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第3节(2 / 2)


  江满梨小声喝着羊汤思索道,若是不说,她还真没想起,新政坊里有大理寺、刑部衙门和审刑院,前面背对着她的三位员外郎,恐怕就是由这几处出来的。

  而宣文坊里有御史台,利民坊里有京城府衙和户部衙门,光顺坊则是都亭驿和秘书省的所在。

  此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公事衙门,例如厢司和街道司,还有多个军巡铺,都在这一片区内。

  如此一想,好家伙,这是京城行政商务区正中心的小市啊!

  那还有什么可比的?

  行政商务区那么多打工人,连朝食都吃不上,那怎么得行。且有国库削减衙门食堂开支的新政在前,不趁此时小市摊少,更待何时?

  心里一击掌,当场定了主意。

  与市务的差役一问,方知此小市因着靠近各官署,每日寅正就开,傍晚酉时闭市,但也不像西市那番严格。

  摊租四百至六百文不等,铺租贵四倍左右,需要与房东签契交押。算算手头可怜巴巴的一千四百多文钱,决定先选个左右通畅的摊位,交了一月门税三十文、摊租五百五十文,领了租摊的文书。

  又将整个小市里现有的朝食摊子铺子细细考察一遍,大致确定了自家方向,回去路上再采买食材,江记小食摊儿,总算是明日便可以开业了。

  -暮春三月,清晨依旧寒凉。

  林柳两手拢在袖里,抱个折子,长腿阔步,匆匆往大理寺衙门赶,走得脑袋上的幞头长脚一颠一颠。

  走至宣文坊与利民坊之间四方道时,眼睛往左一瞥,瞥见洪福街上象慈寺,目光远远再往右挪一寸,就落在了象福小市的牌坊上。

  由牌坊进小市,穿过卖吃食的摊铺走百来步,再向右拐进三民巷走到头,就是大理寺西小门。比走四方道至正门,要近上约莫半里路。

  但坏处是,衙门里的食堂闭了,若此刻经过卖吃食的摊铺,免不得要去吃些朝食,赶不上点卯的话,可能要挨骂。

  林柳低眼,心中踌躇了一下,脑子里同时划过羊骨汤饼和孟寺卿的脸。

  怎么选?

  却是犹豫不得中,见那象福小市里眉开眼笑出来几个书院打扮的小哥儿,一人手里捧一个微黄的油纸袋,里头从未见过的、白胖胖一个的吃食装得冒了尖儿,看着还热腾,打旁边经过时,带出一小阵子热气。

  再一闻那热气,怎一股喷香了得!

  林柳将折子从袖里拿出来夹在腋下,誊出两只冰凉的手相互搓了搓,怎么选?

  当然选朝食啦。

  第4章 郎君要吃几个?

  四尺来长、两尺多宽的板车横放,一头拿木桩撑稳了,便当做案台子来用,炉子和锅都不用搬下来。

  两个约莫一抱大的木盆放旁边,揭开盖,一盆肉馅儿、一盆发面。

  肉馅儿三肥七瘦,加了葱姜花椒水摔打上劲,和入以猪皮熬制放凉、剁成的皮冻碎,调味至咸鲜微甜口。

  面团则是以酒曲发酵,加适量草木灰水中和,色泽微黄,不似一般老面有股酸气,反倒带些小麦酒香。

  最后再摆出一小坛炒熟的白芝麻,一小篾筐青翠的细葱花,一小壶豆油。

  江满梨系了围兜,又拿一小块浅碧色方帕叠成三角形围了丱发,算算时间还早,便笑吟吟跑去与隔壁羊肉汤饼铺子的阿庄叔两口子说话。

  阿庄叔家姓刘,娘子称云婶,二人均是四十来岁的年纪了,待人热情和善。

  江满梨活泼爱笑,身段又比这朝代的一般小娘子都窈窕些,昨日买羊汤时就与这二口子多说了些话,定好摊子走时又打了招呼,所以今日人家仍记得她。

  两口子此时听闻所言,双双愣了一下。

  “小娘子的意思是想赁了我家店里的桌凳去?”

  江满梨摇摇头,先道:“云婶、阿庄叔不必客气,日后都是邻居,称我阿梨就好。”

  又道:“不是赁,是同用。在我这小摊子上买了吃食的客人,正好可到您家来坐,或许点碗汤杂,或许不点,但凡坐这头吃了的,每四人我便给您两文钱,您自个数着,收摊时一同结算,可好?”

  因为一桌正好坐四个。

  汤饼铺子家有两套桌凳,江满梨暂买不起桌凳,所以挑摊位的时候除了觉着挨近直通新政坊的三民巷,也有这方面考虑。

  想了一宿,定了个能出得起的价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问问。

  若是人家不愿也无妨,她备的是油纸袋,食客买了装好,捧着吃就是。看看这象福小市里头,九成的摊子也都是这么干的。

  没想到二人略微一商量,云婶爽快道:“有何不行,恰好铺子里还有两套旧桌凳,我让你阿庄叔这就搬出来,小娘子……阿梨你放心叫人来坐便是!”

  “多谢婶子!”

  江满梨喜上眉梢,大赞婶子好魄力,赶忙帮去搬了桌凳出来,又立时烧火包馅儿,煎了第一锅生煎,装上七八个给两口子。

  “哟,”云婶用筷箸夹一个,闻闻,惊喜道,“这是包子?怎么还能用油煎得这般酥香,以前从未见过。”

  江满梨便给她解释:“这叫生煎包子,也可叫作生煎馒头,是我阿娘家传下的方子。云婶、阿庄叔,咬时小心些,里头灌了鲜汤,千万别烫了舌头。”

  阿庄叔是个糙些的,听罢仍迫不及待大口咬去,果然漏出汤汁来,赶忙又用嘴去接。却也不嫌烫,只是三下五除二囫囵吞了下去,回过神来直笑叹可惜,只好再拿一个去吃。

  云婶在一旁抿嘴笑,边吃边嫌弃,又取小碟子递给他,道:“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你可别糟蹋了阿梨做的好吃食。”

  旋煎的生煎包子香气四溢,伴着寅时六刻的钟一敲,这两口子站在铺子门口、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直接就成了江满梨的活广告。

  许多刚进小市来买朝食的人立时就围拢过来。

  直径约莫与板车同宽的平底大黑铁锅,半揭了木盖子,热气噗嗤一下窜高出去,露出里面一个挤一个沿边儿贴成环状的白胖面食。

  黑白一相衬,底部又煎得微脆焦黄,凸显出豪横撒在上头的翠绿葱花和大白芝麻,如一个个初春染绿的小雪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