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2章年代渣11(1 / 2)





  其他人纷纷靠近,眼睛里都是笑意。

  顾盼叮嘱他们,“这个水潭有点深,不能下去。太危险了。而且这鱼我们不可能弄太多上来。”

  这话大家都懂了,要是被村民发现,根本不够分啊!

  只能偷偷来。

  “娘,你说,我们都听你的。”

  老大开口了。

  这回是跟着娘进山才能找到鱼,以前这种事情,他们都没遇到过呢。

  有鱼吃,他们都是乖儿子。

  顾盼将自己的箩筐放下来,直接放进水潭里。

  这水潭不大,大概三平方左右。

  但是里面鱼多啊。

  “你们走到那边去,用木棍将鱼赶到我的箩筐里面去。”

  顾盼吩咐着,因为没有料到山里有鱼,所以没什么工具,只能用箩筐。

  四兄弟立刻照着做。

  水潭里的鱼游得很快,顾盼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反正看起来好吃就是了。

  因为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很快就有一条鱼游进了顾盼的箩筐里。

  她马上提起来,看到那鱼有三斤左右。

  “再弄一条,今晚加餐。”

  “好!”

  很快,两条又肥又大的鱼到了箩筐里。

  顾盼拔了一些草盖住,不让人看出来。

  今天的收获已经很好,顾盼立刻带着人离开,回去打猪草。

  这小水潭,下次再来。

  四兄弟眉开眼笑的,乐呵呵的跟着老娘走。

  回到山脚下的时候,两个儿媳妇打猪草打了不少,顾盼和是个儿子也加入,很快就够了。

  一家人又浩浩荡荡回家去。

  连猪草也先背回家。

  一回到家,顾盼让他们立刻关门。

  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那两条鱼拎出来。

  这鱼离了水,自然已经死了,不过还算新鲜,顾盼让老大媳妇立刻收拾干净这两条鱼。

  一条清蒸,一条炖汤。

  没有酱油这种调料,红烧是不可能红烧的。

  因为有了鱼,家里人都在心里暗爽,不用顾盼叮嘱,大家伙都知道要保密。

  顾盼在家里的自留地摘了些葱姜蒜,还拧了一把紫苏。

  这个时候,大家还在上工,顾盼就想着趁着大家还没回来,赶紧把鱼给做好了。

  否则那香味飘出去,可是会被人举报的。

  老大媳妇收拾鱼的功夫很利索,老二媳妇已经把锅给洗干净了。

  这回顾盼不用叫,四个儿子就知道干活了。

  因为他们知道不干活肯定挨打。马上就有好吃的了,他们可不想挨打。

  而几个孙辈都围在厨房外,哈喇子猛地流。

  “你们谁会背诗啊?昨晚老师教的那首诗,谁记得?”顾盼将五个孩子拉到一边笑着问。

  昨晚可是参加了扫盲课呢。

  那首《悯农》,昨晚几个孩子可是跟着一起念了呢。顾盼不指望他们背出来,但是要给他们一点压力。

  五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出话来。

  顾盼又说,“谁记得那首诗,哪怕只有一句,我就给谁多吃一点鱼肉,你们好好想一想啊。”

  这一句话,可把五个孩子给急坏了。

  为了多吃点鱼肉,他们可谓绞尽脑汁。

  可是,昨晚他们哪里有认真听了?

  大头挠了挠耳朵,急躁的跺脚。

  大丫三姐妹则是低着头,一个字都没有。

  二蛋“啊啊啊”的叫,想要通过这个方式,来记得一句半句的。

  顾盼看他们实在不记得,只好放低要求。

  “这样吧,我背三遍,你们好好记着,记得多的,就多给一块鱼肉,怎么样?”

  “好好好……”

  五个小萝卜头纷纷用炙热的眼神看着顾盼。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顾盼说一句,他们跟着念一句。

  这样念了三遍,顾盼就让他们自己念。

  五个孩子嘴里念念有词。

  顾盼让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再背。现在好好记着。

  厨房的铁锅已经烧得热了。

  顾盼进了厨房,开始煎鱼。

  炖汤的鱼,煎一煎再炖,汤浓又奶白,清蒸的则直接放在另一个锅里的笼屉,葱姜蒜都备好了。

  农村的铁锅做菜,只要火候够,速度就很快。

  两个鱼一道青菜煮熟的时候,米饭也好了。

  本来老大媳妇还要搁几个红薯进去,被顾盼阻止了。

  红薯烤着吃更香。

  那几个红薯被顾盼放进灶火里,吃完饭就可以当零嘴吃了。

  饭菜做好,就要端上桌,大家早就迫不及待了。

  这两条鱼加起来差不多六斤,虽然有刺,但是肉也不少了。

  顾盼照例给他们分好饭,鱼肉每人只给夹了一小块。

  一边夹一边对着五个孩子问道,“你们背出来多少了?”

  大头立刻举手,然后麻溜的背了下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虽然有些字说的不是很正确,但是确实背了下来。

  不愧是男主,凤凰男,这读书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顾盼给大头夹了一大块鱼腩,乐得大头埋头大吃。

  二蛋也想背,可是他只背了两句,就忘了,死活背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