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几次竞赛夏小夏都不负众望获得了第一名的名次,即使有的时候是团队作战,也不妨碍她带飞队伍。

  甚至因为此事,学校一旦有什么比赛,立马想到她,不过夏小夏也不是干吃素的,能参加的就参加,不能参加就罢了,这两年学校因着夏小夏这块金字招牌不知道得了多少好处,哪能为难人。

  高考的时候,这时候学校都是没有分文理科的,试卷也是全国统一卷,即使教育水平在提升,难度比往年几届要高,夏小夏还是仅以差1分的超高分摘得了全国状元的名次。

  在高考之前,京大就对这个少年天才有所耳闻,也有给了保送名额,夏小夏对自己实力有信心,将机会让给其他人。

  夏小夏考完试就收拾收拾东西回家去了,这次回去是她爸百忙之中来接人的,夏小夏东西多,这三年的积累的资料书本都是一摞摞的,这些都要带回去收着,以免那天想起来得用上。

  夏伟业生意有成,自从机械厂开了起来,还算有点盈利的时候,就买了辆丰田牌海狮二代面包车,这个不说是村里了,就是县里除了那些干部,都算是头一份了。

  他现在也能算是县里头一人,就是整个市也是排前头的富商了。

  因着国内各类大小厂,机器资源紧缺,夏伟业原先就是个精通修理机械的,看好这块肉后,就投了大量心血,往这里砸钱,费了不少心思,不仅从国外引进高科技机械,还高薪聘请了一些国内外的专业大学生。

  骄傲的技术人才哪里是那么好打动的,即使是高薪诱惑。然而现在的一些公立单位不仅在走下坡路,且还为了一些评职为了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勾心斗角。

  这些专注的技术宅哪里适应得了这些呢,更何况夏伟业自己后来也花了大力气系统学习,有实践经验也有理论知识,跟这些人交流起来毫不费劲,这才打动了他们。

  带着这些人,他边学边拆,把花了大力气引来的机器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实验多次之后,就带着团队研发,弄了些简易版本出来先生产。毕竟他一来没有足够资源生产精细的,二来没时间等着,钱都砸下去,再搞下去该喝西北风了。

  夏伟业搞出来的机器运轴处理核心,适用于制造业的机器,姑且称为初代,一经出来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之后,立即接受媒体采访。

  利用这股东风,加上政府的支持,把机器销出去,即使刚开始一个厂就要那么一两台试试,然后发现机器的工作效率和精细程度之后,立马加单,口碑口口相传。

  夏伟业的厂名为星光机械,星光机械生产出来的机器,不仅价格上跟那些老式的差不多,性能上甚至稳定优先了数倍,有点成算的商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因此虽然品牌成立不久,但是口碑接着领先的技术,吹响全国,尤其是经济特区南边那些经济鹏飞的地方,大大小小都是厂,有点本钱的都换了手上落后的机器,提高工作效率。

  夏伟业把厂子开在村里,现在夏家都不种地了,那些地连着一些买来的,建了厂房。

  村里年轻的又不想背井离乡南下的,都进了机械厂了,老早之前村里人家羡慕的吃供应粮,但进了厂才发现这待遇要好得多。

  厂里包一顿中饭,早饭晚饭回家吃,饶是如此,勤快点的,一个月也能挣个□□十,管事的组长一个月也有百来块了,这工作比啥都好,种田吃供应粮也没这个好。

  正是因为待遇好,哪怕工作不轻松,还有规矩约束,为这有限的工作名额,也有无数人抢破了头,这架势比抢吃公家饭强多了,毕竟吃公家饭的工作得有文化有知识,这个工作不一样,只要吃苦耐劳谁都有机会。

  这乡下人吃惯了苦,哪有什么不好做的。因此距离他们近在迟尺的机会,不仅是他们本村,就是隔壁几个村都来,甚至县里的都有人来。

  第41章

  夏伟业成为了当地最有名望的富商,也成了为这个落后县城乡下提供饭碗的大老板,不提他开的那些个电器店水果店,就单单是这个厂就养活了附近的村落家庭,也为当地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改变和推动。

  原本他们不靠南不靠北的,也没啥特产拿得出手,当地的政府都不知道怎么去推新政策改革经济,也幸好有了这么个走技术流的老板,也让他们得到了上头的关注和嘉奖,这样一来那些当官的就更加要跟这个衣食父母搞好关系了。

  除此之外,夏小夏的母亲林宝花的服装业也发展得蛮好的,虽然因为她是个文化不高的女流之辈,但是好歹有着夏小夏的策划书,她照着那条路走,大方向是不会错的,加上新奇漂亮的高质量服装款式,让这个品牌走得越来越远。

  夏小夏一开始就知道夏妈的弱势的,再说有一个志向远大的老爸了,她也没想着让老妈也逆袭成什么女总裁的,她也确实做不了。

  于是这个服装一早就被她定位成高定服装品牌,一间小工坊,带着几个徒弟,林宝花的洛丽塔订单从今年排到明年,也是生意不断了。

  现在那些人,无论是读书的也好,上班的已婚的,都喜欢穿洛丽塔定制的衣服,一来这个牌子不好买,穿出去有面子,满足了虚荣心,二来这个牌子款式好看又能够贴合自身的身材和气质,这就让人非常着迷了。

  洛丽塔从县城传到市里甚至省城才花不到两年,凭借着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品质定下了品牌的基调,让所有爱美的女孩女人们向往不已。

  因此林宝花也是忙得不得了,夫妻两个是县城市里有名的大人物,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

  经常在杂志报纸上刊登。连中考高考状元是他家女儿,都挖了出来,这让这一家子的名气更大了。

  拖夏伟业的福,之前因为建仓需要场地,夏伟业也打着补贴和帮衬兄弟的心思,让他们以地入股,包括夏伟民那块,四家的地凑一块,按比例给了各自5%的股份,这个还是夏伟业多给了2%。

  如今夏家没种田,除了李慧操持家务,其他人也都在厂里上班。尤其是三房王氏,她虽然性格傻白甜一言难尽,但是好歹是城里读过书的知青,算账办公不在话下。

  因此就让她当了个小会计,倒是让王氏重新找到工作的乐趣,如今一天都赖在厂里工作,老公也不吸引她了,儿子大了猫嫌狗厌的也不稀罕了,惹得夏伟庆经常得来把她扛回家,闹出阵阵笑话,夫妻两个乐此不疲。

  夏菊花和夏老头没那精力去跟儿子们掺和,两个老人家在家养养猪养养兔子,小日子过得乐呵。

  夏菊花攒了好些钱,说是等夏伟民调到京市就去看他,顺便看看乖孙女,夫妻两个劳碌这辈子还没去过京市,岂不是白活?说啥都得去见识见识。

  如今夏鸣上了高三,高一念了一年,为了跟上妹妹的步伐跳级高三,自家奶奶爸妈下了死命令,让他考上京大好去照顾妹妹,毕竟夏小夏年纪太小了,夏鸣也担心妹妹一个人在京市会被人欺负。

  从小就梦想当兵,天天在家皮的夏阳,16岁上完初中就被应征走了,参加了体检,合格了就包袱款款参军去了。

  正好是夏小夏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夏菊花林宝花不舍得直抹泪,夏菊花哭完了之后,就拧着夏老头的耳朵,说是都怪他在孙子面前老爱提当年事,惹得孙子向往不已,一心只想当兵,不爱读书。

  夏老头直喊冤枉,要他说,夏阳从小的就皮到大,体格又长得好,才16岁已经有178的身高了,再长两年比他爸都强壮了,这基因像他们老夏家的人。

  有这好体魄不去当兵,屈才啊,夏老头的观念里,有能力就得做事,为公家做贡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

  除了调皮的二哥当了兵没法来送夏小夏去京市,夏至夏欢夏喜这三个宝贝都想跟姐姐来京市,临走之前几番撒娇耍赖,还是夏小夏答应了下个暑假接他们来玩,这才不闹腾了。

  夏小夏回忆起三个弟弟耍无赖的可爱模样,就忍不住两眼笑成弯月牙儿,过往的人纷纷被吸引了视线,女孩笑起来甜蜜蜜的样子实在吸引人,让人忍不住也心情变好了很多。

  最黏她的夏至今年已经上了高一了,遵循了姐姐的传统,跳考一年被省城一高录取了,也是这孩子实在用工得不行,夏小夏只要回到家,有了空他纠缠着姐姐教他给他补习。

  这样一来本就聪明的孩子,学习速度刷刷刷的,对此夏小夏也很欣慰,在以后的社会里,知识是一块基石,能够让他立足的底气,所以夏小夏对几个弟弟也教得很用心。

  夏至爸爸夏伟民去年回家一趟,回了家先是给老爹老娘磕头,自觉离家多年,没尽到孝心也罢,还把儿子留给老娘带,觉得特别愧疚。

  这次回来据说是职位调动,他是当兵十几年的老资格了,因为体格好敢拼不怕死,因此职位上升的比较快,这次在边界熬了几年,终于因为局势的稳定,调动到京市军区,也算是苦尽甘来了,连回家看爹妈和儿子都比较便利了。

  但说是调动,还得层层审批,还得交接,没这么快,直到夏小夏来到京大,还没听到这个二叔到京市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