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制造1980第139节(1 / 2)





  等着收拾好,何熙他们就被带到了食堂,这会儿已经过了饭点,食堂里没什么人,他们被带进了包间,进去后何熙就知道来对了。

  小鸡炖蘑菇,地三鲜,酸菜炖血肠,锅包肉,五彩大拉皮,豆角炖南瓜,还有酸菜饺子,没坐下呢,就闻见香气了。

  何熙他们都在车上待了一天一夜,何熙懒得去火车的厕所,连水都少喝,何况是吃饭,瞧见就觉得,她要大吃一顿。

  不过孟爱华很快坐她旁边了,提醒道:“你的胃。”

  何熙就收敛了点,不过就这样,那锅包肉和小鸡炖蘑菇也吃了不少。胡勇是个典型的东北大汉,陪吃的也都是差不多性子,瞧着他们吃的高兴,比自己还高兴呢,笑着说:“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正是采蘑菇的时候,什么榛蘑,猴头蘑都下来了,保证你们吃的高兴。”

  等着吃完了去休息休息,下午就正常工作了。

  胡勇和何熙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以最经济最快的速度改造整条生产线,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需要换,毕竟他们的设备虽然旧,但是有过很多次创新改进,也是能用的。

  因此何熙要将他们的生产线看一遍,然后再跟他们技术科的人一起讨论,最终定下个结论,究竟是要怎么改,怎么换,改多少,换多少。

  因此下午,胡勇先带着何熙去了变速箱的壳体生产车间。

  变速箱的壳体虽然听着就是个壳子,并不重要的样子,其实完全不是如字面意义,它和传动、操作系统共同组成了变速箱,是非常重要的。

  壳体都是铸件,进工厂前,何熙跟着大家就先换好了工服,戴上了工帽,这才跟进去。

  不过一进去,就会被里面的灰尘呛一下,随后就被机器轰鸣的切割声吓一跳,孟爱华是没进过夏国普通工厂车间的,她见过的是泰斯集团的车间和大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的车间。

  那都已经是自动化了,而且机器早就经过了改进,整个车间明亮宽敞,虽然有噪音,却是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而现在,孟爱华几乎是吓了一跳:“天哪!怎么这么大声音?”

  林小松早就看出来孟爱华出身好,是个大小姐,笑着说:“可不是吗?我们这里面铣床就有10台,钻床有七台,还有手工去刺环节,还有清洗机,还有试漏专机,可不是声音大吗?”

  孟爱华忍不住问:“可我见过的,没这么大声音啊。而且,这地上怎么到处都是零件,你们不收拾收拾吗?”

  林小松是好脾气,也不生气,直接说:“您看的是自动化的车间吧,我们这边,只有六台铣床和两台钻床算是半自动化,是我们自己改造的,根本不能自动上件,干完一样就要搬动,这都是体力活,所以零部件能就近放就就近放,否则来来回回多浪费时间啊,而且费体力!”

  正说着,孟爱华就瞧见一台铣床前,两个操作工人,就在铣床上将一个变速箱壳体翻了个,可那个铣床还开着呢。

  她又不敢喊,怕惊动了人,忍不住小声说:“这有点危险吧。”

  林小松也看见了,立刻推了旁边的车间主任一把,看着他俩搬完了就吼了一声:“机器开着,你们怎么动手?规定呢?”

  可偏偏这车间噪音太大了,他已经撕心裂肺的吼了,那边并没有听见多少,只是扭头茫然的看着他,嘴型显示在问:“什么?”

  车间主任立刻过去凑到他们耳边吼了一顿,这两人才知道违反操作规定让人看见了,连忙道歉。

  等着回来,林小松就不好意思的说:“平时我们执行的挺好的,最近有一批活,大家赶工,就顾不得了。”

  孟爱华看着半天没吭声,最终问了句:“出过事儿吗?”

  林小松卡壳了一下,本来还是笑眯眯的,这会儿脸色也严肃了,点点头:“每年都有,避免不了的。工人有的是着急干活,有的是嫌弃麻烦,有的是觉得自己老工人了心里有数,总是不按着规定来。但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出了事就是一辈子。”

  孟爱华就不吭声了。

  何熙拍了拍她,示意往前。这会儿胡勇才开始介绍:“我们这个壳体加工线一共是十六个步骤,第一个是用一台圆台铣床,对大小面进行加工,随后是四台铣床对前盖面、后体面及其孔系进行加工。再往后是两台铣床对上盖面侧面及孔系进行加工……”【注1】

  他带着何熙就将这个大车间走了一圈,何熙也看了,即便半自动化的六台铣床和两台钻床,其实也很落后。

  要知道,这生产线是六十年代进口的,但是别忘了,技术封锁可是在呢,真正的好东西,先进的生产线是不会给我们的,也就是说,这生产线进口的时候就已经落伍了。

  所以,布莱克说话很难听,但不得不说,对于啤酒国这样的工程机械大国来讲,真的是太落后了。

  这车间非常大,何熙又要深入了解,等着讲完了,出了车间,就已经到了六点多了,胡勇就说:“今天你们刚坐车来,晚上就不加班了,明天我再安排你们去锻造车间、模具车间,热处理车间和机动车间参观,先吃饭休息吧。”

  晚上自然还是特色菜,量大又好吃,不过何熙瞧着,中午还一个劲儿不让她吃,自己吃的肚圆的孟爱华晚上就没怎么拿筷子。

  等着回了屋,她俩住一起,何熙就问她:“你今天被震撼到了?”

  孟爱华倒是不吃惊,何熙那么厉害,怎么可能瞒得住她?再说,这也不是需要瞒的,孟爱华就开口:“我原先总觉得,我们的工人肯定是比不上外国的,不过真没想到,这么苦?”

  “也不是没人告诉我,我爸说他年轻的时候在车间当搬运工,一天要扛上万斤的货物,我只当他吹牛,怎么可能?但今天看看,怎么不可能啊?”

  “这个车间,噪音大对耳朵不好,灰尘多,对肺不好,那个铣床那么危险,他们急着工作还不按规定来,这都是别人的兄弟父亲啊,出事怎么办?”

  “我心里真挺心疼的!”

  不过她说了也不好意思:“你别笑我,跟个大小姐似的,不知人间疾苦。当然你笑也没事,我进去待了三个小时,都觉得嗓子疼头疼,他们呢?我们的工人为什么不能人家一样,在宽敞明亮干净的车间里工作呢?”

  何熙哪里会笑话她?不知不怪,知道了有这样的反应,才是夏国人。何熙就说:“放心吧,我们不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吗?只是需要时间。一时半会,我们做不到。”

  孟爱华倒是明白的很:“我知道,你在努力。我就是觉得我不够努力。”

  何熙拍拍她:“那就好好干。不过,你今天这一心情不好,我倒是觉得你看起来有人味多了。”

  这话让孟爱华直接抬起了头,不敢置信:“我怎么没人味了,就……就算我一开始在泰斯做事糊涂,那我后来不是改了吗?”

  何熙坦言:“那比较像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是情绪的发泄,不是心里的认同,但今天,不一样了,孟同志,恭喜你,加油吧。”

  何熙说那句话,孟爱华本来还有点不解,但听着就明白了,想了想点点头:“是,我得加油,为了宽敞明亮的车间,为了安全的数控设备,加油干!”

  第二天开始,何熙带着人就将整个齿轮厂走遍了,何熙有的地方看的走马观花,有的地方看的异常精细,还直接找技术科的技术员或者一线工人聊一聊,有时候觉得不够,甚至要找好几个人聊。

  但即便这样,大家都非常配合,见了她还笑嘻嘻的。

  何熙原以为,这是齿轮厂的人都热情,她还夸呢:“我问什么都特别耐心,真不错。”

  胡勇直接跟她说:“那是因为服气啊。你不知道吧,布莱克那辆车就是悬臂梁装配的时候,少了一颗螺栓,他们开回去用机器测试,发现悬臂梁真的有隐裂。现在东汽和我们厂都知道了,你何熙第一天来,就救了布莱克一命!”

  这就有点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