,最后由几十个老人女人,拿着秧苗,一人负责一亩田,去田头抛秧去了。

  虎村的村妇们觉得好玩极了,她们脸上带着笑,眼里却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此时此刻,她们做的事情就好像手里拿着玉米粒在院子里喂鸡似的,站在田里,随意地把辛苦培育出来的水稻秧苗就这样抛洒在水田里,真的会成活吗?

  虎村的老人站在水田里抛秧,却是十分地生气,认为这样做是糟蹋粮食。村长居然说这样随便抛洒在田里会成活?

  多半不会吧!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也能成活的,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当农民真是轻松了许多。

  自古至今,仕农工商,务农,从来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如今的所作所为,简直就像是在开玩笑。

  陶然儿不会是太着急,所以犯傻了吗,唉呀,一个相府千金怎么会种地呢,可是李信志还有村长居然真的信以为真,全部听她的。

  真是荒唐啊!

  这样随随便便胡闹一样的种地,老天爷会惩罚的,想要这些秧苗成活,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五天后,虎村的村民将所有的秧苗都均匀地抛洒在虎村一千多亩水田里了,看着那些绿色的小苗东倒西歪地倒在水田间,他们的心里痛苦极了,这些小苗 的伏在水面上,只需要一天的日头,这样水苗全部会被晒死!

  陶然儿是不是疯了,用不了多久,今年,虎村就会颗粒无收,大家都会饿死!

  有些害怕出现饥荒的农妇,因为不放心,半夜起来,在水稻田里辛苦地劳作,他们一棵一棵地将随便抛洒在地里的小苗扶起来,认真地种到水田里。

  陶然儿自然看在眼里,也不去阻止她们,因为有时候言语显得非常无力,只能用事实说话。

  这些妇人非常的辛苦,但是她们坚持着,将自家田间倒伏的小苗全部重新种了一遍。

  十天后,奇迹发生了!

  那些没有将抛洒的秧苗重新种过的人家,他们的地里,秧苗全部站立了起来,棵棵成活了!

  惊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虎村快速地传开来,村民们奔走相告,人人脸上都是激动万分的神情。

  李信志也听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田间去看。

  他跑得像一枚出膛的子弹。

  天啊,他看到什么了,奇迹真的出现了!

  看似漫不经心地不负责任地抛洒秧苗,可是那些绿色的小苗不但没有死,居然全部站立起来,棵棵都成活了,它们在风中微笑着,摇摆着。长得一点不比一棵一棵种植的要差!

  李信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睁大眼睛看着眼前喜人的一幕幕,胸口起伏。

  太阳温暖地照在小苗们的身上,也照在虎村村民的笑脸上,那些连夜亲自种植的农妇们个个扶着自己累惨了的腰,苦着脸,早知道就听信陶然儿了,她可不是一般人,她是女神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