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狠角色第1节(1 / 2)





  书香门第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狠角色》

  作者:三十三

  文案

  季明芝出生于梅城八大家族的季家,行二。姐妹六个,唯有她不是太太生的。

  养到十六七可以出门的年纪,为婚事季明芝跟家里闹翻,可惜她找的徐仲九不是好人。

  季明芝是个小气人,欠了她的她要讨回来。

  ***

  那啥…比较天雷,大家将就看…

  ***

  内容标签:时代奇缘 相爱相杀 三教九流 复仇虐渣

  主角:季明芝、徐仲九 ┃ 配角:沈凤书 ┃ 其它:爱虐交加

  =================

  第一章

  春,四月。

  梅城季家二小姐季明芝的婚事算定下来了,由季老太太做主,许给季太太娘家的侄子沈凤书继弦。

  季明芝今年十六岁,在中西女子学堂读书。她是高个子,一张鹅蛋脸,说话低声小气,讲两句看一看别人的脸色。

  跟人丁单薄的季家不同,松江沈家是大族,但沈凤书父母早逝,他又在梅城做县长,以后哪怕调任,总可以携眷在任上。因此季老太太颇觉得自己做了一桩好事,季明芝嫁过去是当家主母,上不必侍奉公婆,也没有小叔小姑。沈凤书为人虽然古怪,可也只是性情冷淡,他留过洋,家资富饶,相貌不差,算好夫婿。

  毕竟以季明芝的出身,在梅城要找门好亲却不容易,相当的人家都知道她不是季太太亲生的。季明芝的生母只是乡下佃农人家的女儿,连季家的门都没能进,还是季老太太念在孩子是季家骨血才给挂在季太太名下。

  然而季老太太没想到,季明芝在学堂里读了那么几年书,心思终究有点活。以季家的家教,她自然不敢有夜奔之类的念头,但沈凤书平时待她说不上好。对这亲事,季明芝实在欢喜不出,连沈凤书上门做客她也打不起精神来招呼。

  沈凤书到梅城已经两个多月,然而季家的门只登了两三次,这一回带着他的秘书徐仲九。沈凤书和季太太长相有五六分相似,细眉长眼尖下巴,只是神色恹恹,脸色发黄,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着长辈的话。徐仲九是二十出头的小青年,浓眉大眼,鼻端口正,笑微微的坐在旁边听他们说话。

  沈凤书到任后拒绝接受记者采访,得罪了那些无冕之王,现在梅城大小报纸提到他,全不加官职,以“松江人沈凤书”直接相称。他解散县府原来的办事班底,用自己的人代替。加上封掉城隍庙,桩桩件件的事,惹了不少非议。

  季老太太待沈凤书客气,季太太这边作为亲姑妈,该说的还得说,絮絮叨叨地劝他事情不能做尽,“他们纵不好,梅城的天也没有塌,你何苦出头做这个坏人。现在外头说你有大烟瘾,嚷着要省城派人来查,连你姑父都压不住。”

  梅城的八大家族,百年来季家勉强列在末席,直到在这代当家人季祖萌手里才慢慢上去。季祖萌光绪年间进的秀才,后来到两江师范学堂上过学。他虽是读书人,生意上的头脑也不弱,把祖传的碾米行开得兴旺发达,还和人合营轮船局,有两条内河轮船。除此之外又是梅城首任的民政长,直到有了本乡人不得在本乡的禁令,他才调任邻县。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季祖萌辞职在家,闲来办了几所小学堂,被人称颂不已。

  季太太苦口婆心,沈凤书听了会欠身道,“请姑妈谅解,容我去外面抽支烟。”

  老太太笑起来,“抽烟是假,不耐烦听我们的唠叨是真。”于是让明芝和季家三小姐友芝陪着去园子里走走,“难得来了,总要吃过午饭才许走。”

  出了思永堂,沈凤书真的拿出烟。他既没问表妹们是否介意,也没让徐仲九,一个人站在树下默默地抽。友芝讨厌他这种不尊重别人的做派,招呼徐仲九去看牡丹,领着客人径直走了。下人们提着篮子跟了上去,剩下明芝,走也不好,不走也无趣。

  沈凤书抽完一枝烟,对明芝点点头,两人这才穿花拂柳往里走。经过藏书楼,明芝想起旧年沈凤书送来的书,道了声谢。沈凤书问了两句,神色又复淡淡的。

  明芝知道他嫌自己没看那些书,两人相对无言,幸好已经到观花楼下,能听到楼上友芝的声音。

  下人见他俩到了,连忙又泡出两碗茶。友芝见沈凤书来了,兴高采烈地说,“表哥,你的朋友真有意思。”徐仲九笑道,“三小姐快人快语,颇有侠气。”沈凤书抬了抬眼皮,“谈得来就好。”

  他们喝茶赏花,季太太安排下去饭,又回进来问老太太意思,“这个徐先生,现替凤书做事,凤书很欣赏他。在浙江法政专门学校读的书,家里开着钱庄。厚圃也见过两次,就我始终有些不放心外路人。”厚圃是季祖萌的字。老太太喝了回茶,才开口,“是他自己和凤书提的可以入赘吗?”

  季家也有不如意的事,季祖萌前前后后生了六个女儿。季太太生了又生,身体大为受损。眼看已入中年,两人歇了屡败屡战的念头,放出口风要替长女招个佳婿顶季家的门户。老太太戴好老花镜,盯准各家少年子弟。只是高不成低不就,一时未有合适人选,幸好初芝也才17岁,总有两三年时光。

  季太太点头,“人品倒和三女相当。”她原想拒了,但见到徐仲九本人,又觉得放掉可惜,才叫友芝出来见客。

  老太太想了想,“再看看。凤书也该早点下定,免得一个人在外面,总是没家没室,今年更瘦了。”沈凤书的原配在他留学时一病不起没了,长辈看来他年纪轻轻,必须有个人在身边。

  季太太说,“他说了,等明芝毕业后再办事。”

  孙女们的年纪挨得太近,老太太抱着办完一桩是一桩的念头,松了口气,“到时候嫁妆我来出。”季太太赔笑道,“老太太说哪里话,她也是我的女儿,嫁的又是我侄子。”

  晚上季太太又找明芝说了回闲话,让她去问友芝的意思。如果看徐仲九合眼,季太太自去找人打听他的家世。明芝一一应了,季太太又说起她和沈凤书的事。沈凤书即将而立,沈家打算明年春天下定行礼,“女孩子家不识字不好,书读太多也不好,不如早点嫁人有个归宿。要是有时间,不如做做针线活,学两道菜。”

  明芝涨红了脸,好半天才说了句,“但凭母亲做主。”

  回来友芝却不在房里,丫头们说三小姐和大小姐被老太太叫去了。明芝怅然,本要做回针线,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想到以后替大表哥管家理事,相伴终身,她意兴阑珊,连话都懒得说了。

  第二天明芝起床时有些头重脚轻,但大姐初芝早说过要带妹妹们去喝茶。明芝不能扫大伙的兴,只好支撑着跟去了。茶楼在半山,路上一颠,她费尽全身气力才忍住没吐在车里。

  初芝又诧异又是嗔怪,“明芝你真该多出来走动,亏你还是中西学堂的学生,给别人知道要笑死了。哪算新青年,简直比旧妇女还不如。”

  明芝勉强笑道,“我晕车,走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