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章冷宫的由来(1 / 2)





  (17)

  什么?!对于李信志来说,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陶然儿,已经让他十分疲倦痛苦了,没想到太后她又——

  想起自己的母亲一个寡妇带大七个孩子,含辛茹苦,一辈子吃了无数的苦,受了无数的罪,到了晚年,终于等来了江南的强大和富有,可是没过几天好日子,却上吊了。

  假如母亲上吊自杀了,那么他还有何面目做这江南的帝君,他死后又如何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

  这样一想着,李信志立马焦急痛苦起来,仿佛突然之间,有一把大刀,插入了他的心脏,他对太监急切地问道:“情况怎么样?”

  总管太监对他说道:“叫人救下来了,现在太医在问诊,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李信志听到这里,原本绝望的内心又升起一线希望,他变得无比急促,一颗心仿佛在大火上烧一般,他对总管太监结结巴巴地说道:“快,快,马上摆驾谷种宫。”

  总管太监答应了一声,李信志与他急匆匆地离去。

  立春宫重新变得安静下来,像坟墓一般的安静。

  这一切的一切,虽然陶然儿背对着李信志朝着床的里侧在睡着,但是全听在她的耳朵里。

  李大娘居然自杀了!

  昨天她喝下中药流产不能生育的事情,虽然她和李信志没有告诉李大娘,但是消息肯定以第一速度传到了李大娘的耳朵里,今天早上,一来她没心情,她不想见到咄咄逼人封建迷信的李大娘,二来她身体不舒服,所以她没有如同往常一样去给太后请安,没想到她今天就上吊自杀了。

  此时此刻,陶然儿翻过身来,脸朝着外面,李信志已经走了,整个房间显得空荡荡的,静悄悄的,房间的光线无比暗淡,就像一个坟墓。

  李大娘的自杀,仿佛会洗清她所有的罪恶。

  陶然儿睁开大眼,呆呆地看着房间,她想着李信志走了之后,这个房间为什么显得如此之大,空旷得就像沙漠一样,难道李信志的作用有那么大吗?

  李信志今天过来关心她请求她的原谅,现在太后自杀了,李信志要关心他的母亲,以后肯定不会来这个立春宫了。

  那么,这个立春宫就成了传说中的冷宫了,呵呵,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哪个朝代有一个宫殿叫冷宫的,那些叫着“乾坤宫”“听琴宫”“棋妙宫”“立春宫”的宫殿,一旦皇帝不来了,其它的嫔妃大臣也不来了,甚至连听差办事的宫女太监也不来了,一天到晚静悄悄的没有了声音,没有了人气,自然成了冷宫。

  陶然儿呆呆的看着,呆呆地想着,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也如同这房间一样,空荡荡的,冷清清的,安静得如同太平间,光线昏暗,环境压抑沉郁。

  她苦笑一声,如同木偶一般,呆呆地出神,失去了生育能力,与李信志再起嫌隙,这个立春宫又成了她的地狱,她在这里呆着,整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受着痛苦的煎熬,她再一次萌生了离开的想法。

  李信志不知道陶然儿内心所想,脚步匆匆地跟随着太监前往太后的宫殿,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太后的宫殿,发现太后的宫殿已经乱得像一锅沸腾的粥,宫女太监们来来回回的跑,几个太医同时在那里问诊,看到李信志过来,立马黑压压的跪下去一大片。

  李信志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问为首的太医:“太后怎么样了?”

  太医磕下头去,对李信志恭敬地回道:“启禀圣上,已经救过来了,不过这次十分的危险,假如晚了一个时辰,太后年纪大,身体不好,恐怕就无力回天了!”

  李信志听到太医的回话,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了地,他看了地下黑压压的人,挥了挥手,无限疲倦地对他们说道:“你们都退下吧,朕想和太后单独说几句话。”

  大家说了一声诺,静悄悄地退下了,整个太后的宫殿终于变得清静下来,李信志心情沉重,举起脚步,一双脚却仿佛灌灌了铅,沉甸甸的,无比沉重。

  他走进太后的寝宫,白发苍苍的李大娘躺在床上,一张老脸因为布满皱纹如同一枚风干的水果,李信志走到她的面前,用暗哑的嗓子叫了一声:“娘——”

  他眼圈犯红,双肩颤抖,想着你们都在为难我,你们都奄奄一息,可是最想死的人是我好吗?!无形的压力如同泰山一般,让李信志直不起腰来。

  李大娘听到李信志的声音,转过头来看着信志,她微微一笑,对他说道:“志儿,你来了,娘以为再也看不到你了。”

  听到李大娘这句话,李信志的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纷纷落了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他立马转过身,用手擦掉脸上的泪水。

  李大娘对他说道:“志儿,昨天的事情你和然儿虽然没有告诉哀家,也没有埋怨哀家,但是哀家想,是哀家的错,是哀家太心急了,当时,哀家叫然儿喝药的时候,她就不肯喝,可是哀家不听她的,一定要逼着她天天喝那些补药,结果现在孩子流产了,然儿也失去了生育能力,唉,都是哀家的错,所以哀家想寻死,可他们把哀家救下来了。”

  李大娘说到这里,又从床上猛地坐了起来,闹着要下床再次上吊自杀。

  李信志好不容易控制住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他伸出双手,扶住李大娘的双肩,对她嘶喊着央求说道:“娘,你说什么啊,你不要再胡说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