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节(2 / 2)


  田甜扬头:“那可不。”

  宋小婷掀开帘子进门,端过来一盘子冻梨,说:“来,吃点。”

  田甜喜滋滋:“表姐真好,舅舅,我每次来,都吃个肚儿滚圆。”

  宋石头爽朗:“这是自己舅舅家,吃多少都应该,咋的,还要拿舅舅当外人?”

  田甜:“才没。”

  “这就对了。”

  宋石头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就是宋小婷,她跟田青柳他们是一茬儿的,今年十七了,比田青柳生日还大点呢。老二就是田甜的大表哥宋榛,今年十四,比田东还小一岁的。

  老三是宋栗,也是田甜的表弟,跟田甜同岁,比田甜的小了几个月。

  田甜是五月中旬出生的,宋栗是年末十二月初出生的。

  哦,还有跟他们同样都是同岁的珍荷,田珍荷是九月出生的,但是宋春菊嫁到田富贵家做妾,满打满算都勉勉强强才够六个月,实际上要是按照正式进门的日子算。其实就五个来月。

  正因此,宋春菊的名声才不好听。

  虽说是同样的当事人,但是大家好像对男人就没那么多看法,田富贵虽说也被议论,但是就没像宋春菊的名声那么难听。不过宋春菊名声难听也不仅仅是因为孩子出生早,也是因为她气死了亲爹。

  不管宋老头儿原本身体多不好,因为她不着调才更加撑不下去,也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老宋家刨除了宋春菊,也就只有宋石头和宋春梅两兄妹呢,两家子都不跟宋春菊来往的。不过因为有宋春菊这么个玩意儿在哪儿杵着,宋石头和宋春梅可真是从不闹矛盾,感情很好。

  没事儿一起骂一骂这个小妹宋春菊,这兄妹感情都更深刻!

  田甜打小儿也乐意来舅舅家,不过不怎么跟表哥表姐他们一起玩儿。

  这也不奇怪,村里小孩儿都是同龄人凑一起,田青柳也没比田甜大很多,同样的,田甜也不会跟小姑姑一起整天瞎跑。至于表弟,表弟倒是跟田甜同岁,但是男娃儿女娃儿又玩不到一起。

  “田甜啊,你别着急走,等会儿回家,带几个菜饼子。”宋石头乐呵的说:“俺家菜饼子可放肉了。”

  田甜吞咽一下口水,说:“好!”

  她舅舅吃的也太好了吧。

  小姑娘越发的开心,宋石头:“哎,你爷上次给我编的篮筐挺好用的,你跟你爷爷说一声,再给我编俩儿呗。”

  田甜:“好。”

  她口齿清脆,心情愉悦。

  小姑娘在舅舅家混了一个饱肚儿,这才端着菜饼子回家。

  舅舅数过得,两个人分一个,正好的数量。

  田甜哼着小曲儿,乐呵呵。

  方巧嘴出来倒脏水,看到田甜端着盘子,响呱呱的:“呦,甜丫头你这是去哪儿了?谁给的菜饼子啊?”

  田甜:“我舅舅!”

  方巧嘴:“你舅舅可真是大方,这菜饼子都白面的。”

  田甜:“舅舅对我们就是很好的呀。”

  陈兰花窜出来:“哎呦我的甜丫头,你这去送点东西,咋拿回来更多。你这孩子真是……真是的啊!”

  话是这么说,嘴角倒是咧的高高的。

  田甜:已然看透,她奶分明很高兴。

  “来,准备吃饭了。”

  田甜:“哦!”

  虽然吃饱了,但是肚子么!想要吃还是可以再吃一点的。

  宋春梅瞅了一眼闺女带回来的东西,嘟囔:“大哥可真是……”

  多余的话又没有说,她也不能去给哥哥当家啊。

  这要说起来,宋春梅觉得她大哥也是一个神人。

  这话不是夸张,那是一点也没错的。

  就说他们村子吧,他们村子家家户户按照人头,都有补贴的,不过大家虽然领了钱,可是也都没有大买特买,花花花,大家多少还是捏着钱的,毕竟关键时刻用得上啊。

  这不攒钱哪行。

  反正村里各家各户都分发了不少粮食,所以有的人家那攒钱根本不花的。

  不过,也有人例外。

  是的,这个例外的就是宋石头。

  宋石头他们家五口人,两个大人,三个未成年。每个月一起也有三百多将近四百了。他们家倒好,全都花掉,每个月领到钱,第一时间,全都花掉。手里不留一分钱。

  即便是家里有粮食,他们家也是买面买油买米,油盐酱醋糖更是买了不少,囤着。

  别看挣钱不易,但其实钱的购买力还是很不赖的,特别是买粮食和油盐酱醋,生活基础物资那购买力就更强。宋石头他们家的厢房满满当当的,不仅如此,他还是村里少有的自己多买了棉袄的人。

  像是军大衣,家家户户都是人手一件,这是分发的。

  但是人家宋石头夫妻两个就各自多买了一件,帽子手套棉袜子这些,他们家也都各自多添置了。这要不是钱花光了,还能再买呢。所以村里其他人怎么过日子暂且不说,宋石头他们家可是时髦的月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