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00.第 100 章(2 / 2)

何方芝见他不肯说,自己拿针线开始刺绣。她缝东西的时候,专心致志,半点声音也听不见。

吴主任见自己嗓子都要咳哑了,她也没反应,只能败下阵来,站在她身后,看着她那绣品。

这件是男式的嫁衣,花纹要大气许多。她绣的时候,也是先从轮廓开始,而后再慢慢往里收缩。

“媳妇?我回来了!”门外有人喊了一声。吴主任抬眼去看,三个正在摆弄玩具的孩子也听到了,齐齐往门口里跑。

何方芝却好像没有半点反应,在她正要往丝绸上落针的时候,吴主任轻轻推了她一下,“阳子,回来了。”

何方芝这才回神,看向院门外。

张向阳,赵志义和方中田每人抱着一摞颜色鲜艳的塑料盆进来。

“这是?”何方芝还是头一回看到这玩意,新鲜的很。

张向阳往她手里塞了几个盆,给她解释,“这是塑料盆,可以用来洗脸洗脚,咱们家以后再也不用几个人都用同一个盆啦。”

何方芝摸着手里的塑料盆,凑进里面闻了闻,“有股怪味儿,不过问题不大。”

吴主任走过来,“这东西很便宜的。深圳那边的超市卖得可好了。一整排货架,全是这个。好卖得不得了。”

何方芝略微沉吟了片刻。

一连四趟,三人才把货运回来。张向阳给赵志义和方中田解说各种盆的价位,“最好早点卖出去。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趁这机会,多卖些货。”

两人都应了。快到饭点,张向阳想留他们吃饭,可这两人纷纷告辞,说要早点回去卖货。

张向阳只能让他们走了。

吴主任这次是留在这边吃饭的,饭间又提起认亲的事情。

张向阳下意识看向何方芝,她只好道,“你想认就认,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你可不能让我陪你去你那些老朋友面前显摆。我可不爱出风头。”

“成!”吴主任翻了个白眼,心里暗道‘这个小狐狸真是狡猾’。

吃完饭,吴主任就离开了,认亲要等年后再开始。他要回去准备剧本。

张向阳拉着何方芝进屋,“对了,你为啥不肯认他当干爹呀?”

何方芝拿起自己的笔记本给他看。

她的字体,张向阳早就看过,因此也只是迷茫地看着她。

“他看到我写的字,非要我去他那些老朋友面前显摆,我怎么可能会同意这种事。”

“你是担心你会被别人看穿身份?”张向阳听出她话里的担忧,“不会吧?只是一手好字而已。”

何方芝啧啧两声,“一看你就是门外汉。书法和字画都是有灵魂和风骨的。有的人练一辈子字都只是形似而神不似。内行人看门道。吴主任是个识货之人,他一眼就看出我这手字的不一般。你想想我一个乡下来的姑娘,怎么会无缘无故练出这么好的字?”

“也许你是自创的,熟能生巧慢慢形成的?”张向阳自我解说。

何方芝摇头,淡淡地道,“我习字师从我爷爷,他老人家是当世大儒,早世太子的师傅。这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虽然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去翻我以前的旧档案,可世上总会有那么多的巧合,我不喜欢被动。”

她这样小心谨慎的一个人,张向阳没法说她不对。他叹了口气,“只是有点太可惜了,如果你认识那些书法大师,说不定能跟他们相处很好,你不是特别喜欢字画吗?”

何方芝早有打算,“下学期,我准备选修书法,先圆了这一关再说吧。”

张向阳见她已经想好法子,便道,“你这样做也对。”

张向阳只在北京待了一天,就带着妻小坐火车回了怀江县。这次带的东西依旧很多。可惜没有赵志义帮忙拿东西了。

张向阳抱着红心,让她坐在他腿上睡觉,跟媳妇咬耳朵,“赵志义那小子,不肯回来过年,也不知道赵婶子会不会生气?”

何方芝怀里抱着红瑾,“怎么可能不生气呢。也不知道赵志义为什么一心钻钱眼里去了?赚钱真有那么重要吗?”

张向阳叹息起来,“也不能怪他,他家里那个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去年,李明秋生下一子,可能因为她身子不好,孩子生下也是病病歪歪的,三天两头生病。

这两口子找了两个保姆照顾孩子和家庭,开销极大。

何方芝无奈摇头,“那他也该回去看看。不能只要媳妇孩子,连亲爹亲娘都丢下了。太不孝了。”

张向阳替他辩解,“他不是让我们带东西回来了吗?”

何方芝不同意了,“东西哪能跟人比呢?父母又不是一心惦记你那点东西。”

见她似乎非要争个对错,张向阳不好再跟她对着干,忙道,“好好好,你说得对。”

何方芝叹了口气,“我这是将心比心。你想想如果咱们家这三个孩子,如果嫁了人就不回家看我们了,连过年也不回,你会不会生气?”

张向阳怔了怔,这话好像有点道理哦。他尴尬得挠了挠头,“这样一说,赵志义似乎是挺混蛋的。”

两天后,一家人下了火车。

怀江县似乎也有了大变化,火车站也有人在接生意。

张向阳找了个驴车,把带来的大包小包都放到驴车上,让三个孩子和媳妇坐到车上,自己跳到驴车的另一边。

今天没有下雪,虽然有冷风吹着,却是个难得的好天。

张向阳试探着问,“您这是帮生产队做事,还是个人干的呀?”

老大爷看了他一眼,“你这话说的。个人单干,我哪有那个胆子呀。”

张向阳心一塞,哎,看来这边还没开始‘包立到户’。

驴车一路到了东方生产队,因为坐满了人,中途也没有停下来过。

张向阳嘱咐老大爷,“我们东西多,你帮我们送到家里吧。我家是村尾的。”

老大爷也没说什么,按照他给指的路,一直到了村尾,因为巷子里的宽度刚好能进去,所以又转弯送到家门口。

付钱的时候,张向阳特地多给了两毛钱,喜得老大爷眉毛抖个不停。

张向阳把东西搬进家门,何方芝和红叶收拾屋子。他提着东西去老房那边。

张母和张大队长这次是待在家里的。他们正在商量大事。

张向阳进门的时候,察觉出气氛有点不太对劲儿。他把东西往堂屋里一放,“你们说啥呢?”

看到小儿子回来了,张母激动从椅子上跳起来,“哎哟,你可回来了。今年咋这么晚啊?你爹还说去北京找你呢。”

张向阳惊了一下,“你们刚才是说这事吗?”

张母没说话,拽着小儿子问长问短的,无非就是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学习怎么样?

说到这里,张母像是想到什么似的,激动地一拍大腿,乐了,“小三子,你拍的电影,娘去看了。真是太好看了。”

张向阳觉得家里人似乎都心事重重的样子,他附和张母的同时,也拿眼瞟了眼他爹以及他哥。

两人似乎在僵持着什么,纷纷别着头,一副你不搭理我,我也不搭理你的样子。

他大嫂杨素兰勾头往外看。张向阳一细想,就明白她的意思,便解释道,“我媳妇正在家里收拾房间。没过来。”

杨素兰看了眼丈夫和公公,忙道,“那我去帮她。”说着拉着两个儿子火急火燎地出了院子。

张向民尴尬地抬眼瞅了张向阳,想说,但又怕他爹训他,硬是没有张嘴。

“爹,你这是生谁的气呢?”张向阳搬了个板凳坐在张大队长对面。

张大队长抽着烟袋锅子,斜睨了大儿子一眼,“你去问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