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4章聘请作军师(1 / 2)





  (214)

  陶然儿从来不会白白担心什么事情,往往,她担心的就会发生。

  果然,第二天,两口子正在花园里修剪着花草,李信海李信隐携夫人小孩以及小七一行人浩浩荡荡走进立春宫来。

  原本安静的立春宫突然变得热闹非凡,如同过年过节一般。

  陶然儿和李信志从花园中直起腰身,看着他们。李信志脸上有迷惑和震惊的表情,陶然儿却多半猜到了什么事,她的心像灌满了铅,沉甸甸的。

  李信海走到陶然儿和李信志面前,看了他们一眼,对他们笑眯眯地说道:“大哥,大嫂,我们几兄弟好久没有好好聚一聚了,你们看,今天风和日丽,不如我们一起聚在一块喝喝酒吃个饭。”他说完也不等陶然儿和李信志回话,立马张罗着手下,在立春宫摆上酒席。

  立马,李信海的下人们开始络绎不绝地张罗起来。

  陶然儿默不做声地看着这一切,李信海的侍从们如同蚂蚁一般忙进忙出,简直就像变魔术一般,很快的,在花园湖心的小亭里,支起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上面山珍海味,珍馐佳肴不计其数,陶然儿看在眼里,心里暗想着,这多半是一桌鸿门宴了!

  李信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无事不登三宝殿,突然到立春宫来,肯定是有大事情。

  对于李信海,陶然儿现在是一点信任也没有,他冷血残酷,反复无情,曾经拿着大刀几次三番要杀她,也曾经将毒药摆在她和李信志的面前,要他们全家服毒自杀,他冷血果断得像他腰间寒光闪闪的大刀,现在又满面春风地来到立春宫,说好久没聚,一家人要聚一下。

  在李信海的心里,亲情只是他拿来利用的棋子。

  陶然儿心想着,在孙赫武大战倭寇眼看孙赫武要失败的时候,李信海带着一帮人,浩浩荡荡地跑到立春宫要聚一下,他是什么意思?

  事情绝对不会那么简单。

  陶然儿想到这里,内心警铃声大响,她如同一只猫一般,崩紧身体,提防着。

  李信志这个时候也走到陶然儿身边,伸出一只手,握紧了陶然儿的手,在她耳边小声说道:“李信海肚子里在打什么鬼主意?”

  他的一双大眼凝视着陶然儿,都是迷惑不解。

  陶然儿笑了一下,想着相公和自己想得多半是一模一样,她压低声音回道:“我们静观其变吧,桌上的饭菜是可以吃的。”

  李信志对陶然儿压低声音问道:“会不会下毒?”

  陶然儿轻声回道:“不会,一来,现在孙赫武被倭寇打败了,这对于江南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他没有理由像上次那样毒杀我们来殉国,二来,你看,他们的老婆孩子都来了,他应该也不会让自己的家人犯险。”

  李信志点点头,想着陶然儿就是聪明,她是玻璃心肝,水晶肚肠,看问题一眼就看得分明。

  李信海再次走到陶然儿和李信志面前,对他们热情如火地说道:“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请大哥大嫂入席吧。”

  那热情直让陶然儿和李信志身上起鸡皮疙瘩,李信海就像川剧里的变脸一般,现在对着他们满面春风。

  可是曾经的伤害怎么可能说忘就忘呢,那是心头永远的烙印。

  陶然儿点点头,与李信志移步往湖心的小亭走去。

  李信海又在他们身后热情地说道:“大哥大嫂,将小米粒和丫头也叫来一起吃吧。”

  陶然儿虽然知道李信海多半不会在酒席里下毒,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她客气地说道:“多谢二弟,不过小米粒上学去了,丫头在睡觉,他们两个就不要去了,我和信志去吧。”

  李信海微微一笑,也没有像以前一样霸道的强行要求,他点点头,招呼其它人,一起往湖心的小亭走去。

  一杯茶的功夫后,湖心小亭的宴席上坐满了李家一大家子上。李信志和陶然儿坐在上席,李信海陪坐在陶然儿的下首,接下来的坐席依次是王湘竹,李信隐,刑宝绫,再接下来是小七,剩下的几个位子,则由几个小孩坐着。

  对于这样的座位顺序,陶然儿和李信志都有些纳闷,按理来说,他们被李信海幽禁在立春宫中,他们怎么可能坐上首?其次,李信海怎么能坐在陶然儿的下首,要坐他也应该坐在李信志的下首。

  难道李信海有求于她?!

  陶然儿心中纳闷,迷雾不断地升起,更加断定这次宴席是一场鸿门宴了,她在内心暗暗警告自己,一定要万事小心,不能行错一步,说错一句话。

  这个时候,李信海举起酒杯,对着李信志和陶然儿,向他们微笑说道:“大哥大嫂,这一年多来,江南真是多事之秋,我和信隐他们,几乎天天在外面打仗,所以对大哥大嫂关心得也不够,现在,孙赫武被东边海域的倭寇牵制,我们江南总算能松一口气了,今天天气又好,所以我就召集所有的兄弟,告诉他们,要来立春宫设宴,大家都是一家人,聚一聚,你看多热闹——”

  李信志也心中狐疑,他端起酒杯,没有说话,在李信海不听他的话,阻止他出使江东向江东称臣之后,又将他和陶然儿一家人幽禁在立春宫之后,李信志的心就被冰冻住了,他再也没有开心过。

  所以现在,虽然李信海十分热情地说了许多亲切的话,李信志仍然没有当真。

  此时此刻,他看着满堂宾客,都是自己家至家的亲人,二弟,二嫂,三弟,三嫂,还有他们的孩子,在很多很多年前,几兄弟为了江南的前途星散在各地时,他曾经无数次盼望着有朝一日几兄弟带着他们的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吃个饭说说话。

  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是想着兄弟感情分裂,祸起萧墙,李信海谋权夺位,成了江南的帝君,而自己则是阶下囚,李信志想到这里,不由百感交集,眼眶濡湿。

  他在心底长叹口气,为了避免眼里的泪水被人看到,他迅速低下头去。

  陶然儿看到李信志木着一张脸,没有什么反应,只好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假意客气地说道:“多谢二弟,二弟说得在理。”

  “还是大嫂会说话,来,我们敬大哥大嫂一杯!”李信海端起酒杯号召大家。

  李信志端起酒杯,沉痛地想到,这看似温暖热闹,平和美好的家宴,可是下面却潜伏着波涛汹涌的暗流!

  李信隐小七,以及王湘竹刑宝绫,甚至几个一岁多的小奶娃娃也都举起酒杯,大家一起向李信志和陶然儿敬酒。

  大家的酒杯碰到一起。

  陶然儿知道这酒喝下去没那么简单,不过,他们如此热情,她只能努力笑笑,对他们说道:“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不要客气,来,谢谢你们,我先干为净。”陶然儿端起小小的酒杯,一仰脖,亮了杯底,先干为净。

  大家纷纷喝彩,也端起自己手里的酒杯,一干为净,亮了杯底。李信志也默默地将手上的酒喝掉。

  可却是酒入愁肠——

  哈哈哈,哈哈哈,李信海喝完一杯酒,意气风发地哈哈大笑起来,他看着李信志和陶然儿,一双大眼在阳光下如同钻石般闪闪发光,此时此刻,一阵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坐在湖心小亭里,被湖面上的风吹着,每个人都十分舒适,仿佛压抑多年的心事在这一刻全部消失不见似的。

  李信海大笑过后,重新亲自给李信志和陶然儿倒满酒,对他们大声说道:“大哥,大嫂,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