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章出征送别(1 / 2)





  (41)

  这样,在军营费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陶然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今终于改良完毕,可以出征了。

  出征的那一天,李信志穿着天子的朝服来送别了。

  江南的军队十分整齐,因为即将出征,大家都如同食了兴奋剂一般,大家的眼睛都闪闪发光,简直有些迫不及待了。

  沙场上,号角声阵阵,江南的旗帜在迎风飘扬,到处都充斥着大刀“咣当咣当”的响声,以及将士们走动时盔甲发出来的铿锵声。

  陶然儿从常胜的嘴里知道李信志来送她了,原本轻盈如同羽毛的一颗心立马沉重如大地。

  她不想与李信志见面,见了也没什么益处,看到他,又回想从前种种心酸的过往,一颗心便会像针扎一般的难过。既然一切都改变不了,那么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区别。

  因此,自始至终,陶然儿都坐在战车里面,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动静,仍旧是忠文将军在主持大局,一开始是李信志作为江南的帝君发表讲话,他说了很多真诚感人的话,使士气得到了大大的鼓舞,接着忠文将军也发言了,然后临安城的百姓送来了猪牛羊和鸡鸭鱼肉以及大坛大坛的美酒,大家欢呼着,大块吃肉,大口喝肉,十分的激动。

  陶然儿静静地坐在战车里面,等待着这离别的欢宴尽快过去。

  等到车轮滚动向前,那么,她的出征北上之路就开始了,此时此刻,她等待着开始。

  然而,一声熟悉的“然儿——”

  陶然儿肩膀震了震,突然睁开了眼睛,果然,李信志拉开车门,出现在她的面前。

  看到他,陶然儿的一颗心又抽痛起来,他明明知道她压根不想见他,他为什么这样不识趣的,偏偏要出现在她的面前。

  看到他,想起后宫那些如同春花般又娇艳又密集的女人,她就痛得无法呼吸。

  陶然儿面色苍白如纸,重新闭上了大眼,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她闭上眼睛就看不到李信志了,就等于是没有见面。

  看到陶然儿的神情,李信志便知道,她仍然没有原谅他,他苦笑起来,嘴巴里如同食了黄莲水,苦楚在泛滥。

  误会,进一步的误会,再进一步的误会,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如同突然裂开的天堑,不管他多么努力,再也回不到从前。看到她一步一步地远离自己,从后宫到军营,从军营到北上,越来越远,他痛苦又害怕,焦急又茫然。

  这个天下,其它的女人就像那端坐在枝头的花,温驯听话,可是她,却如同那海边的雄鹰,根本不是他能掌控的。

  不过想着就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见,战场生死未卜,也许这一别是死别,虽然对常胜的忠心与武艺有信心,但是李信志仍然牵扬挂肚。如果不是江东王早就在进京的路上了,不主动出击就会挨打,他迫于形势只得让陶然儿充当军师率二十万大军进京,如果不是她千般不愿意让他当大将,他会陪她一起进京,但是她不愿意,所以他只能留了下来。

  假如她死了,他也不独活了!

  李信志抱着这样的痛苦想法,只能同意陶然儿进京。

  他看到她仍然在生他气,一张小脸板着,脸上涸阴互寒,他只得笑了笑,不用她说话,他便自己走进车内,在一个座位上坐了下来,他对她慢慢地温和说道:“然儿,这二十多天,虽然没有见面,但是关于你的消息一直传到我的耳朵里,我知道你改革了军法,发明了火枪,而且改进了战车——”

  李信志是江南的帝君,在家臣面前,他自称“朕”,但是在她的面前,他从来都是“我”,虽然现在两个人分离了,误会似海深,但是这个习惯他没有改变。

  陶然儿听着他的话语,莫名地留恋又感动,她侧着身子,抛给李信志一个僵硬的背影,看着战车外面,外面是蓝天白云,天气十分晴朗,是北上的好天气,天空蓝像像深山的湖水,白云仿佛现代的棉花糖。

  可是为什么,她却突然极想哭呢?一个声音在心里反复地,轻轻地问她,真的没有可能吗,再也回不到从前吗,就这样分开,也许,这一别,余生再也见不到了?

  她呆呆地看着窗外,一双紫葡萄般的大眼,此时此刻,如同烧红的煤块,红得吓人。

  李信志却不知陶然儿内心所想,说了几句话,自己停下来,微笑起来,他看向陶然儿,大眼似宝石一般闪闪发光,他微笑着骄傲说道:“然儿,你真是没有让人失望!我一直知道你是天下少有的神奇女子,但这次你在军营里的一系列改革,还是让我震惊不己!”他的语气一如从前,满满的,都是骄傲与得意。

  陶然儿为了不让自己疯狂地流眼泪,只好深呼吸,闭上眼睛,面无表情,她一想到他后宫的那些千娇百艳的妃子,她就做不到原谅李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