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2节(1 / 2)





  这是路露不敢找心理医生确认,但一直以来都隐隐约约的担心。

  他觉得陆北旌有点太逼自己了。

  不看一般的明星,顶尖的明星大多都会想办法排解自己的焦虑,这个焦虑也很简单,那就是怎么面对地位逐渐下降的自己。

  顶尖的明星大多数都曾经攀登过顶峰,而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要面对自己逐渐从顶峰走下来的一天。

  而没有任何一个明星是愿意接受的。

  不接受能怎么办?

  圈里的人各有各的出路。

  有投身宗教的,也有投身金钱的,也有不死心使劲整容想捉住青春的小尾巴的。

  怎么说呢。

  有好下场的不多,大多数都是坏例子。

  也有一心一意继续在这个圈子里混的,当演员不行就当老师开学校开公司自己当老板,不过那时人们就已经听不到他们的名字了,也不会再关心他们的死活了。

  路露其实也没有办法,他自己都是靠着陆北旌,当然没办法给他提什么专业的建议。

  他不可能建议陆北旌去开连锁店,或是去搞房地产,他也不可能建议陆北旌皈依佛门,他更不可能把日韩的整容医院的名目拿给陆北旌看。

  他能做的就是陆北旌想拍什么项目,他就帮他做到。

  新人辈出啊。

  每一天,陆北旌都处在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中。

  他怕的不是自己不火了,也不是他变老了,观众不喜欢他了,他怕的是没有戏拍。

  但这个圈子里就是这样的,当他不火了,变老了,哪怕他还能演,戏也不会找他了。

  所以他现在就是饥渴的想在还能拍的时候,投资人还愿意投资他的时候,把能拍的戏都拍了。

  有点饥不择食了。

  但路露也没办法。他身处在这个圈子里,深知营销的重要性,可以说一个项目成功的原因有八成都在营销,剩下两成才是其他。市场的不可预测让人们更加迷信可以控制的变量,比如明星大腕,比如营销出来的热点,将不可预测的部分给挤压到最小之后,项目成功大赚的可能就更大了。

  但有时市场就是这么不给人面子。

  之前陆北旌脱离大导说要自己搞片子演,其实业内很多唱衰他的,都认为他离了大导肯定就不行了。

  《武王传》能成功诞生有很大的运气成份。

  杜海丰想投资影视,打算给陆北旌“雪中送炭”。

  陆北旌为了得到杜海丰的支持,在《武王传》上多次让步,将制作几乎是全部交了出去,对影片的把控接近于零——不然那个剧本也不可能出来。

  最后,也是最幸运的。

  他们找到了柳苇。

  柳苇不止长得漂亮,她还有才。她的才华灵光与《武王传》发生了美妙的碰撞,才让一个几乎所有人都快失去信心的项目最终成功了。

  路露自我感觉井不是一个迷信的人,至少在这个圈子里,他不迷信。

  陆北旌也不迷信,从不拜佛求神之类的。

  杜海丰这个大老板也不迷信,他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判断。

  ……

  但在柳苇身上,路露不止一次觉得她有运势。

  陆北旌也感觉她的眼光更好。

  杜海丰早早的决定投资她。

  这让路露不由得更加“迷信”起柳苇来。

  陆北旌想让她看剧本可能只是想找另一个视角。但路露却是相信,柳苇真能挑出好剧本来。

  就算她挑不出来,她对陆北旌也是确实有益处的。

  路露对柳苇说了很多很多,替陆北旌讲了很多好话,让柳苇恍然觉得自己不是在挑剧本,而是准备去慰问空巢老人——她已经连陆北旌上大学时的事都知道了,全是路露提前给她打的预防针。

  就是想让她对陆北旌好一点,如果觉得他哪里做得让她不舒服了,就让她多包容包容。

  柳苇被路露握着双手,茫然的点头:“好的,大露哥,我一定好好照顾陆哥。”

  等她见到陆北旌,眼神中不免透出一丝小心翼翼。

  她温柔问:“陆哥,你有没有什么好看的剧本借我看看?”

  陆北旌说:“先不看新的,上回让你看的那个皇帝自杀的剧本还记得吗?”

  柳苇:“……哦,你还记着那个本呢。”

  路露倒没让她说瞎话,在剧本的问题上,路露对她的要求是实话实说。

  于是柳苇的表情就很真诚——你怎么还没忘了那个烂本子?

  陆北旌:“我后来又跟那个导演通了个电话,问了他关于这个皇帝自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