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摄政王令朕宠罢不能[穿书]第83节(1 / 2)





  第72章

  沈映起床后,知道了吏部左侍郎遇害身亡的消息。

  而当他知道的时候,这个消息早就在京城各官员们之间传开了,都知道了吏部左侍郎因为得罪了顾悯被皇帝拘在宫里罚站了快两个时辰,出宫回府的路上就被人暗杀了。

  昨儿夜里下了大雪,地上积雪太深不好走路,所以今天文武百官都不用上朝,但因为死了个三品大员,沈映还是将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大理寺卿等官员召进了宫。

  天子脚下,皇城近旁竟然发生了朝廷命官被暗杀这等骇人听闻的事,行凶者简直是公然藐视皇权,挑衅朝廷,皇帝动了怒,一干负责京城巡逻守卫的官员都要被问责不说,又命刑部务必在年底之前破案找出凶手。

  可刑部尚书却说:“启禀皇上,顾侯今早已经把吏部左侍郎的尸体拉去了北镇抚司,并且声称会向皇上请示将此案由锦衣卫来负责查办,难道顾侯还没有向皇上请示吗?”

  顾悯一直在北镇抚司等尸检结果,还没来得及回宫和沈映禀报此事,因此沈映还不知道顾悯已经先接下了这个案子。

  刑部尚书这样一说,其他几个官员的眼神就变得意味深长了起来。

  锦衣卫只管巡查缉捕,并不管刑狱之事,这种刑事案件本来就该归刑部、大理寺负责查办,可顾悯却在没和皇帝请示的情况下“先斩后奏”擅自接手了案子,越权到了这种地步,皇帝要是还不管一管,那朝廷还有什么法度秩序可言?

  顾悯虽然在平叛中立了大功,但他为人冷僻孤傲,和朝中官员甚少有往来,加上他行事手段雷厉风行,铁血无情,因此朝中大臣都不敢和他结交,背后对他也是怨言颇多。

  可奈何顾悯是皇帝面前的第一大红人,万千荣宠在他一身,就算他行事霸道跋扈,其他人也只能敢怒不敢言,不过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皇恩这东西向来难以持久,就算顾悯现在圣眷正浓,春风得意,将来也未必没有失去皇帝的宠信,登高跌重的那一天。

  面对刑部尚书的疑问,好在沈映反应极快,面不改色地道:“这朕自然知道,临阳侯早先就跟朕请示过,朕也允了。这不是普通的命案,敢杀朝廷三品大员的人,其背后的势力一定小不了,所以朕打算让刑部和锦衣卫一明一暗通力配合查案,尔等务必竭尽全力,尽快将幕后指使之人给朕揪出来!”

  有皇帝帮着打掩护,其他官员就算对顾悯有所不满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口颂“皇上英明”,然后告退离开。

  自从知道吏部左侍郎遇害身亡后,沈映这一整天都心神不宁的,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一直等到晚上,才等到顾悯进了宫。

  入了夜,外面的雪停了又开始下,顾悯带着满身寒气走进来行礼请安,他身上披的狐裘大氅上落了好些雪,动一动,雪就簌簌地落在地砖上,暖阁里烧着地龙,落在地上的雪很快便融化成了一滩水。

  外面的天寒地冻,与暖阁里的温暖如春,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小太监帮顾悯脱了狐裘大氅,给他奉上热茶后退了出去,沈映坐在铺着厚毯子的软塌上,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小手炉,招手让顾悯坐到自己身旁,先把手炉递给他暖手,然后询问他关于吏部左侍郎之死的案情。

  顾悯转了转手里好像还带着沈映体温的手炉,低头道:“不瞒皇上,凶手其实已经找到了。”

  沈映挑眉,惊讶地问:“找到了?这么快?凶手是什么人?”

  顾悯抬眸严肃地看着沈映,“是锦衣卫上中所的一个小旗官,在城外找到的,找到时已经人已经服毒自杀了。”

  沈映有些意外,“……那你怎么能确定他就是杀了刘侍郎的凶手?”

  顾悯道:“他穿着夜行衣,衣服上和随身携带的武器上都有血迹,武器也和三具尸体上的伤口吻合,京城里又无其他命案发生,所以杀害刘侍郎的凶手十有八。九就是此人。”

  沈映摸着下巴,皱眉不解地问:“可一个锦衣卫为何要杀刘侍郎?他们两个人之间有仇?”

  “无仇无怨,经过调查,他们两个人根本不认识。”顾悯摇摇头,“所以就是因为没仇,此案才更不简单。”

  沈映沉默地思考了一会儿,道:“凶手杀刘侍郎,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不是为了报仇也不是为了钱财,那就是有人指使,而能指使得动一个锦衣卫杀人的人……”沈映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转头眸光深沉地看着顾悯,“最有可能的就是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

  顾悯勾唇淡笑:“皇上觉得我会是幕后指使之人?”

  沈映嗤笑道:“朕当然不会这么愚蠢到中真凶的圈套,刘侍郎虽说得罪了你,但朕知道你不是一个心胸狭隘,会滥杀无辜的人,况且就算你想杀他,为何要派一个锦衣卫动手,找江湖杀手岂不是更能隐藏身份?真凶很明显就是想往你身上泼脏水,朕要是连这点都看不透,岂不是蠢钝如猪?”

  顾悯望着沈映欣然点了下头,“知我者,莫如皇上也。”

  “光朕相信你有什么用,其他人不信啊。”沈映叹了口气,脸色凝重,“说实话,你不该把这件案子揽在自己身上,刘侍郎是在得罪了你之后遇刺身亡,凶手还是你锦衣卫的人,你该避嫌的。就算最后查出来此案与你无关,旁人也会说是你徇私枉法,为自己开脱,结果无法服众。”

  顾悯自嘲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幕后黑手明显就是冲着臣来的,臣就算不掺和进这件案子里,也未必能独善其身,恐怕在朝中其他人眼里,臣早已是和杜谦仁、郭九尘一样目无朝纲,排除异己的奸臣了。但臣和杜、郭二人有一点不同,臣不结党营私,所以比起杜谦仁和郭九尘,那些人更害怕臣。”

  不错,顾悯就像是沈映手里的一把利剑,沈映心之所向,便是顾悯剑之所指。

  可其他大臣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看起来,只会觉得顾悯是仗着皇帝的宠信才会这般嚣张跋扈,目无法纪,谁能保证顾悯不会是下一个挟势弄权,祸乱朝纲的奸臣?

  而顾悯比杜谦仁、郭九尘这两个奸臣更让人害怕的是,顾悯不培植自己的党羽,杜谦仁、郭九尘掌权时,其他大臣依附着他们的势力,起码还可以保全自身。

  可顾悯既不结交大臣,也不收受贿赂,在这官官相护的官场简直就像是一个异类般的存在,其他官员就是想投靠依附他都没机会,尤其他还大权在握,连礼部尚书那样的三朝元老他都不放在眼里,这朝廷上下还有谁是他不敢动的?

  所以百官们才会忌惮顾悯,相信只要一旦让他们逮到一个能把顾悯踩死的机会,这些人绝对不会脚软,一定会往死里攻讦顾悯。

  没有人会喜欢被人当成异类,沈映明白,顾悯这么做,都是为了他。

  顾悯的嚣张跋扈,是为了帮他震慑群臣,顾悯不结党营私,也是怕结交大臣会引起作为君主的他的猜忌,影响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沈映心里有些难以言喻的酸涩,顾悯之所以会被那些大臣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都是因为他。

  沈映朝顾悯靠过去,抱住顾悯的手臂,低着头语气低落地道:“都是因为我,才让你成为了众矢之的。”

  顾悯反手揉了揉沈映的脸,不以为然地道:“不怪皇上,我心甘情愿的,帮皇上便是帮我自己,等到皇上大权稳固,皇上才能替徐家洗刷冤屈,不是吗?”

  沈映抿了抿嘴角。“可我担心那些藏在暗处想要害你的人,不把你置之死地不会罢手。”

  顾悯笑着安抚他道:“别担心,他们想害我,难道我就会坐以待毙?我又岂是那么好对付的?皇上放心,我以后会小心行事。”

  “那就好。”沈映坐直身子,双手捧住顾悯的脸,神情庄重地看着他,道:“君恕,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相信你,都会站在你这一边,只要你记得自己的承诺,我便绝不会辜负你。”

  —

  吏部左侍郎遇刺一案,明面上由刑部负责审理,暗地里却是锦衣卫调查。

  首先要调查的,自然就是凶手的情况。

  凶手名叫陈福,京城人士,是锦衣卫上中今年刚升上来的小旗官,底下管着十个锦衣卫。

  据陈福的手下说,陈福早年父母双亡,家里只有一个大哥,因为生的人高马大,孔武有力,所以被挑选进了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