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6章第二个重逢





  (106)

  所幸,几分钟的沉默后,李信志看着陶然儿,轻轻地说道:“不,我尊重她,相信她,我支持她的选择。”他的神情特别特别的温柔,他的语气像丝绸一般。

  听到李信志这样说,陶然儿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崩紧的神经忪懈下来,理智重新占了情感的上风,责任和重担重新回到她身上,她松了一口气,无比庆幸李信志刚才没有劝说她回江南。

  他真是一个聪明的男人。

  不然,她就要失信于江东,失信于天下,不然,老百姓又要流着眼泪在乱世中过了一年又一年了。

  看到李信志是这样的态度,小七急了,涨红着脸跺着脚大声说道:“大哥,你是不是糊涂了,她这次回中原,是要与王思明去成婚的,她一旦嫁给王思明,她就再也不是你的女人,不是我们的嫂子啦,她与我们江南李家,再也没有任何关系啦。”

  李信志脸上一片灰色,他的嘴唇颤抖着,小七说的话句句属实,他何尝不知道,但是他相信陶然儿,她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因此,李信志沉默地微笑着,不再说话。

  尽管他的内心像针扎一般痛苦。

  陶然儿这个时候也振作精神,想着站在这里,任小七胡闹下去,也不是办法,因此,她清了清嗓子,看了看李信志,又看了看他带过来的江南大军,她笑了笑,对信志说道:“信志,既然你已经看到我平安无事了,那么,我们就暂时就此别过吧。”

  黑山白水,后会有期,只要他们倾心相爱,那么,一定会重逢的,也最终一定会一家团圆的。

  她水晶般的大眼看着李信志,神情间都是依依不舍,这一别,又不知道何年何日再能相见了。

  她的声音哽咽起来,对李信志说道:“好好照顾我们的孩子,小米粒——”想起小米粒,她的一颗心真的像针扎一般的难受,对于小米粒,她这个娘亲真是欠他太多,他很快要成长为大人,而她和他在一起的时光,真是屈指可数。

  陶然儿落下泪来,为了避免自己的泪水被他们几个人看到,她只好别转面孔,看着远方。

  想起未来要走的无比艰难的路,她是势必要嫁给王思明的,从此后,与李信志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尽管他们彼此的爱意已经深入心底,如同烙印一般,永记在心,不在乎名份,但是失去了夫妻名份,总是让人难过的事情。

  她用沙哑的嗓音对李信志说道:“以后,我——”她结巴起来,最后只得咬了咬牙,一横心,说了出来,“我大婚之后,你要再立一个皇后,江南不能没有皇后,你不用等,等我了——”说到后面,她的声音颤抖起来,如同风中的影子。

  走过荆棘密布的大道,是否有鲜花等待?谁知道呢?虽然作人要坚强乐观,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唉——

  李信志听到陶然儿如此说,内心一阵痛苦,他沉默地看着她,不知她话里的意思。

  陶然儿的内心十分难过,因为她想着,东征能不能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当时她代江南北征不就失败了吗,所以东征也是有一半的可能会失败的,如果她失败了,那么多半是有去无回,死路一条了,江南不可能长年空着皇后没人当,所以她建议李信志重新立后。

  李信志看着她,对她轻轻地说道:“好好照顾自己,保护好自己,我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小米粒的。”

  听到李信志这样体贴周到宽洪大量的话,陶然儿心酸不己,她想放声大哭,却知道自己不能够,因此,只好拼命咬着牙齿沉默着。

  为了不让自己情绪失控,她几乎咬碎了所有的牙齿。

  李信志看到陶然儿很想哭却拼命控制的样子,只好咳嗽了几嗓子,说道:“那好吧,老三,小七,你们还是像从前一样,护送然儿回中原吧,我看到你们平安无事,我也没必要去江东了,我带着人马这就回江南去。”

  李三和小七点点头,小七急道:“大哥,你真的就这样让她回中原?”他仍旧不放弃,希望李信志出面阻止这件事情。

  李信志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爱一个人就理解她,相信她,支持她,而不是任由着自己的心,一味的自私蛮干。

  几分钟后,李信志带着他几万的江南大军再次消失在茫茫的白雾当中,陶然儿站在那里,看着他渐渐消失,他悄悄的来,又悄悄的去,如同一个梦。

  三个人的身上全部被露水打湿衣裳,三个人一齐站在那里,直到太阳出来,白雾散尽,旷野里十分安静,一个人也没有,阳光晒在干枯的秋草上,一片温暖。

  陶然儿才清醒过来,对李三说道:“李三,刚才见到信志,它不是一个梦吧。”

  李三知道她的意思,对她笑道:“我和小七也见到了,所以嫂子,不是一个梦。”

  陶然儿点点头,内心获得些许安慰。

  李三看着陶然儿,心想,陶然儿既然这样舍不得大哥,为什么要执意回中原,嫁给王思明呢?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怪不得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唉呀,他还是不去费那事好了。

  小七没好气地说道:“ 我看就是一个梦,我大哥对你一片痴心,你却变心另嫁他人,他做的是一个白日梦,你做的是你的春秋大梦。”

  陶然儿微微一笑,不与小七计较,她重新上了马,挥动马刺,继续骑马前行。

  走了一个多小时,看到前面来了一支队伍,为首的将领后面也是跟着一支大军,浩浩荡荡,没有十万,估计也有二十万。

  陶然儿吓了一大跳,一时间呆坐在马上,仿佛石像一般,一动不动。

  直到对方发现了她,一个欣喜激动的声音叫道:“紫烟妹妹——紫烟妹妹——”

  陶然儿傻眼了。

  王思明!

  他怎么带着大批人马来了?!他去往的是江东的方向,难道没有经过她的允许,他已经决定东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