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章





  她的呼声未歇,一道寒光已经追着疾弩盘旋着飞了出去,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光。就在箭弩到了女皇胸前几步之遥的时候,寒光终于赶上了箭弩,从箭杆处掠过,清脆的喀喇一声之后,箭头和箭杆应声而断,噗一声,被扰了方向的箭头深深插-进了女皇身侧的鼓架木柱之上,箭杆斜斜坠地,而那道寒光,众人这才看清楚,是一柄腰刀,已经落到了地上,深深刺进了泥地之中。

  腰刀是从步效远的方向投射而出的。

  短暂的一阵静默之后,终于有人张皇大叫起来:“抓林中的刺客!保护陛下!”

  女皇被反应了过来的侍卫一下包得密如铁桶,簇拥着下了高台,而原本秩序井然的高台之下也早已经混乱不堪,无数的人涌向了射出疾弩方向的丛林之中。

  行宫议事殿中,女皇看着托盘中被整齐削断的箭杆和那枚乌黑闪着幽幽蓝光的箭弩铁头,怒不可遏:“全是一群酒囊饭袋。如果不是效远,朕今天只怕已经不能再站在此地和你们说话了!”

  群臣四顾,惶然垂头。

  17、十七章 ...

  “刺客抓到了吗?”

  女皇回了位子坐了下去,低头沉思片刻,再抬头时,眼中已是冷凝一片,看着负责护卫的羽林上卿荣肃,慢慢问道。

  荣肃急忙出列下跪,应道:“陛下,刺客已经就范,只是……”

  “只是什么?审问出了没有,到底受了什么人的指使?”

  女皇投来的目光如电,荣肃暗暗心惊,犹豫了下,低头说道:“陛下,刺客被抓之后,立时吞毒自裁。臣亲自搜遍了他全身,发现了个异状,只是……”

  “只是什么?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女皇面色如水,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荣肃一惊,急忙说道:“不敢。臣检视的时候,发现刺客的左右下臂之上各被磨去了一块皮,伤痕崭新,怀疑是……光和一党的作为!”

  这话一出,殿堂之中的人都是脸色突变,皇子姬弗陵更是双眼发直,嘴唇已是微微颤抖了起来。

  “光和”两字为什么让这些人这样闻之变色?其实很简单。这是前姬姓皇朝顺帝,也就是皇子姬弗陵的父皇在位时的最后一个年号。顺帝薨,姬姓又历经两个短暂的孩童皇帝之后,端木女皇登基就位。虽然她曾在登基之初昭告天下,以后必定恢复姬姓天下。只是在姬姓皇族和一些保守势力看来,这完全不过是为笼络天下人心而发的。所以从女皇登基第一年起,民间就出现了一个以“光和”为号的秘密组织,成员在自己的左右下臂上各刺“忠烈”一字,旨在光复姬姓皇朝,据说前废帝姬弗陵就是他们拥立为帝的对象。这个组织发展非常迅猛,短短两三年间,势力就大增,策划了几次的暗杀行动,虽然最后都未得逞,但引得女皇震怒不已,命她自己掌握的秘卫暗中大肆捕杀,这才镇压了下去。姬弗陵跪在了女皇寝宫门外一天一夜,绝食痛哭明志,朝中又有一批保守派一同上言代他求情,女皇这才命人将他送回府邸,第二天又下旨册封他为安乐王,这事才算勉强揭过去了。只是自这之后,这“光和”二字就像个幽灵笼罩在了太宁宫的上空,虽然没人再提起,却是每个人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姬弗陵早先年更是诚惶诚恐,唯恐哪天那光和党又跳出来生事牵连上自己,这几年再无动静了,这才渐渐放松了下来,哪里会想到今天竟又出了这样的事。

  女皇脸色阴沉,冷冷说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姬弗陵脸色发白,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颤声说道;“陛下,儿臣全不知情,与儿臣无关,求陛下明察!”

  女皇盯他看了半晌,脸色阴晴不定,末了终于冷冷说道:“我听说你在府第之中蓄养男宠,荒淫无度,这都罢了,去年立冬初六夜,你对你的一个名叫冠儿的男宠说过什么,你还记得吗?”

  姬弗陵冷汗汩汩而下,不住磕头。群臣脸色各异,面面相觑。

  “你是忘了还是不敢说?”女皇笑了起来,那笑却全无暖意,“还是朕代你说了你吧。你说有朝一日你若被人拥立登基复位,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朕鸩杀,第二件事就是废你元妃,立那娈童为后,是也不是?”

  姬弗陵大叫一声,伏地不起,肩膀抖抖索索个不停,恐惧之极。

  “来人,废去姬弗陵安乐王之号,把这不忠不孝毫无廉耻之人押送回帝都,没朕的旨意,不许踏出安乐王府半步!还有,把那个冠儿拖去凌迟肉戗了,朕看他还怎么做皇后的美梦!”

  女皇高声命道。

  “陛下,今天这刺客到底是否光和一党还只是臆测,因为殿下的从前的一句无心之语就这样处置了,只怕会引天下议论,人心不服啊,求陛下收回成命!”

  光禄上大夫刘铮上前一步,据理力争,面红耳赤。

  女皇冷笑一声:“刘爱卿言重了。等哪天这忤逆之子真把朕给鸩杀了,把那娈童扶上皇后之位了,天下之人才会心服口服么?我意已决,你再多说也是无用!”

  刘铮脸色一阵红一阵白,默默退了下去。他刚退下,抚远大将军鲁鹿就又出来,睁大了眼奏道:“陛下,今日之事,殿下是否有罪,臣不敢论断。只是臣以为另有一人更是罪该万死。那个蘅信,他素来行事张狂,目无法纪,朝臣早有不满,只是陛下偏袒,这才容他至今。他是陛下此次出行的总管,那高台之位也是他选定所建,平原何其广大,他为什么偏偏要选那靠近林地之处筑台?陛下圣驾到时,附近守卫森林,那刺客若非是预先被放进来潜伏,又怎么能近得了陛下的身,以至于差点生出惊天大祸?陛下素来英明果断,请陛下此次务必以公为重,抛却私情,千万不要因为这一人而冷了满朝臣子的心!”

  抚远大将军鲁鹿年过五旬,战功赫赫,令敌人闻风丧胆,与朝中几大势力又都并无瓜葛,所以颇得女皇倚重。只是他性子火爆,为人耿直,早就对蘅信心有不满,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想说就说,连女皇的颜面也顾不得了。

  鲁鹿话音刚落,立刻就又几个大臣出列随声附和,见女皇微微垂下眼皮不语,似乎还在犹豫不决,鲁鹿不满,上前一步正要再开口,突然听见大殿之外响起一个声音道:“鲁大将军过虑了。陛下早就命人将蘅信捉拿起来待讯,现在人就在千卫手上。”

  鲁鹿回头,见昌平公主立于殿外,神色肃然,脸上这才现出一丝喜色,默不作声退了回去。

  “陛下,我擅自做主,请陛下责罚。”

  大殿之上只剩她两个的时候,昌平跪了下来。

  “昌平,你这是在代替我做决定吗……”

  “昌平不敢。我知道母亲只是在犹豫,所以不过催促母亲做出正确的决定而已。”

  女皇凝视了她片刻,见她虽跪在那里,眼睛却是直直地注视着自己,眉眼间慢慢现出了一丝疲乏之色,终于叹了口气:“你下去吧。”

  昌平站了起来,转身离去。

  “效远很好,我很喜欢他。只是我听说在公主府的时候,你和他都是分房而居。他既然已经成了你的驸马,你就要把他当真正的驸马来对待,不要因为他老实而欺凌了他。”

  女皇对着昌平的背影,突然说了一声。

  昌平一顿,停住脚步,回头看了眼女皇,终于应了声是,点了下头。

  ***

  又一个夜幕降临了,手执戈戟的卫兵在黑暗中把守着行宫的各处要地,他们行走时,盔甲擦动发出的轻微响动和远处传来的虫鸣,成了这安宁的夜里四下唯一能听到的声音。

  步效远之前被女皇单独召见后,一个人回了别院里,觉得自己等了许久,终于听见外面响起了侍女们低低的“公主”呼声,知道是她回来了,心里一喜,急忙跑了出去。借了回廊上灯笼的光照,隐隐约约看见她皱着眉头,仿佛心事重重的样子,脚步一下迟缓了下来,停在了廊边,看着她从自己面前走过,而她仿佛根本没注意到他的存在。

  步效远站在廊前,看着窗里的灯光骤然加亮,侍女们进进出出地忙碌着,一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其实很想进去,像昨晚一样,但是她没有叫他进去,所以他只能站在这里等候。

  不知道过了多久,久到他以为她已经彻底忘记了他,垂头丧气地想到前面花厅或者边上的随便什么空屋子里过一夜的时候,突然看见门开了,一道灯光透了出来,茯苓的声音响了起来:“驸马爷,公主叫你进去了。”

  步效远压住心里涌出得一阵欢喜之意,应了一声,急忙转身要进去,门口差点与茯苓迎头相碰,见她和她身后鱼贯出来的侍女们似乎都在笑,这才有些羞赧地让到了一边,慌得茯苓急忙后退了几步,说道:“不敢叫驸马爷让道,请驸马爷进去吧。”

  步效远低声道了声谢,飞快走了几步进去了,一抬头,看见榻上的帷帐被金钩挂起,昌平弓膝正斜斜靠坐在床榻一头,卸尽了钗环,乌黑的秀发软软地垂在了一边肩膀上,身上不过一件中衣,肤若凝脂,正侧头看着自己,一下又脸热心跳起来,停在了她七八步开外的地方,微垂着眼,竟没有与她对视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