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5章她是有苦衷的





  (195)

  李信志静默着,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天空。他无比愤怒的时候,江南的家臣,仍旧如同蜜蜂一般,在嗡嗡嗡地说个没完没了。

  一个家臣说道:“这个陶然儿,也真有本事啊,北征的路上,江南败了,忠文带着残余部队跑回来了,常胜死了,她居然不以死殉国,却嫁给了王思明,真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厚颜无耻的女人!”

  另一个家臣说道:“这种女人,如果被我们江南抓到,一定要凌迟处死,要不就炮烙,沉潭,点天灯,做成人皮鼓什么的——”

  “够了!”李信志再也听不下去了,他大喝一声,冷冷地看着自己的家臣,大眼像寒星一样,又亮又冷。

  他觉得自己与自己的家臣越来越遥远,这些冷漠的人,难道真的是自己忠心耿耿的家臣吗?

  寒意从他的骨子底里升起,手脚如同冰块一般发凉。

  李信志缓缓地看着他们,只觉得满身疲倦,全身的关节仿佛都碎了似的,他对他们轻轻地问道:“听说陶然儿要与王思明结婚,你们就认定了她是一个变心又变节的女人,她对不起你们,对不起江南,你们有没有想过,她可能是被迫的?”

  最末一句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家臣们呆了呆,瞬间面色苍白,哑口无言,有个别家臣甚至羞愧地低下头去。

  他们确实没有替陶然儿想过,她可能是被逼的,也许她早死了,只是王思明捏造了一个要与她大婚的假想而己。

  李信志用沙哑的嗓子说道:“你们说她坏话的时候,可曾想过,她曾经为江南立下汗马功劳,没有她,没有江南的今天!你们可曾想过,她是朕的妻子,是小米粒的额娘,你们不看她的面子,看在朕的面子上,看在小米粒的面子上,你们也不应该如此说陶然儿啊——”

  李信志说到这里,一些白发苍苍的家臣重重地低下头去,内心如同油煎火烧一般。

  平时他们经常去太子的宫中看太子,小米粒从小没有爷爷,一直将他们当爷爷一样的尊重的,时间久了,小米粒浓眉大眼,十分俊美,再加上聪慧可爱,又十分的敬老,所以老家臣渐渐地也十分喜欢太子,将小米粒当孙子一样疼的,他们直说太子是江南的希望之光,当然,李信志很好,但是总还是差那么一点,要不然,江南早统一天下了,但是太子不一样,他有王霸之气,现在就开始动不动对家臣说:“爷爷,你待我这么好,将来,我把天神城分封给你——”

  呵呵呵,老家臣听到这种霸气的话语,总是十分开怀。

  这个时候,德妃的父亲说道:“主公,你为了一个嫁作他人妇的女人,要撵走所有温驯的妃子吗?以前你不知道她要嫁给王思明,现在你都收到他们的喜帖了,你还要撵走她们吗?如果你执意要撵走所有妃子,今天死的是我的女儿,明天,可能死的就别的妃子了,女人爱惜名誉,如同爱惜自己的生命,试问,你怎么可以将她们撵出宫去?”

  德妃的父亲白发苍苍,泪眼婆娑。

  其它的家臣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圣上,你不能这样做,这些嫔妃是无辜的,你这样做,太让她们,以及她们的家族寒心了,很多妃子的父亲在朝为官,或者在前线杀敌,你这样做,恐怕会伤家臣们的心哪——”

  李信志听到这里,愤怒起来,他猛地抬起头,凌厉的视线如同刀子一般看着大臣,他握紧拳头,咬牙说道:“你们动不动总是说叫本王不要伤你们的心,可是本王和陶然儿为了不伤你们的心,一直在伤自己的心!这两年来,她离开本王的身边,一直在外面流浪受苦,几次生命垂危,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得够够的!先前,本王就是委屈求全,才会这样处处退让,任由着你们抱着功利的目的把各自的宝贝女儿送进宫来,有的自己没有女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收养一个干女儿,用心调教,然后送进后宫,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己加官进爵,你们以为这些事,本王都不知道吗?”

  声音不大,却如同鞭子一般,凌厉地抽在家臣们的身上。

  李信志这些话说出来,很多家臣的脸上如同开了染坊,青一阵,红一阵。

  他们垂下了头,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原来主公什么都知道,他们还以为他什么也都不知道呢。

  李信志暗哑了嗓子说道:“你们一个个自私自利,却天天打着为国家着想,为本王着想的幌子,这天下,只有一个人,是为本王真心实意地着想的,那就是陶然儿。”他说到这里,声音哽咽起来,他颤抖着嗓子说道,“本王伤了陶然儿的心,可是她呢,居然还女扮男装,当上军师,率领大军替本王去北征,一路攻陷了无数城池,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江南从此威名远扬,这些都是陶然儿的功劳!这些,你们可曾想到,本王伤害了她,她却对江南忠心耿耿,一心一意要为江南谋取太平盛世,这样的女人,才值得本王一心一意地去爱,其它的后宫女人,都是你们送进来的眼线!探子!一天到晚,为了家族利益着想,成天在本王面前争风吃醋,将本王当成升级晋妃的踏脚石,你们以为本王不知道,不寒心?所以,我要这些女人有何用?”

  李信志索性豁出去了,他去意己决,所以再也不顾及家臣的面子,各种难听的直接的话都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出来。

  一个年迈的家臣说道:“主公,对不起,有些地方我们是做得不对,但是现在陶然儿已经不是江南人了,你犯不着这样做啊——”

  李信志冷冷地说道:“如果只是凭着一张喜帖就否定了陶然儿所有对江南的功劳,对她不闻不问,这不是我李信志的为人,总之,明天一大早,本王无论如何要去救她!”

  听到李信志这样说,所有的家臣吓得面色焦黄,他们膝行着到李信志面前,抱住他的大腿,有的家臣则如同鸡啄米似的不停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