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战国求生手册第79节(1 / 2)





  “我在想,做朝而生暮而死的蜉蝣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江宁一手托腮,目光追随着飞舞的蝴蝶,“生命不长,烦恼也少。”

  “你倒是会从源头解决问题。”嬴政声音从头顶飘来,“史书上有记载我是怎么处理母亲的事情的?”

  江宁顿了顿,这才意识到嬴政眉宇间的阴郁从何而来。她想也没想道:“他们又在慷他人之慨了?”

  嬴政的目光从花草中移到她的身上,眉头微微扬起,眸子中闪过一丝错愕,好像有些奇怪她的话。

  江宁见嬴政的表情便知自己猜对了,那群人定然说得冠冕堂皇,完全不顾嬴政的心情。她不禁咋舌:“一个个说得比唱的还好听,等到事情轮到他们的头上,恐怕做得比谁都绝情。啧,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你觉得我做得没错?”

  “自然是没错。泥人三分脾气,谁生来又不是来当出气筒的。太后做出那种事情,王上已经是法外开恩了。现在咄咄逼人要王上捏着鼻子迎回太后,根本就是强人所难。”江宁一脸嫌弃,“试问这世间哪有覆水可收,破镜可重圆的美事?”

  嬴政凝视着她,平淡中又似乎夹杂着一丝新奇。在那澄澈如水的眸中她好像捕捉到了对方欢喜的情绪,不过这情绪消失得太快,让她难以确定。但被人这样长久地望着,她有些不自在,一张脸变得热乎乎的。

  江宁赶在自己的脸变成红苹果之前错开了视线,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尖:“我说错话了?”

  “没有。”嬴政也移开了视线,轻笑一声,“只是觉得你的说法很有意思,也让人觉得心情舒畅”

  瞥见了嬴政嘴角的笑意,她知道嬴政的心情相比刚刚好上了不少。

  于是她继续说:“世间道理本就如此。可偏偏有人要己所不欲亦施于人。我看应该让这些张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的人亲自感受一番。他们要是能做到王上这种地步的话,我敬他们是条汉子!”

  “只可惜他们永远都不会像你一样。”嬴政感叹,“但他们也没做错。寡人是一国之君,不能由着性子做事。郑庄公能忍,我为什么忍不了呢?”

  江宁叹了口气,虽然知道嬴政会为了东出妥协,但她真的觉得很憋屈。要是现代社会就好了,这种情况直接老死不相往来,也不会有别人说三道四。

  “你这是什么表情?”

  “我只在替王上生气啊。”江宁双手托腮,“王上肚子里能撑船,我可斤斤计较。”

  嬴政闻言笑着说:“那我以后的脾气都交给你来发吧。”

  “王上你倒是会讨便宜。”江宁托腮,转头看向嬴政,“史书上记载王上因为大臣谏言一怒之下斩杀二十七人,最后是一个叫茅焦的人劝住了王上。王上你这次没杀人吧?”

  “自然不会落人口实,那些人被罚俸禄圈禁了。”嬴政转过头看向她,“但太容易地答应,群臣会得寸进尺。你来想办法吧。”

  江宁抹了把脸,幽怨地看向嬴政:“……王上你太难为我了吧……”

  “为王分忧,也是尚书令的职责。”嬴政如此回答。

  听着嬴政的话,她撇撇嘴嘀咕着:“就知道欺负我。”

  第96章

  春光明媚, 正是赏春的好时候。往年的这个时候,江宁会摘些鲜花晾晒,留着以后做花茶用。

  但现在她要想思考给嬴政铺台阶, 实在没有时间做这些。江宁按了按太阳穴, 她前些天打探了一下那二十七个人说什么,这一听差点没厥过去。

  尤其是那句“大王不尊孝道有违人伦, 此乃昏君亡国之兆”, 听得她青筋凸起, 她都佩服嬴政的忍耐力。要是她即使罪不至死,也得丢到偏远地界“忆苦思甜”去。

  会不会说话?会不会说话!

  当时她还奇怪,嬴政不是好面子的人, 怎么不顺着这二十七个人的谏言下来。现在她懂了,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上来就说人家是昏君会亡国, 你这么一说, 嬴政还听从谏言?

  他要是听了你们的, 那不就是承认自己是昏君了?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全都是亡国之相?你眼瞎啊?江宁愤愤不平, 你要不要先看看赵姬做了什么?把乱国者关起来就亡国了?你不觉得你这句话逻辑有问题吗!

  不会说话就闭嘴, 你是来火上浇油的吗?江宁感到了头痛欲裂,但她忽然灵光乍现,等等会不会就是不然赵姬回来才这么说的?

  赵姬伤害嬴政最深,嬴政这个受害者肯定不能主动说我要接回赵姬。同理作为秦王亲信, 他们的思想言行要跟嬴政保持高度一致, 不能作出跟嬴政相悖的决定。深宫求生的要义, 一是站好队, 二是永远不能做领导不开心的事情。

  他们这边的人基于以上原因不能出言劝谏。而盘踞在朝堂上的其他两个派系巴不得赵姬一辈子别回来。所以这二十七个人会不会就是彻底封死赵姬回来的可能才这么说的吧。

  可这又是为什么?难道是私下旧怨?那也未免太不明智了吧……但她一想, 都能去逼着嬴政去发布逐客令,这事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江宁捏着下颌, 好吧,历史上是什么情况她不清楚。但她可以确定此时的秦国不会再有人提议迎回赵姬,只能寄希望于他国人。而在她的认知里只有茅焦最靠谱。

  不过……茅焦在哪啊?她又感到了。她只知道茅焦是齐人,在秦王政十年突然冒出来了。可现在是秦王政九年!天呐,她去哪把人挖出来?

  正在江宁头疼去哪捞茅焦时,这人就自己冒出来了。在齐国的通商队伍中茅焦出现了。

  随着吕不韦倒台,他手中的通商差事就落到了江宁这个发起人的身上。她今日只是来看看,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她环着手臂看着与秦国商户侃侃而谈的茅焦心道,我也是愚笨了,历史总会进行调整,该出现的人总会在需要的时候出现。

  “尚书令也觉得那个齐人口才不错?”李斯慢慢地站到江宁的身侧。

  江宁看了李斯一眼,又看向茅焦:“看来李大人也相中此人了。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能一击击中要害,又是齐人,怎么想都是最好的人选。不过需要李大人稍作提点,免得折损了王上的颜面。”

  “辛苦尚书令了。接下来就交给本官吧。”

  江宁看着李斯的背影眉头上扬心道,忽然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这个人怕是早就物色好人选,就等着自己做通嬴政的工作了吧。要不是跟嬴政关系不错,知道对方的心思,她的下场恐怕就跟那二十七个人一样了。

  危险留给别人,安全留给自己,江宁半是冷笑半是感叹:“真是走了一只狐狸又来一只狐狸,偏偏现在发展还离不了这只狐狸。啧,不爽,实在是太不爽了。”

  如她所料,几天后的秦国朝堂上上演了一出“直谏”大戏。虽没有历史上那么夸张要架起铁锅煮人,但茅焦至少在大殿上说了一两个时辰,先说人伦亲情,又说到秦国的利益,花了两三个时辰才“说动”嬴政。

  但从江宁的角度看去,茅焦看似是在说服嬴政,其实是在说服楚系和宗亲。赵姬回来这件事情必须让所有人心服口服,否则会影响秦国内部团结。

  她嗅了嗅自己新做的鲜花饼,也是可怜王上了,朝食都没吃就要陪着演戏。一会儿给他送去一点心垫垫肚子吧。

  花团锦簇之上,是蓝天白云。远处的翠竹连成一片,在风中连成绿色的波涛,旺盛的生命力扑面而来。她长舒一口气,此事结束后,便能顺利进行吞并六国了,她离高枕无忧的日子也近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