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0节(1 / 2)





  同样的道理,商人货卖得快,他的生意不就更活了吗?

  晴天尚且如此,那么雨天呢?

  做生意的心里都有个算盘,只是他们尚且没有反应过来。

  十月初八,天降大雨,八州境内皆被雨幕笼罩。

  小道既泥泞又崎岖,经常脚底打滑,实在难以行路。

  不少商队不得已,只好选择官道。

  一踏上官道,车队的速度明显提升,本来还担心无法及时交货,现在看来,完全不用担心了。

  由奢入俭难。

  等他们享受到了官道的便利,还会去选择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吗?

  第九十二章

  八州官道运营步入正轨,官道上每日车马络绎不绝。

  随着运输效率的提高,八州的经济越来越繁荣。

  尤其是庆州。

  庆州是八州的工业集中区,所产工业品,通过陆路和水路运往全国各地。

  而今陆路更加通畅,加速了工业品的对外贸易,所需工业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下,楼喻将需要更多的厂房和工人。

  厂房可以建,那么工人呢?

  大盛现在步入平稳期,各地生活水平逐渐恢复,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大,庆州工厂必须得提高产量。

  现在招工方便,直接在报纸上刊印招聘启事就行。

  虽然老百姓不一定能识字,但不妨碍他们从别人口中听到消息。

  听说庆州要招工,外州的就算了,其余七州不少人都蠢蠢欲动。

  尤其是沧州的百姓。

  沧州是庆州工业区最大的劳务输出地,有不少百姓都在庆州当工人,俨然将庆州当成第二个家。

  眼看他们日子越来越红火,其余百姓也眼馋啊。

  官道通达之后,去庆州一趟花不了多少工夫,还不如在庆州租个屋,赚些钱,等得空了再回家。

  有些人犹豫不决,不愿离开故土,有些人却坚定无畏,踏上去往庆州的路。

  整个八州都好似活了起来。

  流动的劳力注入庆州,带动了庆州工业产量的提升,从而增加了庆州的贸易收入,这些收入又广泛应用于其它基础建设中,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而这些外来工人,在庆州赚了钱之后,又能反哺家乡。

  当然,楼喻不可能放任劳力进入工厂,毕竟田地还是需要人耕种的。

  而今造纸坊已经没有私造兵器的暗室了。

  楼喻现在可以正大光明地打造兵器,遂直接建了一个军器监,专门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兵器的研究和改进。

  霍煊原本在机械厂任职,现在被调入军器监,指挥并参与武器的改良工作。

  原本的机械厂,则交由技术不俗的工匠进行农业、工业领域的器械改良工作。

  如此一来,分工更为细致。

  若是能够改良农业器具,提高耕作效率,那么会有更多的人从农田上解放出来;若是能够提升工厂的机械效率,同样会解放出更多劳动力。

  问题都是一个一个解决的。

  楼喻从来不怕问题。

  说是不怕,问题还真就来了。

  他正在内堂与官员商讨政务,忽闻外头传来隐约的哭声,夹杂着武卫们的呵斥声。

  便看了冯二笔一眼。

  冯二笔会意,立刻出门去探个究竟。

  哭闹声是从总衙门口传来的。

  冯二笔来到门口,就见一大帮子人围在总衙门前,一个个哭得肝肠寸断。

  武卫们全都眉头紧锁,拿他们没有办法。

  冯二笔拍了一个武卫的肩膀。

  “怎么回事?”

  武卫转身,见到是他,忙行礼道:“冯大人,就是一群刁……一群百姓来闹事,您放心,小人会尽快赶走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