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到鸟部落后想种田第23节(2 / 2)


  晚上回家的时候,全身都快散架了,腰背手脚,无一处不疼。

  睡觉的时候,他都躺不直,得佝偻着睡,才能略舒服些。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草草吃过早饭,又去挑泥、洗泥、制坯。

  工作辛苦而沉闷。

  短短几天下去,一家人的脸颊都消瘦了,白芜更惨,因为暴晒的缘故,身上大面积红肿,还开始掉皮。

  实际上,这就是兽人亚兽人们的日常工作。

  如果要养活家人,打猎和采集也轻松不到哪里去。

  白芜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皮肤,迫不得已在大夏天穿起了藤蔓和树叶编织成的上衣,并带上了树叶制作的帽子。

  这种上衣能有效阻隔阳光,却又重又硬,穿着很不舒服。一天下来,白芜身上多处被磨得红肿。

  这天脱下衣服,白芜看自己一身红肿,低头叹了口气道:“不行了,我怎么着也要做一件正经衣服出来。”

  “兽皮衣服不行吗?”

  “大夏天穿皮衣,估计得热死。”

  “那就是树叶衣服了。”

  “这个也不行,又闷又硬。我看能不能弄点比较柔软的植物纤维纺点线,弄件衣服出来。”

  要想在野外获得柔软的植物纤维并不难,难的是大量获取。

  幸而一家人对附近的丛林都熟,当晚墨和川就去给儿子薅了两大背筐柔软雪白的纤维回来。

  这种纤维有点像棉球,里面包裹着芝麻一样的细小种子,一阵风刮过的时候,轻盈的纤维能托着种子飞到很远的地方。

  白芜以前采集的时候,还看见过它。

  只是它长在离地面十几米的大树上,又不能吃,白芜便没放在心上。

  白芜需要件衣服。

  他在制陶之余,又要纺线。

  家人心疼他,都过来帮忙。

  亚兽人们平时会用动物毛发纺一些线来用,家家户户都有简易纺锤。

  纺线并不难,把去掉籽的纤维扯松扯成长条,转动着纺锤,纤维就会在纺锤的拉扯下,往一个方向旋转,最终缠绕成线。

  白芜一家人分成两组,半晚上能纺出三大团线。

  只是用线织布这一步难住了大家。

  白芜倒是知道织布的原理,可他一个非手工爱好者,想把一团线变成一块布,简直难于上青天!

  第17章 帮忙

  从这天起,白芜除了白天会和家人一起去制作陶坯之外,晚上还在部落里研究如何织布。

  他人聪明,又肯钻研,在家人的帮助下,几天之内便将织布的架子做了出来。

  大部分布都由经纬线编织,只要将经纬线排列整齐,压实,就能织出一块块布。

  因此,白芜特地去砍了木质比较稀疏的木头,做了一个正正方方的架子,在上下两条木头上整齐地钻了一细密的小洞,将线整齐地崩在上面,这就是经线。

  纬线则用梭子穿好,像针一样,穿一根经线隔一根经线,像编席子一样编织起来。

  这种编织非常麻烦,白芜穿得头晕眼花。

  他开始琢磨着进一步改进,干脆将两条细木条穿到经线中,隔一根挑起一根,将经线分成两部分,再编织时,则方便多了。

  至此,白芜的简易编织器具终于完成,他多做了几个给家人用。

  一家人晚上围在火塘边织布,几人动作都很快,这种织布的方法又很简易,两天便织够了白芜的衣料。

  白芜用骨针缝了一套长袍出来。

  他个子高,腰带一束,越发显得他腿长腰细,整个人如同挺拔的小树。

  制作长袍的时候,岸在旁边看着,还觉得这衣服太奇怪,比秋冬穿的兽皮衣服还怪,也就白芜这种奇怪的家伙会喜欢这样的衣服。

  等白芜将做好的衣服套在身上,再用腰带束好腰。

  他还没调整好腰带,岸已经看见了穿着效果,忍不住喃喃道:“我改主意了,我也要一套芜身上这样的衣服。”

  岸目不转睛地盯着白芜,目光灼热得要把白芜的身体盯出一个洞来。

  川也赞叹道:“芜这身真好看,一点都不奇怪。”

  连墨都难得加入了讨论,“芜这衣服可以多做两套,换着穿。”

  白芜笑笑,低头调整好腰带的位置,试着走了几步。

  衣料很柔软也很宽大,并不会阻碍行动,走起来比穿羽毛裙走路还舒服,毕竟它没有羽毛裙那么硬。

  他要变回兽形时,只需要把腰带解下来,两个胳膊缩回长袍内,长袍就会像羽毛裙一样弹上去,堆在脖子处变成一条围脖。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