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2章终于重逢(1 / 2)





  (252)

  对于李信志来说,这一阵子,简直天天处在地狱当中煎熬。泰山一般的压力让他几近崩溃。

  他仿佛一个人在抵挡千军万马。

  之前,收到王思明与陶然儿的结婚喜帖,他立马将江南后宫所有的妃子撵了出去,并且率领江南五十万大军北上营救,在此期间,他虽然着急痛苦,可是一切的一切,因为前面有着一个营救陶然儿的希望,所以一切都还能承受。

  可是此时此刻,已经在长安城的郊外苦战了十多天,第一次攻打长安城就失败了。接下来十几天,他率领部下,发动了十多次进攻,然后,王思明兵强马壮,长安城固若金汤,他次次进攻,却次次失败。江南的大军士气低落,损失惨重。

  长安郊外,对于李信志来说,天天都是乌云密布。

  原本刚到中原时,有士兵水土不服,拉起了肚子,结果几场战争下来,更多的士兵开始拉起了肚子,痢疾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一传十,十传百,在军队里快速传播开来,冰冷的死亡阴影在江南大军里笼罩漫延。

  江南军队的人数以极快的速度在减少,压力如同沿着山顶滚下来的巨石,朝着李信志铺天盖地的压过来。

  李信志开始整宿整宿的睡不着,半夜频频惊坐起,两边的青丝一夜变成白发。

  他感觉自己被一只无形的手套在一个巨大的袋子中,袋口在不停地收紧,压力从四面八方向他挤过来,他几乎要窒息而亡。

  江南跟随作战的家臣也开始如同叽叽喳喳的麻雀一般,在他醒着的任何时间里都在他向进言:“主公,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撤回江南!”“主公,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里苦战下去,等待我们的是什么,你知道吗?!”“主公,王思明不会对皇后娘娘怎么样的,你放心吧,我们先回江南,休整半年,再来营救皇后娘娘吧!”“主公,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主公,我们撤回江南吧!”“主公,皇后娘娘要是知道你一谓的进攻,坚持不退兵,她是军师,她要是知道了,也会坚决不同意你这么做的!”“主公,江南有无数的百姓在等着你,主公,你的娘亲,还有你的孩子,也要等着你回去,他们需要你啊,主公!”

  这些进谏的话语,如同炸弹一般,在李信志的四周炸响。

  李信志每天木着一张脸,听着家臣们不停的劝说,他们如同苍蝇似的嗡嗡嗡没完没了,他的耳朵都快要听聋了,他成天成天的头晕脑涨。

  死忠文,一天至少要在他面前说三遍:“主公,为臣当年北征的时候,在长安城苦战了四个月,最后为臣还不是明智地退兵了,主公,失败不丢人,最可怕的是永远站不起来!”

  李信志紧紧握着拳头,面色灰白,不管家臣们怎样劝说,他就是不退兵!

  他的一张俊脸,成天如同青铜疙瘩。

  因为这天下,只有他,关心陶然儿,爱着陶然儿。

  因为只有他知道,一旦这个时候,他因为进攻长安城时失败退了兵,那么,这一生,与陶然儿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他可能连她的面也见不到了!

  人活在乱世,有时候,与一个人,走散了,那么这一生,就再也见不着了!

  他不想他与陶然儿是这样的收梢,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李信志如同一只倔强无比的牛,没有人能劝醒他。

  王思明打退了李信志,从此威名远扬,他一高兴,会娶陶然儿,他与她结婚,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也许他一气之下,也许会把陶然儿杀了。

  总之,不管是娶了陶然儿,还是杀了陶然儿,对于李信志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李信志在无数次血战当中,永远忘不了得知北征失败,忠文浑身是血的出现在他面前,他以为陶然儿死去的情形,那个时候,他的身体好像被一把利器穿了一个大洞,五脏六腑全部掉了出来,鲜血淋淋。

  这种失去的痛苦他不想再经历了!

  所以,这一次,他一定要举全国之力,如果救不出陶然儿,他就选择战死!

  他知道这样做很自私,简直是置国家社稷安危于不顾,但是他之前,一直在为国家着想,为社稷着想,为家臣着想,他从来没有为自己和陶然儿想过,因此,这一次,就让他自私一把,任性一回吧。

  因此,不管江南的家臣怎么苦口婆心的劝说,李信志铁了心,一定要救出陶然儿,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黄河心不死。

  因此,虽然吃了十多次败仗,他却仍然坚持着在长安城郊外苦战,江南的将士如同秋天的蒲公英,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减少,可是李信志仍然苦守着。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起来了,穿着白袍银甲,在自己的虎帐里慢慢地踱着步,他的手上拿着《女军师传》,那是他刚刚到达长安城,手下的一个士兵潜入长安城替他买来的,一颗心如同在大火上烧。

  此时此刻,他也只能凭借着《女军师传》上面陶然儿的画像,解他的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