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53.(四)(2 / 2)

回到家中时,傅家张灯结彩,一片欢声笑语。

门前地上,洒满鞭炮纸屑。

傅云英愣了片刻,随即嘴角轻翘。

缓步踱进正堂,果然看到堂中一副捷报,袁三考中贡士了。

他运气好,考的全是他熟悉的,考了第五十九名。

没有看到傅云启的捷报,傅云英问迎过来的管家。

管家告诉他傅云启这一次没考上。

傅云启才学比不上袁三,这也在她意料之中。

正堂里摆了几桌席面,袁三被人按着死命灌酒,傅云启也在其中,他笑得最为欢快,显然考试结果一点都没影响他的情绪。

这让傅云英颇感欣慰,九哥确实长大了。

她没有进去打扰袁三他们,先回自己的院子。

幕僚把考试结果拿过来给她过目,杜嘉贞、李顺、陈葵他们榜上有名,杜嘉贞的名次最高,考了第三十一名。

“几位相公下午过来报喜,都说要请大人过去吃酒。”

幕僚笑着说。

大人的知交好友、学生们陆陆续续赴考,考上的人越多,对大人越有利,以后这些人都将是大人的帮手。

傅云英笑了笑,让管家把准备好的贺礼送到杜嘉贞他们手上,落第的几个也不能忽视,人人都有份。

翌日一大早,陈葵等人结伴上门请她吃酒。

她婉拒不去,提醒他们去拜望座师。

杜嘉贞嘿嘿冷笑几声,道:“姚阁老还是那个脾气,我们下午再去!”

姚文达把考第五名的浙江学子臭骂了一顿,那名学子正是大家寄予厚望的美男子苏承裕,他是姚文达的同乡。

据说苏承裕少年意气风发,是笑着踏进姚家门的,出来的时候哭哭啼啼,眼泪把脸上的妆粉都冲散了,梨花带泪,我见犹怜。

苏承裕讲究打扮,喜欢涂脂抹粉,北方学子看不惯这个。

但现在就时兴苏意,苏州人怎么打扮、怎么穿衣、怎么吃饭都会被南北其他地方的人疯狂效仿,所以大家只敢背地里鄙视,不敢真的说出来,免得被人鄙视一句粗俗。

傅云英失笑,看来今年的探花郎一定是苏承裕无疑了。

天气越来越暖和,街道两旁杏花盛放,她没坐马车,骑马去大理寺。

下马的时候,门前等候已久的老百姓如潮水一般涌过来,给她送吃的喝的用的,还有人直接挑半扇猪肉,说要给她补身体。

她哭笑不得,在乔嘉的帮助下躲开。

石正把那口养莲花的水缸搬到她的新号房窗前了,莲叶才只露出小小一截嫩绿尖角,院中紫藤树苍老茂盛,垂挂下一串串花藤,瀑布一般,如梦似幻。

傅云英批阅公文间,抬眼看到窗外的花海,心想,霍明锦应该要回来了。

他用不着亲自去吕宋,以后东海、西洋一带的海上安全,交给胡峰、唐威他们就够了。

朝廷会帮助华人恢复重建吕宋港的华商街,夺回满剌加,将满剌加王族之后送回故土。

这一切并不是白费力,吕宋港和满剌加海峡都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夺回这两个地方,能为朝廷带来巨大的利益。

用不着怕胡峰坐大,真正解除海禁,闽浙地方的豪商将很快崛起,到时候新兴势力自然会对胡峰造成冲击,朝廷要做的,就是制衡。

小琉球岛是霍明锦的势力范围,只要他在一天,连朝廷都没法动小琉球岛。

傅云英知道他留了后手,但没想到他在海上几年竟然曾打败过胡峰,而且没有杀死对方,还是留下对方的性命。所以胡峰一直很敬畏他,他出面招安,胡峰只考虑了三天,就答应回中原。

他上次好像挺喜欢吃藤萝花饼的,回去叫人摘些新鲜花瓣储藏起来,留着蒸花饼吃,免得他回来的时候花已经开谢。

……

这天,周天禄来找傅云英求救。

两名佛朗机使臣得知朝廷和昔日海寇组成船队浩浩荡荡南下吕宋,大惊失色,哭诉天、朝欺侮他们,要求朝廷给一个说法。

周天禄撇撇嘴,道:“真是胡搅蛮缠啊!我脸皮这么厚,都说不过他们!”

傅云英看他一眼,“所以,你觉得我脸皮更厚,一定能对付佛朗机使臣?”

周天禄僵了一下,忙堆起一脸笑容,朝她拱手,道:“我这是仰慕你冰雪聪明,觉得只有你才能震住那两个洋人,你风采过人,不用开口,往那一站,就能把那两个使臣唬得说不出话来。”

傅云英低头看书案上摊开的案卷,“去找白长乐吧,以夷制夷。”

周天禄愣了一下,眼前一亮,“我怎么没想到?”

一溜烟跑远了。

霍督师大败双鱼岛上的佛朗机人,白长乐他们后怕不已,如果他们没被傅大人的人带回京师,现在肯定和岛上其他佛朗机人一样,身首异处了!

为了抱紧傅大人的大腿,求得庇护,白长乐这些天不眠不休研究傅云章的病情,周天禄过来找他的时候,他本想敷衍过去,听说是傅大人推荐他的,他犹如吸了一口仙气一般,立马精神抖擞。

“走,那些人不配做上帝的子民!竟然屠杀无辜,连妇孺都不放过!我会好好感化他们的!”

大小佛朗机人见面,场面一度失控。

周天禄在一旁围观两个使臣和白长乐这边的人对骂,因为实在听不懂他们在骂什么,只能从彼此的脸色猜测谁占了上风。

很明显,白长乐作为一名知识渊博、信仰虔诚的传教士,将两个使臣驳斥得没有还嘴的余地。

两名使臣叫嚣着要向他们的政府禀报,派舰船夺回吕宋港。

周天禄皮笑肉不笑,“用不着你们禀报,我朝自会晓喻海内外,西洋诸藩属国,皆受我朝庇佑!”顿了一下,嘴角一挑,“还有,你们该赔我们多少银两,户部已经算出来了,一笔一笔写得清楚明白,账单你们记得带走,你们要是不拿钱出来,我朝会自己去取。”

至于怎么取,花样多的是。

两名使臣又惊又惧,拂袖而去。

……

复试过后,很快迎来殿试。

金碧辉煌的保和殿中,气氛庄重严肃。

傅云英今天穿蟒袍,也作为监考官出现在保和殿上。

一众贡士低头答题,没人敢抬头张望。

一来,这一次监考的都是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员,他们不敢看。二来压力大,也没心情东张西望。

傅云英大概是最放松的一个。

她扫视一圈,目光落在苏承裕身上。

之前已经数次听人提起这位浙江士子,果然生得俊秀,唇红齿白,仔细看,脸上抹了粉。

她背着手站在铜漏前默数时刻,内官过来请她。

朱和昶要召见她。

她跟着内官出了保和殿,埋头往乾清宫走去。

拾级而上的时候,忽然听到砰砰两声撞响,接着是轱辘轱辘压地的声音,有人从台阶上摔了下来,滚到她面前。

傅云英反应快,先拉着内官往旁边躲开,确认不会被撞到,然后才拉住对方的胳膊,把人拦住,要是直接滚下去,可能会摔死。

手里的躯体温软,她皱了皱眉,这穿内官衣裳的竟然是个女子!

她退开两步,让内官上前。

内官心有余悸,好半天才拍拍胸脯,回过神,俯身看摔得鼻青脸肿的人是谁。

台阶上方传来一阵杂乱的大叫声,几名内官、内侍和女官提着裙角跑下来,围在摔倒的女子身边,看她还有气息,都松了口气。

女官命人将女子扶起来背走,朝傅云英赔罪:“惊扰大人了。”

她回以一礼,抬脚离开。

到了乾清宫,朱和昶命人取出一封信给她看,笑着道:“归鹤道长要回来了!还说带了不少好吃的给你。”

傅云英接过信细看,双眉抽动了两下。

之前朱和昶登基的时候,老楚王曾逼她发誓,要她允诺不会告诉朱和昶她的真实身份,等到他这个当爹的老得快死的时候,她才能和朱和昶坦白。

她答应了。

但是老楚王的这封信里,却暗示了一句时机到了。

说话不算数,老楚王果然是个不靠谱的长辈。

傅云英合上信,飞快思考。

现在就告诉朱和昶?

时机不合适,霍明锦还没回来,二哥也不在京师。

见她神色有异,朱和昶扬眉,笑问:“怎么?是不是归鹤道长信里说了什么朕看不懂的?”

老爹和云哥私下里一定有秘密瞒着他,而且还不少。

他没有追问过,老爹那么喜欢胡闹,云哥要应付老爹就够可怜了。

傅云英想了想,道:“皇上,臣答应过归鹤道长一件事,归鹤道长也曾答应过臣一件事,其实两件事是同一件事。”

朱和昶端起茶杯喝茶,闻言,一笑,“什么事?这么神秘?”

傅云英垂眸,道:“归鹤道长不在,臣不知该如何告诉皇上。”

朱和昶摇头失笑,“好吧,等归鹤道长回来再说。”

他想着皇后有孕在身,云哥成亲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他娘子会不会也怀孕了?

本想就这个打趣几句,话还未说出口,又吞回嗓子眼里。

云哥不喜欢谈论自己的私事,还是不要招惹他了。

从紫禁城出来,傅云英立刻给霍明锦写信,告诉他老楚王信中的内容。

然后分别安排人去湖广和良乡,去湖广的那一拨接傅云章,去良乡的保护傅四老爷一大家子。

信送出去,她和乔嘉说起这事,问他京师哪些人可信。

乔嘉道:“大人放心,二爷走之前都安排妥当了。”

傅云英点点头。

乾清宫中。

朱和昶伏案批阅奏折,坐了半个时辰就觉得腰酸背痛,叫宫女进来给自己捶肩揉背。

他躺在榻上,宫女娇软的双手帮他舒缓背上的肌肉。

屏风外几个宫女在说悄悄话,不知是不是不知道他在里头,说话的声音没有刻意压低。

他隐隐约约听到云哥的名字,翻个身,坐起来,问宫女:“她们在说什么?什么傅大人救了妃子?”

宫女忙跪在地上,“回皇上,她们说岔了,应该说的是李女官的事。”

朱和昶皱眉。

李女官他知道,是朝鲜进献的美人。之前朝鲜送的美人姿色平平,他不是很喜欢。朝鲜很快又送了一名美人过来,是大臣之女,饱读诗书,容貌也出挑。

他虽然爱美姬,但还没有到看到一个长得好看的就非要纳进后宫的地步。

李女官固然好看,可性情冷淡,似乎很怨恨送她入宫的人。

他便没有宠幸对方,封她做女官,让她教导宫女规矩礼仪,毕竟是朝鲜送来的,不喜欢也得留下来。

宫女道:“皇上,方才在乾清宫外,李女官和其他人起争执,双方扭打起来,滚下台阶,幸得傅大人刚好路过,救起李女官,李女官摔伤了脚,脸也肿了,其他的没有大碍。”

“原来她们在说这个。”

朱和昶笑了笑。

几天后,殿试结果出来。

状元郎是南直隶的,榜眼是江西的,探花郎果然是浙江苏承裕。

一甲头三名都是南方人,北方学子一片哗然。

然而没办法,谁让人家文章写得更好?

大家都去关注头三名了,很少人注意到,进士中,湖广出身的人数明显比往年多,虽然名次不靠前。

朱和昶的这一点小小的私心,没人质疑。

皇上需要提拔自己的人手,谁敢非议?

与此同时,朱和昶看过傅云英那几篇时文,赐予她进士及第。

早在她担任同考官时,就有人猜到会如此,因此没人提出异议。

接旨的时候,天朗气清,天空蓝得像洗过似的。

傅云英穿蟒袍,戴纱帽,站在长街中间,迎风而立,身姿高挑,英气勃勃。

内官朗声念出圣旨,看她一眼,笑着道:“恭喜傅大人了。”

她叩谢圣恩,淡淡一笑。

过往的大臣忍不住偷偷打量她,看她蟒袍加身,俊秀飞扬,恍如玉人一般,如今又得了进士及第,下一步肯定就是升官了。

以她的功劳,也确实该升了。就是不知道皇上是继续让她在大理寺任职,还是把她放到六部去。

还真是朝气蓬勃啊!

春风得意马蹄疾,应该就是这样了。

众人对望一眼,心里暗暗决定,以后绝不能和傅相公对着干!

……

袁三高中进士,傅云英一改平时的低调作风,为他大摆宴席。

她知道袁三喜欢这个,他一直介意自己的出身。

杜嘉贞、陈葵等人也榜上有名,昔日同窗如今又成了同年,以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感情愈发亲厚。

众人闹了一天,到夜里华灯初上时,还没玩够。

傅云英陪他们吃了一顿饭,早早回到房中。

乔嘉道:“二爷来信了。”

她接过信拆开看,这封信是快马加鞭送回来的,里头只写了四个字:放心,有我。

他写信的时候一定很忙。

她唇角微翘,收好信。

刚写完回信,门被敲得咚咚响,袁三在外面喊:“老大!”

她放下笔,示意乔嘉去开门。

乔嘉打开门,放袁三进来。

袁三被灌了不少酒,脸上红红的。一张嘴,全是酒气,眼睛却亮晶晶的,走到书案前,挠挠脑袋,嘿嘿傻笑。

傅云英抬头看他一眼,笑着摇摇头,“知道你高兴,也不该喝这么多。”

袁三打了个酒嗝,上前几步,突然弯下腰,席地而坐,双手抱住傅云英的小腿,撒娇似的,拿脸蹭她的袍角,“老大,我考上啦!”

乔嘉挑眉,立刻扯开袁三。

袁三坐在地上,怔怔地抬起头,发了会儿呆。

“你醉了,让大郎送你回房,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傅云英抚平衣袍,道。

袁三摇摇脑袋,“没醉,老大,我这是高兴的!”

他继续嘿嘿傻笑,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枝早就秃了的笔,放到书桌上。

“老大,这是你当年送我的笔,我一直留着,我不会保养东西,它还是秃了。”

傅云英目光落在那支笔上,那年在贡院外第一次见到他,还以为是个受家族冷落的富家少爷,脾气古怪,不讨人喜欢。

熟悉了才知道这家伙既敏感,又有点没心没肺,因为挨过饿,非常能吃,一顿能吃几大碗白米饭。

她还记得他主动表示要跟随自己时,虽然嘴里说着自恋的话,纡尊降贵似的,其实手在微微发抖,生怕被她拒绝。

这么些年,袁三一直跟着她,她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从来不会反对质疑她。

她微微一笑,拈起那支笔,“我再送你一管新的。”

袁三笑着道:“老大,我要紫毫笔,都说那个贵!”

傅云英失笑,点点头,“好。”

袁三直起腰,双眼慢慢恢复清明,“老大,我考中进士,以后就能帮你了,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都听你的。”

他眼神坚定。

傅云英嗯一声,不和他客气,“之后会安排你去当良乡县令,那里的人都听说过我,你过去,没人会为难你。”

良乡县几度受她恩惠,让袁三去良乡,不仅能巩固势力,还可以历练袁三。

她的人都会外放出去,朝中有几个帮手就够了。

朝廷地方,都不能疏忽。

等到三年之后,第一批外放的人回来,再放出一批出去。

到那时,到处都有她的人,方便政令执行。

长夜漫漫,袁三走了之后,她还在灯下坐了很久。

……

看过老楚王的信后,傅云英改动了部分计划。

然而这位归鹤道长却在几天之后送信回来说他路过贵州的时候觉得当地景色特别好,决定在贵州玩几个月,到中秋再回京师。

那催她坦白的事,自然也就不提了。

傅云英眼皮跳了两下,决定不惯着老楚王了,等到合适的时机她就和盘托出,反正老楚王拿她没办法。

紫藤花落尽,霍明锦已经启程返回京师,不过从路程来看,新鲜的藤萝花饼他是吃不到了。

这时候南方的枇杷应该挂果成熟了。

傅云英找出傅云章的信看,上一封信他说事情处理好了,即将回京。

她抬头,看一眼窗外。

花枝拥拥簇簇,灿若云霞。

春光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