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3章深情的挽留(1 / 2)





  (113)

  接下来,江南因为太后过世,举国哀痛,全国上下一片雪白,李信志李三还有小七穿着孝服,陶然儿站在太后宫殿的外面,看着一片雪白的江南后宫,有一些发呆,李大娘就这样过世了,对于她来说,这个消息,过了许久,她也仍然接受不过来。

  “娘娘,这是皇上送来的——”一个宫女走到陶然儿面前,捧着一件孝衣。

  陶然儿看到那雪白的孝衣,呆了一呆,李信志是什么意思,他想要她和他一样披麻戴孝,为李大娘送终吗?

  他的意思是什么?

  从情感上来说,是应该的,但是理智上呢?她与江东孙赫武合谋的大计,难道就这样流产了吗?

  不不,坚持到现在,承受了那么多分别,那么大痛苦,她不能就这样放弃,如果她现在接受这个孝服,并且穿戴起来,在江南耽搁多日,不走的话,那么,不但王思明要误会,甚至连孙赫武也会误会她是言而无信的小女人,所以,不行,一定要马上离开江南——

  陶然儿想到这里,立马清醒过来,她对宫女摇手说道:“不不,这孝服我不能穿。”

  一旦穿上孝服,与李信志站在一起,那么,等于是她重新回到江南,成了江南人,这件事,很快就会天下皆知。

  宫女愣了一愣,仍旧跪在那里,双手高举过顶,捧着孝服,对陶然儿恭敬地劝道:“娘娘,这是皇上的意思——”

  陶然儿立马喝止她,对她说道:“不要叫我娘娘,我早就不是你们江南的娘娘了。”

  宫女愣了一愣,正想说什么,“你一直是我江南的皇后,从来不曾变过,所以,她怎么不能叫你娘娘——”是李信志的声音。

  陶然儿抬起头来,就看到李信志一身孝服,一脸悲痛地走了过来,宫女因为害怕,举着孝服的双手颤抖起来。

  李信志从宫女手上拿过孝服,对那个宫女说道:“你先退下吧。”

  宫女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立马小声地答应一声,听话地退了下去。

  李信志拉着陶然儿的手,走到了太后宫殿的一片偏房处。

  房间里只有陶然儿和李信志两个人,空气立马变得难堪起来,房间里好像随时会着火,陶然儿不安地走动两步,此时此刻,她的心,如同灌满了铅一般,沉甸甸的。

  李信志看着她,手里拿着那件雪白的孝衣,眼神特别特别的温柔。

  看到这样的李信志,陶然儿只觉得压力山大,他是诱惑,就像悬崖边上的蜂蜜,她像只饿极的熊,很容易被他引诱。

  李信志对她温和地说道:“然儿,我知道,以前是我娘不对,她认定了你是我的杀父仇人,执意要杀死你,替父亲报仇,所以我当时为了救你,不得不把你送出宫,为了保你安全,我又不得不送你出江南地界,最后为了让你摆脱杀手的追杀,我又不得不请侍从组队送你回到中原,这些都是不得己的,你应该明白的呀。”

  陶然儿一双水晶般的大眼看着李信志,在他温柔的劝说下,她觉得自己在沉沦。

  啊,她要溺死在他无尽的温柔里了。

  李信志继续用丝绸一般的语调说道:“可是现在,我娘已经过世了,所有阻止我们的原因全部消失了,仇恨消失了,我们可以回到从前——”

  李信志说到这里,黑曜石一般的大眼里露出满满的喜悦,他的声音像天鹅绒一般温柔,他动情地说道:“然儿,你仍然是我江南的皇后,是我的娘子,我俩从此后,永不分离,你也不用再生孩子,等到娘的葬礼办完,我立马将后宫其它的女人全部打发出去,我也再不会纳妃子,世界只有我和你,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就像虎村一样的生活——”

  啊,虎村,在李信志甜蜜的话语里,陶然儿的心绪一下子仿佛长了翅膀,回到了从前,她想起虎村的美好岁月,桩桩件件的小事,却如同蜂蜜一般,甜在心头。

  她想起下雨天,李信志用大衣当作伞,将她拥在怀里,护着她,沿着田间小路一路小跑,回到家中;她想起在那棵大榕树下,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凉凉的风吹得她身体瑟瑟发抖,看着怀中淋得半湿的她,李信志控制不住,低头吻了她,一一子她的身体又暴热起来;她想起大雪中,两个人在家里围着炉火看书,她在一旁烤着红薯吃着板栗,腮帮子如同一只贪吃的松鼠一般,两腮鼓得满满的,李信志看得哈哈大笑,伸出手抹去她脸上的炭渍;她想起那年夏天的傍晚,他俩一起去小水沟里捉泥鳅,她拎着小桶,站在田陇上,给李信志加油,李信志高高挽着裤管,站在水沟的烂泥里,寻找着泥鳅,天边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红蜻蜓密密麻麻的在头顶盘旋飞舞,晚风轻轻地吹着,小鸟叽叽喳喳的唱着歌——

  啊,一切是那么美好,美好得让人沉沦。

  打住,打住,不能再这样留恋下去——

  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如同警钟一般,让陶然儿清醒过来,她猛地抬起头来,看着李信志,突然说道:“你不用说了——”

  李信志呆了一呆,沉默下来,他不解地看着陶然儿。

  陶然儿后退一步,仿佛为了抗拒李信志的引诱似的,对他僵硬地说道:“我必须马上走,小米粒在哪,我看他一眼,我就要回中原。”声音不大,却如金石般坚定。

  李信志呆住了,只觉得一颗心如同一颗石子,控制不住地往深谷里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