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9章成长的小米粒





  (259)

  在房间里的陶然儿也有些不自在,她泡在木桶里,热水在她的身体四周升腾着,水气如同白纱一般,将好轻轻笼罩,两年多的北征以及囚禁的苦难生活,在这一刻,全部远离。

  陶然儿整个人笼罩在水气和花香里,全身放松,仿佛每一个毛细胞都打开了似的。她如同海里的水母,极其舒适地伸展着自己的身体,恣意极了,她心想,刚才自己那样的表现,会不会让李信志伤心呢。

  可是刚才,自己实在不愿意在他的面前脱掉所有衣服——

  两年多的疏离冷漠,筑起的厚障壁,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轻易打破。

  她打量着房间四周,泡在温暖舒适的热水里,白色的雾气在她的四周升腾下落,整个人因为太舒适了有些昏昏沉沉。

  她心想这里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一切应有尽有,生活所需物品,一样都不少,除了她之外,还有她最心爱的男人,最最可喜的是,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居然没有了旁的人,这里简直比虎村,比陶然谷还要可爱!

  因为经过了太多人和事,此时此刻,陶然儿就只想她和李信志呆在一个地方,没有其它人知道,也没有其它人找来。

  她的梦想实现了!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陶然儿洗得有些累了,便站起来,用毛巾擦干净身体,换上李信志给她的新衣服。

  这是一身白色的家常的裙裳,她看了看,感觉奇怪,穿在身上,发现非常的合身,好像是专门为她量身定作似的,陶然儿上上下下一打量,不由愣了愣,想着这也太奇怪了吧,难道这衣服,也是李信志提前为她准备好的吗,因为他知道她的三围大小,所以才会这样合身吧。

  陶然儿思着想着,打开门缓缓走了出去。

  厨房里传来炒菜的声音,饭菜的香气已经如同轻纱一般飘得四处都是,仿佛小虫子一般钻进她的鼻孔,陶然儿笑着走过去,她仍旧站在厨房门口,李信志在厨房里忙活着。看着他为她做饭,也不知怎么的,她的脸上浮起玫瑰般艳丽的色彩。

  陶然儿出声问道:“你会做饭吗?”她一直不知道李信志会做饭,在虎村,李家的一日三餐都是她做的。

  李信志抬起头,回过身来,看到陶然儿一身素白色的罗裳,如同月光仙子,黑亮浓密的长发可能是刚刚洗过,现在湿湿的,披垂在两肩,形成一个又一个诱人的小旋,她简直比月亮还要动人。

  李信志笑了笑,对陶然儿说道:“厨艺肯定和你没法比,但想着你肯定很累,所以我就鲁班门前弄斧啦,你尝尝,我觉得可以吃。”

  陶然儿微笑着走过去看了看,只见李信志做了韭菜鸡蛋饼,还有白米饭,以及一个海鲜汤,再加一个家常小炒肉。

  这些菜式,她以前刚到虎村,担当李家的大厨时,经常做的几个菜,李信志大概在旁边看都看会了,看到这些菜,陶然儿想着以前在虎村呆过的美好岁月,心中不由温暖一片。

  她拿起筷子,夹起一片小炒肉尝了尝,点点头,竖起大拇指,对李信志说道:“嗯,不错,李信志,你简直是天才,居然什么都会!”

  会做饭的帝君,简直闪闪发光呢。

  李信志被夸得不好意思,一张俊脸在烛光下红通通的,他嘿嘿地笑起来,对她说道:“既然审核通过,那么,我们就吃饭吧。”

  陶然儿点点头,两个人到餐厅开始准备吃饭,等到陶然儿在餐桌上坐好,李信志简直变魔术一般,从厨房里又拿出两个菜,一个是清蒸大黄鱼,一个是大螃蟹。

  陶然儿愣了愣,这两个菜,她在虎村可从来没有做过。

  李信志对她解释道:“现在在海岛上,哪能不吃海鲜?”他微笑着,大眼如同黑曜石一般闪亮。

  他又拿出一坛酒,打开瓶盖,浓郁的酒香立马喷涌而出,是陈酿多年的女儿红,他对陶然儿说道:“终于重逢,冰释前嫌,重新和好了,一定要喝几杯酒,庆祝一下。”

  爱情就像美酒,越陈越香。

  陶然儿看着李信志手中的酒,那是上等的女儿红,是江南的酒,这个地方怎么会有江南的好酒?

  李信志给她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对陶然儿说道:“来来,然儿,干一杯!”他举起酒杯,陶然儿也举起酒杯,两个人在半空中碰杯,然后李信志一饮而下。

  酒劲很快就上来了,两个人互相凝视着,已经到了微熏的状态。李信志再倒酒,再举杯。

  陶然儿的脸颊简直如同晚霞般艳丽。

  李信志敬酒,陶然儿只好再次将酒一口气喝干了,当酒倒入喉咙口的时候,她觉得鼻子酸楚,眼眶发热,怕自己又哭,惹李信志笑话,因此,用袖子挡着脸,等到心里那种酸楚的感觉过去,她才将袖子放了下来。

  李信志给陶然儿夹了满满一碗的饭菜,各种菜式在她的饭碗里堆得直冒尖,他简直像一个长辈宠小孩般宠着她,他特别温柔地对她说道:“多吃点,这两年来,你变得瘦了很多,真是让我很心疼——”

  他疼惜的眼睛看着陶然儿,让她心酸不己。

  陶然儿笑了起来,笑中又有泪,李信志对她的好,她记得最清楚,他对一个人的好,就是那种让你受宠若惊,怀疑自己何德何能的,如果你习惯了他的好,一旦他收回了他的感情,你就会失去方向,无法适从。

  陶然儿点点头,对他说道:“你也多吃点。”

  两个人吃起饭来,席间,李信志不停地给陶然儿夹菜。

  陶然儿关心小米粒,问起小米粒在江南皇宫的情况,李信志一一回答,陶然儿便知道小米料的身高快长到一米四了,现在已经上学了,每天他的师傅都会去太子的宫殿教小米粒学习知识,天天课程安排得满满的,也有教习武艺的师傅,一般是在早上,傍晚,教小米粒骑射等武功。

  李信志说到这里,笑了起来,他凝视着陶然儿,对她说道:“小米粒小时候长得很像我,人人见到他,都说他与我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可是现在,你不知道,他长得和你一模一样,简直和你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现在宫中就有很多小姑娘喜欢他。你不在宫里的时候,我想你时就会去看小米粒,看到小米粒,我就会想到你,内心就会,很难过——”他的话淡淡的,仿佛谈论的是天气,可是听着却不让人鼻酸。

  陶然儿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微微一笑,对李信志问道:“真的?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她表示不相信。

  李信志对她说道:“我还会骗你不成,这俗话说,儿子长得像娘,总是没错的。不信的话,你以后回去看到他就知道了。”

  李信志说到这里,征了一征,立马话头夏然而止。

  陶然儿也愣了一愣,心头一沉,她自然知道,他们两个人,此时此刻在海岛,只是暂时的放松,总有一天,他们都要回江南的,因为他是江南的帝君,而她是小米粒的亲生母亲。

  长安郊外那村民的话又在她的耳边响起:“娘娘,我知道之前告诉你那些消息,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是江南王李信志是明君,是好人,我们贫苦百姓希望他能统一天下,让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我们希望你和他在一起,一起共创太平盛世,因为如果一个好人死了,被坏人得了天下,我们老百姓又要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没有尽头了——”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陶然儿鼓起勇气问道:“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