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章共谋大计(1 / 2)





  (97)

  孙赫武坐在席上,听得珊然泪下,这世上居然有如此动人的歌谣,如此好听的歌词——

  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与陶然儿,一自别来,已经是一年多了,对于他来说,离别的日子,任相思如同春夏的树木,在暗夜里疯长,变成森林,三百多个岁月,他一天似一年,他与陶然儿,也是久别的人了。

  “久别的人盼重逢/重逢就怕日匆匆/情丝正像藕丝织缆绳/拴住日光和月影/你可知那岁月摧人老/熬了多少日昏月朦胧/寻情不认林荫路/叙旧难找鸳鸯亭/噜噜噜噜噜.”

  陶然儿清妙的嗓音如梦似幻,孙赫武手上拿着一杯酒,陷入了迷思。

  人生如流水,一去不回头,不知不觉,他的青丝已经间杂了白发,眼角也有了皱纹——

  江东的朝臣听着陶然儿的歌声,看着他们主公的脸,集体傻眼,这歌词如此粗俗不堪,哪里好听来着?

  陶然儿一曲唱罢,从琴凳上站了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孙赫武隔空喊话,她大声地说道:“久闻江东王孙赫武是小周郎,于音律上造诣非凡,本公主想与江东王合奏一曲,不知圣上可否赏脸。”

  孙赫武心中一动,知道陶然儿有重要的话对他说,所以安排了要设宴在听水阁,她又提出前往湖心亭弹琴唱歌,现在又约他一起与她合奏,她做的这些,全部都是因为要排开所有的人,在一个没有细作与眼线的地方,与他单独说话。

  这样一想着,孙赫武一颗心不由怦怦急跳起来,如同擂鼓,他变得十分激动,然而表面却不动声色,他哈哈大笑着站了起来,对陶然儿大声回道:“公主厚誉了,本王对于音乐十分喜爱,既然公主相邀,本王恭敬不如从命了,来人哪——”

  他着人去安排小舟,一个江东的朝臣站了起来,对孙赫武说道:“圣上,危险!”

  孙赫武大眼一瞪,一张脸黑如锅底,对手下咬牙切齿地怒道:“本王身高九尺,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那亭上只有我和她,我们江东人人会水性,中原个个都是旱鸭子,到底谁危险,谁安全?!”

  声音如同打雷,整个人仿佛咆哮的猛兽。

  一席话说得朝臣闭了嘴。

  李三却担心起来,他不顾礼仪站了起来,运用内动,提高音量,对陶然儿隔空喊话,他提醒她道:“公主,不如到陆地上来合奏吧。”他想着在亭上真要出了什么事,湖心小亭离岸至少有五六十米远,他纵使会水上飘,也不能跑那么远,所以,真要出什么状况,他真是爱莫能助。

  陶然儿大声地回答李三道:“李三你放心,我与江东王多年好友,不会有事的。”

  李三无奈,只好重新坐下,一颗心却焦急得仿佛大火在烧。

  这个时候,孙赫武已经登上了小舟,小船如同一张落叶,轻飘飘地浮在湖面上,然后轻悠悠地飘向湖心小亭。

  不一会,孙赫武到了亭边,他弃舟登岸,陶然儿对他眨了眨眼,他会意,转身对撑舟的太监说道:“我看这湖心的荷花长得十分好,你替本王去多采一些来,一会送给宫里的妃子们。”

  撑舟的太监结结巴巴地问道:“圣上,这都深秋了,哪有什么荷花,最多只有一些残荷。”

  孙赫武大眼一瞪,一时说不出话来。

  陶然儿微笑说道:“公公,你没发现那些干枯的莲藕支在水面很有意境吗,麻烦您帮我采一些回来,我带回去插在花瓶当中。”

  孙赫武笑了起来,想着陶然儿真是十分机智,立马命令道:“对,去采很多干莲蓬回来。”

  撑船的太监哪敢违抗圣旨,立马答应一声,撑着小舟离开了。

  孙赫武哈哈一笑,看了看四周,他慢慢地拿出长笛,表面上装作与陶然儿合奏的样子,暗地里对陶然儿压低声音说道:“然然,现在,四周围除了你我二人,再无旁的人,你放心吧。”

  他觉得很好玩。

  陶然儿微微一笑,假意与孙赫武商量弹奏哪首曲子的样子,用手随意拨弄了几个曲调,对孙赫武慢慢说道:“王爷,你有没有想过统一天下?”

  孙赫武心里咯噔一声,脸上顽皮的笑容消失,原本只是弹琴唱歌,怎么说起天下来了?

  孙赫武轻轻说道:“当然想统一天下,只是现在三分天下的局面,恐怕没那么容易打破。”

  据说,三足鼎立,是最稳的状态,极难打破。现在江南与江东势均力敌,中原也有他过人之处,他作为南方人,习惯水战,一旦北征,不一定能讨到好处,所以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北征之想。

  陶然儿微微一笑,看着孙赫武,随意拨弄了几个曲调。

  孙赫武看看自己的手,感慨道:“再说,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恐怕统一天下的事情,要到我的儿子辈,孙子辈去了。”

  唉,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就老了,孙赫武看着自己手上的皱纹,真想对着天空大喊一声:“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陶然儿仍然微笑着轻抚琴弦,对孙赫武缓缓地说道:“王爷谦虚了,我之所以出使江东,改国号是假,与你共谋天下才是真。”

  共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