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战国求生手册第39节(2 / 2)


  有道是双喜临门。他们三个先是开启秦国基业的贤臣后人,回宫后又收到了前线喜讯,大军夺下魏国都城朝歌。

  喜事连连自然要庆祝,只是江宁总觉得自己好像忘了点什么。直到十月岁首,函谷关来报江宁才想起来最后一次五国合纵攻秦是在秦王政六年,也就是今年!

  第53章 (一更)

  清晨的章台宫是安静的, 半黄半绿的叶子垂挂在枝头,在一阵秋风中悠然而落了。尚食令带着宫人们沿着悠长的秦宫长廊迎面而来。两人含笑点头算是打招呼,宫人们同样友善地冲江宁微笑。

  江宁这些年每逢有什么新奇的点子就会拉着各司的几位主事一起研究, 得到赏赐后也会分给一起做事的人, 所以宫中大部分人对她有着天然的好感。

  进了屋后,江宁便瞧见嬴政一边喝粥一边看着各郡呈上来的奏章, 她不禁感叹真是用功啊。

  “王上何不吃完了再看, 一心二用总是不好。”江宁放下文件。

  嬴政抬眼看向她, 晃了晃手中的奏章:“这是东郡太守的奏章。他说想在各县里划出一个地方,作为培训官吏的地方。其中就包括了规范公文内容,形式与你的差不多, 我猜是你提的醒吧。”

  “只是稍稍地提醒了一下,没想到郡守大人这么快就付出行动了。”江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询问, “王上以为如何呢?”

  “能简明而要地写出问题自然是好事, 省得有人一句话非要写成三句话。”嬴政放下碗, “我虽然同意, 但朝堂上的那些老古板估计会闹翻天。”江宁掩唇轻笑:“老大人们要是听到你的称呼的话, 恐怕要被气吐血了。”

  “我看你是乐得见到。”嬴政捏了捏鼻梁,“不过奏章确实应做规范。秦国需要简明扼要,另外文字也要做改革。”

  江宁愣了一下。

  “你去东郡的时候,程邈呈上来一种字体, 我看着很不错。正想着如何推行, 正好跟东郡太守提议的事情一起摆到朝堂上说。”说着嬴政将一张纸递给她。

  江宁看着纸上的字感叹, 没想到自己出一趟门隶书就发明了。

  说话间, 一个寺人慌慌张张地走了进来。见到嬴政后跪在地上, 惊惧道:“王上函谷关来报,五国联军已过少水, 来势汹汹似有不善。”

  此言如平地惊雷,炸起了江宁埋在犄角旮旯的记忆。最后一次五国合纵攻秦好像就是今年的事吧!她在心里连爆粗口,她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嬴政在短暂的震惊后,马上恢复了过来,立刻让人召集诸臣进章台宫议事。

  由于这些年秦国接连打胜仗,诸位大臣信心十足。都以为五国联军虽声势浩大,但只要他们坚守函谷关便不足为惧。所以一场朝会下来只定下了守住函谷关的策略。

  但江宁心里没底,虽说作为未来人她知道秦国赢了,并以此重创五国,使得五国再也无力合纵,但她关心的是五国联军到底进没进关中。

  在未来关于五国最后一次合纵的交战地点是有争议的。

  有人从秦国实力出发,认为秦国实力最强又是在本土作战,五国联军攻打不到蕞城;而有人认为联军统帅庞煖想出奇袭妙计,绕过函谷关从北入秦国,又有奸细里应外合,庞煖大军一路杀至蕞城,使秦国陷入危机。

  要知道两种情况下,平民伤亡数量是不同的。将联军拒之函谷关外平民伤亡小,而是被联军冲入腹地,平民伤亡恐怕不计其数。她咬着指甲试图找到蛛丝马迹,推测战场到底在哪,减轻人员伤亡。

  “你也觉得联军有可能绕行函谷关?”嬴政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江宁抬眼看向嬴政,这位年轻的帝王正站在秦国的地图前。虽然看不到对方的神情,但她觉得嬴政也如她一样惴惴不安。

  要知道五国之所以合纵攻秦,就是看到了秦国实力快速膨胀,若再不制止山东六国恐有灭国之日。这一仗联军会拼死作战,以求重创秦国,延缓各国国祚。

  这么一想,江宁觉得庞煖奇袭是最有可能的了。为了秦国的安危,也为了少流血,江宁说道:“如果联军欲重伤秦国,但又兵力不足的话,恐怕会想出出奇制胜的招数。”

  嬴政回头看向江宁,眼中流露出惊讶的情绪,但他很快就掩盖了下去。他顺着江宁的话说下去:“出奇制胜莫过于绕行函谷关。南有商淤北有蒲坂,都是可以入秦的关口。”

  “只是诸位大人已经被接连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看不清这一次是困兽之斗。”江宁总结了今日朝会上一面倒的发言。

  嬴政深吸一口气,大概也是头疼。过了一会儿,裙裙四耳儿咡勿九一寺弃搜集本文上传他说道:“叫仲父和上将军和王将军来章台宫。”

  江宁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三个人在朝会上的表现,这三个人好像也是保持沉默。看来持怀疑态度的不只有她和嬴政,还有这三位。时不待人,江宁连忙叫人去请这三个人入章台宫议事。

  然而三人没谈多久,外面就传来了王贲的怒呵:“什么人!站住!”

  在渐渐远去的兵戈声中夹杂起了沙沙的雨声,室内渐渐暗了下来。江宁燃起了蜡烛,室内重新亮了起来,吕不韦吹了吹茶盏的热气,慢条斯理道:“这下我们可以谈一谈正事了。”

  在入室之前吕不韦打了个手势,示意嬴政暂时不要开口。而他则是侃侃而谈起了自己重兵把守函谷关的想法。江宁当时还不明白,但现在听到了王贲的喊声,她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吕不韦在借细作之口传假消息。

  目睹这位大秦丞相的手段后,江宁莫名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家伙是怎么猜到会有细作刺探?该不会他们老吕家真的有能掐会算的本事吧。啧,还好我抱了政哥的大腿,要不然早就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敌情汹汹,来不及多等。四人上午商量完计划,下午便率军直奔函谷关。江宁跟在嬴政身后目送着军队出发,黑色的甲胄绵延千里望不到尽头,鼓锤敲击鼓面发出振奋人心的声音。

  “叫中尉这几日看紧城门,城内的他国商贾也要看紧。另外让蒙恬和王贲都精神一点,留意宫中守卫。”

  毫无征兆的耳语,让江宁猝不及防地与嬴政的距离缩短了。原本平静的嗓音因为距离的缩短带着温热的气息,直白地扑在她的耳朵脖颈上,让春日的绯红留在她裸露在外的皮肤上。

  江宁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瓮声瓮气地说了声知道了,又稍稍挪动脚步拉开自己与嬴政的距离。她摸了摸鼻子,试图用指尖的冰凉驱散脸颊上久久不肯离去的热度。

  真是的,这小子也不知道说一声,害得我感觉浑身怪怪的。她在心里小声抱怨。吐槽归吐槽,金大腿交代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她找到了护卫咸阳城和咸阳宫的三人传达了嬴政的密令。

  两军交战不惧敌人强大,但经不住敌人渗透。所以在联军溃散之前,咸阳城咸阳宫要变得如铁通一般。

  很快前线传来秦军与联军在函谷关外交战。从这个消息传回咸阳后,江宁便在心里打鼓,庞煖到底会不会出奇兵直奔咸阳而来。

  大约在哺食之前的一个时辰,前线传来急报,庞煖率领联军精锐攻破蒲坂,西渡黄河,目前已经闯过阴晋直奔蕞城而来。

  听到这样危急的情况,江宁本应惊惧,然而她在此刻偏偏却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心感。她在嬴政的目光慢慢地退出室内,在路过王贲的时候低声道:“左中郎将告知郎中令和卫尉该收网了。”

  宫里城中不会一个细作,此番咸阳告急,细作必定会在城中大肆散播谣言,以图动摇民心,使攻克咸阳城变得顺利。可惜了,他们的心思早就被人洞察。细作只要在今日有动静便会被守卫们拿下。

  不过毕竟不是通信发达的时代,信息总有延迟。细作们抓住这个机会散播谣言,意志不坚的人开始上书迁都。

  “放肆!咸阳是几代人的心血,秦国基业尽在于此,岂能随意舍弃!”一位老大人被气得满脸通红,中气十足怒斥群臣,“昔年楚国举国之力攻克数关直逼咸阳,惠文王尚且不弃咸阳。如今不过是到了蕞城战况未明,尔等便如过街老鼠般两股战战。更蛊惑王上弃祖宗基业于不顾,实乃大逆不道!”

  江宁在心里竖起大拇指,骂得好。不战先怯,半点血气都没有,还能指望他们支持嬴政攻克六国,一统天下吗?

  “我看是隗状你大逆不道。若联军攻破蕞城,不出一日便能到达咸阳。到时候王上再走哪还有生路?若是王上因此有损,隗状你能负全责?”

  赵姬咄咄逼人的态度压得老大人说不出话。朝堂陷入了沉默,赵姬见状更是直接下令迁都雍城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