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章(1 / 2)





  “生气通天论之寒暑湿气说!”

  萧琅信口背道:“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

  “气厥论!”

  “此素问第三十七篇,”萧琅微微一笑,“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

  ~~

  陈振越考问,后背冷汗越流。

  一字一句,丝毫不差。

  这……怎么可能!

  打死他也不信!

  想当年,绣春的父亲也算天资聪颖,在有药理基础的前提下,为了通背这本内经,别的什么都没干,也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这个魏王,怎么可能三天之内就全背了出来!

  陈振不死心,再追着考问,眼见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心中越来越沮丧,胸口一阵发闷,连呼吸都变得困难了起来,人也定定不动。

  萧琅背完了陈振最后考问的一段,微微松了口气。

  他自回去后的这几天,接连三个晚上几乎都没怎么睡觉,困极了,也就只打个盹而已。这样熬着,终于在今早黎民之时,把全文通背了下来,洗了把脸清清脑子后,迫不及待地立刻便过来了。现在一路通关,见对面的老爷子一语不发,两个眼睛直勾勾出神,心中快活无比,便笑道:“老太爷,我照您的话,把书背了出来。这婚事……”

  “哎——”陈振忽然脸色发白,扶住了额头。

  萧琅不提防,见他身形忽然摇摇欲坠,吓了一大跳,急忙上来扶住他,朝外叫道:“快来人!”

  候在外头廊上的葛大友等人正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发觉魏王一大早地跑过来,竟然是要背书给老太爷听,一个个莫名惊诧之时,忽然又听见里头传出这样的声音,急忙跑了进去,一看,大吃一惊,跟着扶住了陈振,回头便嚷道:“晕了晕了,老太爷要晕了!快去把大小姐叫来!”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关于问送积分的留言,积分一直可以送的,就是后来我犯懒了……不好意思啊

  这章起,需要积分的读者,在留言后加个jf,我就会送(留言须满25字,25字一分钱)。谢谢大家的一路支持。

  然后,文案里有个我下月1号要开的新文《艳后》的链接,大家可以戳图片链接去看看新文文案,觉得对胃口的话,可以提前收藏~

  ☆、第83章

  今天药厂要做一批沉香化气丸,绣春一早便去了,正在与许瑞福和另几个管事在查料,还不知道前头的事。忽见一个家人气喘吁吁地来报:“大小姐,不好了!老太爷晕了!”

  绣春大吃一惊,“怎么回事?早上见他还好好的!”

  “魏王殿下来了,给他背书,背着背着,他就晕了!”

  绣春慌忙放下手上的事往前头赶去,跨进会客堂,一眼看见祖父歪在一张椅上,在前头药堂坐诊的刘松山比自己早到一步,正在给他诊脉。祖父双目紧闭,一动不动,边上立着萧琅,神色紧张,看见绣春过来了,上前一步,张嘴似要说话,绣春已经一个大步到了陈振身前,“怎么了?”

  刘松山忙道:“老太爷肝阳上亢,上冒清空,加上年迈体虚,这才一时眩晕,歇养几天便无大碍。”

  绣春自己接过去搭脉查看,知道刘松山所说无误,只是见祖父仍双目紧闭一动不动,怎么放得下心?焦急唤道:“爷爷,你怎么样了!”

  陈振方才那一阵头晕目眩,倒也没装,被萧琅扶住安置下去后,很快便缓了些回来,只一直闭着眼睛继续装而已,生怕自己一睁开眼,这个魏王就继续说提亲的事。现在听见孙女儿的声音,眼睛微微睁开一道缝,瞧见她望着自己一脸焦急,再瞥一眼魏王,他立在一边,有点手足无措的样子,立刻便又闭上眼,气若游丝,“春儿你来了……爷爷头痛得紧,气也喘不出来……”

  绣春实在是不明白,萧琅背书怎么就把祖父给背晕过去了。现在诊看之后,觉得应无大碍了。但见他这样子,也没心思想别的了,与个下人一道,一左一右搀扶住他,先送回去躺下要紧。走了两步,回头看了眼萧琅,见他还是那样一脸受惊之色,立着怔怔瞧着自己的背影不动,知道他大概也是被吓住了,便对他道:“殿下,今日恐怕要怠慢您了。我爷爷身子不妥,您先回去好吗?”

  魏王殿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要命般地苦熬了三天三夜,最后跑过来背书,竟会把陈老爷子给背晕过去。现在自然是老人家的身体要紧,见她回头和自己这样说话,忙道:“我无妨。”

  绣春朝他笑了下,叫葛大友送他,自己便扶了祖父离开。回了北院的屋里,安顿好祖父,叫人抓一贴药去熬,自己坐他边上陪着,问道:“爷爷,你怎么了,好端端会晕倒!”

  对于自己谋算失策的糗事儿,老头儿自然不愿多说,顾左右而言他。

  “莫非……竟是他背出了书?把你气倒了?”

  绣春忽然明白了过来,惊讶地望着祖父。

  陈振见被她猜到了,老脸一热,干脆闭上了眼睛。

  绣春又是惊讶,又觉啼笑皆非。见他闭眼不理睬自己,摇了摇头,也不继续削他脸面了。过了一会儿,药送来了,服侍他喝了下去。

  ~~

  陈振被这一气,当天精神头便不大好,不巧,当晚竟不慎又着了点凉。

  上了年纪的老人,这种季节伤风,不小心的话,说不定病情就会转为严重。绣春不敢怠慢,除了忙药堂的事,有空便一直陪着护理,忙得也没空去想萧琅那头的事儿了。过了几天,见陈振的病情终于开始好转,这才松了口气。想起萧琅这几天都没动静,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心里正犯嘀咕,可就巧了,下午去药堂的时候,伙计说外头有人找。绣春出去看了下,见来人竟是小太监张安。因为前段时候侍奉得力,归京的时候,他与刘全便一道被带回了魏王府。

  张安现在青衣小帽,看见绣春出来,态度恭敬极了,又左右瞧了下,飞快递过了一封信,压低声道:“殿下命奴婢传给大小姐的信。殿下说,让奴婢等到了回信再回。”

  绣春收了信,到了边上一个无人之处拆开,匆匆看了下,信果然是萧琅写的。说这几天颇挂念陈老爷子的病情,不知如何了,心里颇愧疚。本想再来探望的,只估摸着他大概不乐意见自己,所以就没来,想着再过几天他好些了,再登门谢罪。最后说,他很想她。

  祖父当时晕厥了,便一直没睁开眼,绣春后来想想,他当时大概就是真假半掺。估计是先前自信爆棚,觉得自己出了个绝世妙主意,定能难住对方,没想到才三天过去,人家就上门来交差。现在看完信,眼前浮现出萧琅那天受惊的样子,忍不住便笑了起来,笑过之后,又有些不忍。略一想,提笔在他的信末加了一行字,重新封了,出去递给张安。张安喜笑颜开地接过,转身便飞快跑了。

  ~~

  绣春添的那一行字,便是约他晚上过来相见。相会的地点,就在自家围墙西北角。那里靠近后罩房,有扇开出来的小角门,正对着隔巷的药厂,以前是供住那里的下人们出入方便,后来觉得有安全隐患,便给封了,这两年,靠里的一面一直上着锁。如今到了晚间,边上便没人走动,约他到这里来说话,十分方便。

  到了约定的点,绣春已经沐浴换了衣裳,一个人拿了白天从管家那里弄来的钥匙过去,打开锁,开了条门缝探头出去,看见不远处巷子围墙下果然有个人影,轻声咳嗽了下,那人便立刻往这边来,正是萧琅。

  绣春让他进了门,领了他到了近旁一处假山的阴影里,刚刚站定脚,便觉一双手伸了过来,抱住了自己。

  他抱她抱得很紧,跟着低头,寻到了她的唇,用力压了上来。绣春闻到了来自于他的那种熟悉的味道。被他那样带了股狠劲地亲咬,忽然觉得这些天,自己其实也挺想他的,好像已经许久没见了一般。双手便反抱了回去。两人一语不发,默默地耳鬓厮磨了好一阵子,她这才被他放开了,只整个人还靠在了他的怀里,一只手不知何时,也已经滑入了他的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