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婴啼第14节(1 / 2)





  “好,谢谢。”

  于是应笑拿了筷子,叫穆济生坐在餐桌靠大窗子的一边儿,自己则是坐在穆济生的右手边,两人隔着一个桌角。

  穆济生看看她,问:“应医生不一起吃吗?”即使只是眯了10分钟,穆济生也感觉好多了。精神多了。

  “不了。”应笑本能地回答道,“我每周二睡大头觉,九点才起,九点半才吃早饭,所以中饭也比较晚,一点左右呢,现在不饿。”

  “哦,”穆济生似笑非笑地望着应笑一眼,“每周二睡大头觉,九点半吃早饭,一点吃午饭,但每个星期都是上午十点多钟就做好了。”

  应笑:“…………”

  被抓包了。这个人也反应太快了。

  她不说话,只用犀利的眼神儿盯着对方,穆济生倒老神在在的,半晌以后应笑输了,说:“你好烦呐!”

  穆济生两边唇角轻轻一撩,又笑了,他低下头,大口大口吃起面条来。

  两个人边吃边聊。

  “穆济生,”应笑问,“你昨晚上没睡觉吗?”

  “没,”穆济生仍吃着挂面,“一个孩子被转过来。母亲34周羊水破了,县医院的判断有误,止宫缩、保胎,结果发生严重感染,我组织了抢救。现在最新医疗指南是34周以上就生出来。另个孩子有脑出血和脑积水,有脑损伤,双侧脑室严重扩张,脑白质也变薄了,他的情况确实不好,父母可能选择放弃。”

  “啊……”

  “另外,我在组织nicu第一届reunion。”

  应笑问:“什么是reunion?”

  “美国那边nicu每年组织reunion。nicu出去的小宝宝们每年一次回到医院来,参加聚会,认识彼此。医院提供机会,让孩子长大以后回来瞧瞧nicu——一个救过他们的命的地方。如果没有nicu,他们可能没有机会见到父母、见到世界。他们可以认识认识他们的第一个‘邻居’——左右两边的小朋友,也感激爸妈、感激医生,珍惜自己被挽救的珍贵生命,过好人生。中国没有这种活动,我想试着推广推广。”

  “嗯。”应笑撑着一边下颌,看穆济生吃挂面。

  就觉得,这个人真温柔啊。

  虽然有时候也挺贱的吧……

  …………

  穆济生很快就吃完了面。

  应笑知道他要睡觉,推开凳子,走到茶几边,拿起桌上的几封信,放在穆济生手边上,说:“别忘了你的东西。”这些信封是穆济生刚从医院带回来的,他还没回家。

  穆济生说:“嗯。”

  应笑随口问;“这些是什么?”

  “家长们寄来的信。”穆济生道,“每个患儿出院回家时,我都会跟他们父母说,等孩子过了半岁或者一岁,可以寄点照片过来。有些家长没上心,但也有些家长上心了。”

  “啊……”应笑问,“你能记得你接诊的每个患儿的名字吗?”

  “因为黄疸简单观察两三天的可能不行。”穆济生说,“但是住院一周以上的……都记得。”

  “好厉害……”应笑问穆济生,“我能拆开也看一看吗?”

  穆济生稍犹豫了下,然而立即便点头道:“可以。”

  “谢谢。”应笑轻轻撕开信封,发现里面果然都是照片。

  哗,一大沓,晒宝之心彰明较著。

  两人坐在桌子前看。

  应笑看过一张,便用手按着,推给穆济生,穆济生则用他长长的几根手指拖到面前,再仔细看。因为不想弄脏衣袖,穆济生把黑衬衫的袖子挽起了一截。此时小臂露在外面,强壮有力,性感极了。

  照片里的小宝宝们大约都是半岁上下。是穆济生在云京三院经手的首批患者。

  他们全都非常可爱,其中一些趴在垫子上,头抬得高高的,另外一些已经能坐了,两手撑在身体前面,像一只只的小青蛙,有一些在吃手,有一些在吃脚,还有一些在玩玩具……

  应笑知道,穆济生把孩子照片全都好好地保存着,其中一些甚至被他给贴在了办公室写字台边的大白墙上。

  最后,应笑看完最后一张,推给穆济生,穆济生也同样看过,抬起眼,二人再次四目相交。

  七八秒后,应笑轻轻移开目光。

  穆济生没再说话,他拿起瓷碗,走进厨房。

  “穆医生!”应笑回头,“碗放那吧!我洗就好!”

  “不用。我洗了吧。”穆济生的声音传来,他背对着客厅餐桌,背影高高大大,两条腿长长的。

  于是应笑不再说话了。

  两三分钟后,穆济生的磁性声音才又重新传了出来:“应医生,哪个毛巾是擦手的?”

  “哦哦哦……”应笑连忙走进厨房。

  她看见吃面的碗干干净净摆在灶台上,而穆济生的两手带水。他正对着厨房门口,两只手向上摊开着,指尖全是水。他的手臂线条漂亮,手指匀称修长。

  “给。”应笑递了毛巾过去,穆济生一手接过,先擦了一只手,又擦了另一只手。

  “穆医生,”应笑垂着睫毛,“你的手有点儿糙。”

  手掌、手指、指尖,全都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