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狠角色第54节(1 / 2)





  她是他的一部分,他爱她,正是爱自己。

  他在滋养中挣扎着,“爱我?”

  没听到回答,他忍不住生了气-他对她那么好,气呼呼地问,“你爱不爱我?”

  回答是狠狠的一巴掌,她被抓痛了。

  他没松手,即将溺水般浮沉,低鸣着,呜咽着,恳求着。

  明芝一直觉得这种话难以出口,什么爱不爱,正经过日子的人家谁把这些话放在嘴边。她知道爱,季太太对初芝、对友芝全是爱,疼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但再心疼也不会拉下教养,怎么接人接物、处事为人。正经的夫妻,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

  她被磨得受不了,脱口而出,“爱。”

  她的脸涨得滚烫,仿佛烧着了,又有点丢脸,破罐子破摔地赌气,“只爱你!爱得要命!”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说,可说也说了,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

  他默不做声,突然颤抖了一下,然后长长叹了口气失去方才的激昂,半死不活地贴着她的脸。汗水跟雨水似的,热腾腾淌下来,爬过他的脸,络绎不绝掉到她脖颈上。

  明芝无语之余产生了幻觉,好像他死了,不由得心慌,“喂-”

  他悠悠地回过气,“嗯。”

  徐仲九很是自在,睡到日上三竿下楼吃早饭,可以说是早午饭。

  餐厅空荡荡,桌上摆着丰盛的餐点。有油条和白粥,一碟肉松皮蛋,一碟玫瑰乳腐,一碟酱乳黄瓜,一碟炸小鱼干。也有奶油夹心面包,牛奶和咖啡,一大杯桔子汁。佣人恭恭敬敬问他要不要小馄饨或者面条,厨房的人已经开了炉门,片刻间能准备好。说话间,厨房送上来一碟桂花糕、一碗赤豆小圆子。

  徐仲九稳重地想了想,盛意难却,又点了一碗面条,再煎两个荷包蛋,得溏心的,不老也不能嫩。

  宝生娘在院子里给花修枝。她现在胖得十分可观,身上穿了条半袖旗袍,肉粽般一截一截,乌黑的发髻上别了两只翡翠蝴蝶,走起路来蝴蝶翅膀跟着一颤一颤。

  徐仲九大吃大喝,安静地扫光食物,走到外面跟宝生娘搭讪,几句话说到宝生娘的心坎-宝生如今也算有自己的事业,可以成家了。媳妇呢,最好还是回老家去找,一来对脾气,二来风俗相近,不至于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当然,宝生的年纪不大,不必急,一定要找个有福相好生养的,三年抱两,家里也就热闹了。

  李阿冬从外头回来,听到他俩的高谈阔论,悄无声息地靠墙往里走。他不愿意掺合,免得宝生跟他闹。不是怕宝生,他担心明芝以为他不听话。

  走到半途,毫无预兆的,徐仲九抬头看向他,“阿冬,你说我讲得对不对?”

  李阿冬勉强笑笑,既不点头又不摇头。

  徐仲九又问,“你多大了?”

  李阿冬低声报了个数字,徐仲九愉快地“哟”了一声,“也不小了,也该考虑婚事了。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家里没人操持,差点耽误终身大事,幸好后来遇到太太,不然可真成了老光棍。”

  宝生娘点点头,深以为然-看吧,一来二去两人老大不小,也没个一男半女。瞧这模样还有得等,太太哪里像呆得住的人。先生呢,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连娘姨听到热闹,也从自己房里探了半个头。她从前怕徐仲九,不知怎么现在仍有些怕,虽然先生笑眯眯的经常很和气。李阿冬对徐仲九微一鞠躬,溜进了楼里,他是有事回来向明芝报告,没想到明芝出去了,徐仲九却在。

  宝生也比明芝回来得早,他进来就听到客厅里徐仲九的高谈阔论,关于如何管教儿子,“一定要打,棍棒下出孝子。”“良臣皆来自孝子,可见孝子之必要。”“只要没成家,做妈的当然仍然管得;即使成了家,难不成就管不得?”

  宝生一阵心烦。

  徐仲九睡饱吃饱,气色好了不止一成,衬衫西裤的像知识分子,他亲生的妈呢,在旁边听得连连点头。

  “瘪三,无赖。”宝生牙缝里挤出来两个词。

  “什么?”徐仲九把手支在耳朵上,做顺风耳状,“我年纪大了听不清,再说一遍。”

  “别装了,说的就是你,也不知道又打什么主意。”宝生斜眼看着徐仲九,“要不要脸?动不动躲到女人裙子底下占便宜!”

  徐仲九笑容可亲,“年轻人不懂了,夫妻者本无分彼此。有本事,你也讨个好老婆。”

  宝生娘见不对,推着宝生退下,一边骂道,“胡说八道,哪可以对先生这么说话。”

  宝生一挣,推开他娘往外走,刚好和明芝碰个正面。他不知道明芝听到了多少,但看她沉着脸,莫名地心里发酸:伤姐姐的是那个人,每次帮姐姐的是他,然而一个名分,足以让每次不对的都是他。那个人,不就占着一个名分而已……

  明芝从他身边走过,徐仲九从里面迎上来,“我的太太,你也太勤快了!来来,坐,喝口水,我给你按按。”

  他也真做得出。

  宝生鄙视地看着,徐仲九扶明芝在沙发上坐下,替她按头按胳膊,还凑到她耳边轻声细语。不知不觉,两人眼波粘在一处,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笑了起来。

  恶心!

  宝生再也看不下去,昂首出了门。

  一大早明芝在书局遇到了旧识,卢小南。

  书局的一位董事,其人也是女子体专的校董,因明芝回报母校甚多,对她颇加青目。恰值书局打算建立分厂,他便邀请明芝投入股份。今日几方见面,会谈之余参观了印刷厂。

  明芝在车间见到卢小南,他在那里做工人。她目光敏锐,一瞥之下也不会认错,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的。不过不难推断,世事艰辛,物价飞涨,少了父亲庇护,卢小南不得不出来做事。像他这般年纪的半大孩子,明芝手下有二三十个,大多读了一年半载私塾,识几个字,做过学徒的有,更多是在街头讨生活,坑蒙拐骗无所不为,直到被她收拢来。

  卢小南没多大变化,穿着工人裤也仍旧学生样,不过神气里有了点大人的腔调。

  见明芝注目,校董也是热心人,低声向她介绍了一番卢小南的来历,又道,“孩子犟得很,他父亲的朋友们打算凑一笔款子供他读完书,他就是不肯,宁可一边做事一边自学。书局的老板也是自学出身,倒喜欢他有志气。”

  明芝自有打算,应和了数声。他们都是爽快人,方才对入股之事已有定议,等看过厂房更是将此事敲定,只等做好文书再聚集了一起签字。

  这些事,她不打算告诉徐仲九。明芝憋着一口气想在上海滩冲出一条路,原为自己和徐仲九摆脱小卒子的命运,并没有呼风唤雨的爱好。然而随着人马壮大,她竟尝到一些权势的滋味,忙碌之后有几分感悟,难怪喜好弄权者多,确实比看一盘家务帐有趣。

  轻言曼语之间,午饭已摆上桌,徐仲九拉着明芝坐下,亲手替她挟菜。其中有道西式的煎鱼,厨房配了相应的白葡萄酒,徐仲九举杯轻轻碰一下明芝的,也不等她,自己笑吟吟地先喝了一口。

  明芝看他喝得眉开眼笑,忍不住提起脚来踹他,“有这么好?”

  徐仲九放下杯子,一本正经地说,“就有这么好。”

  他表情再严肃不过,不知为何明芝牙痒痒的,要不是地方不对,简直要咬他一口。她不想被他带着跑,立马收心敛气,静静地吃她的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