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章重生(2 / 2)

  这样的举措使得国家文化产业崛起,电影,小说动漫,电视剧等都取得了,惊人进步,可唯独流行音乐这一部分始终被国外压一头,各大流行音乐收费排行榜单上的前几位,不是欧美的就是棒子和东瀛的流行音乐。

  反观国内的乐坛,流行的还是以芭乐情歌为首的成人抒情,配乐永远都是钢琴,吉他,贝斯和鼓这传统四大件传统乐器。

  大部分的歌曲都在以歌手的人声和伴唱的和声,来掩饰编曲的单调和低级。

  歌曲的主旋律和编曲基本没变化,节奏非常平缓,曲风过于单一,基本就是人声音带着配乐走。伴奏好听一点的,也都是间接大断抄袭或者从东瀛或棒子国买的版权来翻唱,毕竟他们的音乐产业发展的确实强。

  这个位面的世界的流行音乐由欧美日韩集体把控,他们有些世界上最先进的最丰富的音乐类型,并且在不断变化。

  而华夏国内的音乐产业最初的民谣,和都市情歌等歌手,代表的成人抒情歌曲火了之后,他们的热情就逐渐被商业化腐蚀,曾经的音乐艺术家们,如今变成了眼里只有钱纯粹商人。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集体把控乐坛给大众用这类音乐洗脑,为的就是,将自己擅长的民谣风和成人抒情歌的利益最大化,而直接忽略了变化的可能性,因为这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这就使得华夏乐坛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文化现象,貌似华夏语歌曲只有这种曲风的烂俗情歌歌才有市场。

  其他曲风和主题的歌,只有东瀛,棒子和欧美的歌曲,才是正宗的。

  虽然东瀛,棒子欧美的音乐商品,从2000年后大举入侵华夏,并且造成轰动,尤其是年轻人间,但是国内乐坛,依旧没人敢随便改变曲风,虽然年轻人,哈东瀛哈棒,可是占据主流的,依然是老一辈的人。

  一旦有人,胆敢尝试改变华夏歌曲曲风,那么面对的就是扑街,往死里扑的那种。

  虽然这个时空的版权意识,已经比上一世,强大了太多。

  可是,歌曲的原创作者们,依旧得不到尊重,大部分作者的版权都是直接被音乐公司买走的。

  毕竟,独立音乐人,这个势力,才刚刚抬头,自己去发歌,根本没人关注。

  当李青柏到自己前世的流行文化造就的成果,与这一世通通不一样后,他的野心便起来了。

  在原来的世界,很多国人可能都以为,华语乐坛的黄金盛世应该是80到90代,可真实情况呢?

  由于当时没有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信息传递缓慢,人们都以为,哪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都是我们国家自己的原创。

  直到网络时代的的信息大爆炸后,人们才发现,以前的大部分的好听经典歌曲都是翻唱自美日韩,或者直接抄袭的,如果不信,各位可以去网上查查就知道有多绝望了。

  在李青柏心中,真的华语乐坛黄金盛世应该是以96年出道的陶喆和97年出道的王力宏以及2000年的周杰伦和2003年的林俊杰这新时代四大天王所引领的原创时代。

  96到2000是过度2000到2007是巅峰,这四个人人都是一等一的原创音乐人,所有作品全部原创,没有一个是抄袭国外。

  而且,他们大量将世界上当时,最先进最流行的节奏蓝调,布鲁斯,新金属摇滚等等音乐流派本土化,大大推动了长期停滞,如同死水一般的华语乐坛。

  在他们的带领下,当时的华语乐坛彻底脱离了,以往给大众“土的掉渣”的感觉,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作人才,以及实力歌手。

  孙燕姿.she.飞儿.五月天,蔡依林等等,都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这其中做的最出色的当属周杰伦了,他也是李青柏的人生偶像,他在陶喆和王力宏纯正美式rnb音乐的基础上,做出了彻底的本土化改造,形成了另一种自己的音乐。

  并将上述等先进流派音乐与自己国家乐器文化高度结合,与方文山,黄俊郎,钟兴民,洪敬尧,林迈可几位大神一起将华语乐坛搅个天翻地覆。

  让人们真正意识到,原创的重要性,从那个时代起,国产本土的作词作曲和编曲人才算是扬眉吐气了,并且待遇大大提升了。

  在四大原创唱作人崛起后,也影响着许多后辈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音乐。

  但是,华语乐坛最后的巅峰期还是被盗版和网络时代的打败,导致音乐人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甚至在数字音乐时代到来后,依然有很多独立音乐人养活不了自己甚至公司的专属音乐人收入也非常底下。

  但是如果没有他们四人对华语乐坛的更新换代升级的话,那么乐坛的以后更是无法想象。

  李青柏坐在沙发上,看着的自己双手,暗暗下决心:“我一定会,将上一世华语乐坛真正的原创辉煌,带到这一世的,我要重新塑造这个乐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