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 So what?(2 / 2)




虽然我没有大叫,不过的确说出了禁止播放的用语,之后我非得好好忏悔才行。



「朵拉!」



从场中传来叫住我的声音,不只麦特,就连看似那丫头教练的日本人及其他数名人员,都穿着一般的鞋子连忙赶到场中。



虽然正在争吵的我们已经被拉开,但是那个不知节制的丫头,被人从后方架住之后,仍不停地大吵大闹。



早她一步恢复冷静的我以轻蔑的视线看着她,就在这个时候──



「★ssfucker!!」



……那丫头怒喊出的句子确实是英语没错。



我转头望向麦特,看见他也露出吃惊的表情,我果然没有听错。



我火气整个冲了上来……不只如此,我全身都充满冰冷且纯粹的愤怒。



那丫头就在不断的抵抗中被拖出冰面。



我说不出任何一句话,思考也完全停摆,只是……



我的视线的确带着想将那丫头活活烧死的杀气……



***



在我的出身地美国所举办的世界青年组锦标赛,如此重要的赛事才不值得为了那个丫头毁掉。



我在极短的时间内扫去心中的阴霾,将注意力拉回比赛上,但是……



「你在上场前都要集中精神。」



麦特以强硬的态度如此命令道。我直到6分钟的练习时间结束,都迟迟无法决定是否要看莉雅的表演。



最后,只剩下第1号上场表演的莉雅留在场中,她今天穿着宽松的浅黄色表演服装,和前天一样待在教练旁边听从指示,表情也和之前一样呆板。



……可是,从那一瞬间开始。



和人偶没两样的少女就会突然──



「我不看,因为我就是我。」



我心中涌现出一股恐惧,我对麦特这么说完之后,便快步走向选手休息室。



告知她即将上场的广播以及观众震耳欲聋的允呼,不久便从我身后传来……



在当天早上的公开练习当中,每个选手的使用曲都会放过一次。



当时我听见了莉雅长曲使用的曲子,是选用与短曲截然不同的宁静曲调,而且是首连主旋律为何都十分模糊不清的乐曲。乐曲整体都不同于比赛常用的节奏与架构,大提琴的音色隐约散发着散文般的颓废色彩,整首乐曲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任何高潮起伏,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迎向尾声。



原本这应该是相当鲁莽的选择,年纪连青年组都不到的选手,根本就不该选用那样的曲子,但是如果是那个女孩,当然就另当别论了。



突然……我专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观众们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大家并没有特别喧闹,场内观众的欢声理应连休息室都能听见,但是声音却意外地微弱。



我心中开始产生一丝淡淡的期待,天才少女大概也会紧张吧,搞不好她正在连续失误也说不定。



……我实在待不下去了。



「喂!朵拉!」



「我去看一下。」



我不顾麦特的制止,快步通过走道,来到能一眼望尽滑冰场的位置,在那里,我看见与前天完全相反的光景──



……整座体育馆笼罩在低迷的气氛中。



像这类没有高低起伏的曲子,要以表演来呈现是相当困难的事;就算完成跳跃或旋转,音乐本身没有起伏的话,表演势必会流于过度单调;在这种含糊不明的乐曲当中,选手必须完全靠自己的动作诠释卖点及高潮。



她滑冰的动作仍是一派优雅,动作的编排及表现也十分完美;无损于流畅性、几乎看不出加速动作所连接的跳跃也顺利落地。对一般滑冰选手来说,这类纯粹是毫无特色的背景音乐能被诠释到这种地步,自己实在只能佩服,但是──



在观众席间的气氛并非是看得入神或着迷,一定要说的话,还比较接近困惑。



北美的滑冰迷基本上都偏好旋律分明、气氛热闹的音乐,她在短曲时所选择的快节奏音乐就是投其所好,而产生相辅相成的效果。



这让我感到些许安心,虽然莉雅的确呈现出了精彩的表演,但是与全场观众疯狂为她鼓掌、喝采的状况相比,目前这种情况确实让我轻松不少。



观众的情绪和前天相较之下,明显有很大的落差;就算她拥有多么高超的技术,这都不是能够拉拢观众的表演。



……但是,评审就另当别论了,在内行人眼中,这项表演的完成度的确无可挑剔。



莉雅配合大提琴的独奏将弯曲的双臂向外延展,施展蹲坐式旋转;她接着起身、后仰身躯,转变成后仰弓身旋转,每个动作与曲调的调和、呼应,都完美得让人不寒而悚。



旋转结束后,她暂时停在原地,仅靠上半身的动作表演,她的表现实在让人难以想像这是13岁少女拥有的水准。



那表情与曲调同样朦胧且超脱世俗,她的双眼带着难以形容的阴影,令人无法测度。



就连由静转动的过程也都极为流畅。



莉雅加速之后便换成单脚滑行,接着加入两个方向的转身动作,最后仅以左脚在冰面上前进。



「……不会吧?」



她打算就这样直接起跳吗?



当颈项间突生的寒气窜过背脊前的那一刻,我的怀疑转为确信。



我的恐惧成真,只见娇小的身躯以菲力普跳一跃而上──但是!



她的转轴在空中偏斜──



「啊……!」



我低声叫了出来。



那个看起来与失误无缘的少女摔跤了──她在三圈菲力普跳时摔跤了。



我忍不住轻举握拳的右手,我实在无法压抑自己。



果然如此!就算是天才少女,也不过是个13岁的女孩,现实世界中没有那么顺利的事情,应该要让她得到一些教训才是。



我原本消失的斗志在瞬间重新点燃,视线直盯着滑冰场;莉雅那绝无仅有的失误让我重新燃起希望。



我有胜算──



***



莉雅真不愧是天才少女,她在那次失误后,仍未显露出任何破绽。



此刻,她以两圈艾克索跳完美落地,紧接着进入鹰式滑法。她以优美的滑冰动作在冰上画出圆形,接着将脚直接压向身体内侧,在圆圈内部加入更小的圆。



随后,她缓缓减低速度……直至静止。



悠扬且抽象的3分半钟结束了。



虽然观众发出了响亮的欢呼,但是并非像前天那样的起立鼓掌,全场的气氛也没有当时那么热烈。



虽然我并非从头开始看,但是在终盘那相当于她最后三圈跳跃的菲力普跳,其失败肯定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她目前仍是优胜的头号候补人选,虽然她是该组中第1位表演者,但是第一分数仍出现大量5.8的高分;不过,当观众看到第二分数,所有评审都给予5.9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则明显地冷淡许多。



观众所期待的,并不是难以理解的表演。



***



世界青年组锦标赛,将由身为最终表演者的我来为女子单人划下句点。



我的长曲与莉雅正好相反,是节奏明快、符合观众喜好的表演,使用曲主要是用数首70年代热门歌曲的无歌词版本组合而成。



「朵拉你听好,注意在路普跳之前的速度别太快。」



「我知道。」



我对麦特的指示点头回应;这几天来,我的路普跳状况不尽理想。



当广播提到多敏妮克·米勒这个名字的瞬间,场内气氛立刻抵达沸点。想当然,在莉雅上场前,场内气氛也不会有我这般热烈,毕竟这里是美国。



紧接着,是观众连续齐声高喊USA的声音,这让我更加兴奋。



只要是在这座体育馆内,我就感觉自己无所不能──



「愿上帝祝福你。」



「谢谢。」



我用手在胸前画出十字之后,便进入场地中央。



场内转为寂静……现场都预备妥当。



首先响起的是节奏强烈的摇滚乐。



在表演开始之初,观众随着音乐打拍子的声响让我充满干劲;当然,这也是在设计表演时便已经列入计算的因素。我本期的表演,原本就是将目标对准在自己主场举办的世界青年组锦标赛,不、就算说我是为此才留在青年组也不为过,我已经有万全的准备。



我在滑行中不停挥舞着右手,在带动观众的气氛后便开始加速。



首先是最初的组合跳,我调整呼吸──



在三圈勒兹跳落地后……再来两圈托路普跳。



在勒兹跳落地时,观众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盛大欢呼声,当我第二跳落地时,脸上早已堆满了笑容。



但是,我不能松懈,因为接下来是最近状况不佳的三圈路普跳,我在预赛中也是在这个动作落地时,发生右手触地的失误。



我稍稍控制自己的速度,在沿着曲线轨道滑行时计算起跳时机。



慎重地起跳──然后成功!



我顺利完成三圈路普跳,配合音乐摆出庆祝的动作。



接着从驼转变换成坐转、后仰弓身旋转到变换姿势;随后是变换轴心脚,再度开始蹲坐式旋转。在观众热烈的声援之下,我的旋转逐渐加速。



当我从旋转中恢复姿势之后,便立刻准备下一个跳跃,今天的跳跃一定不会失误。



中盘是慢拍的节奏,表演将从高速配合上跳跃为主的序盘,进入融合多样表现的部分,这部分同时也有让身体稍微休息的作用,不过并非采用抒情歌曲的曲调,而是选择带有喜感的路线。



我在场地中央背对评审、面向观众席,我抱着胳膊、歪着头一脸不解的模样,我以立于冰上的右脚跟为轴心,半转面向场地正面之后──这才发现评审的存在。



我惊讶地险些向后跌倒,只见我拼命晃着双手、努力保持平衡,此时观众席上发出的笑声与掌声,让我明白表演有了效果。



接着,我双手叉腰并立起冰刃前齿,当观众以为我要迈步前进时,我又停在原地跳起轻快的踢踏舞步,紧接着又在冰上一踏,进入旋转。



叫好声未见停歇的冰上体育馆,此刻已经变成了音乐会现场。



表演终于来到尾声,我一口气加快节奏──



在钢琴响起的高音域乐声当中,我也高举握拳的手,晃着脑袋煽动场内气氛。



目前为止的跳跃全都成功,只剩下最后的高难度动作。



三圈托路普接三圈托路普。我将旋转三圈的连续跳跃安排在表演最后;如果能在最终盘完成这个动作,肯定能大幅提升评审的印象。



我调整呼吸,专注在跳跃上──



我让左脚的脚尖点地、右脚外刃起跳。



第一跳的距离比高度重要。



──落地,随即立刻起跳。



当我第二跳在空中旋转时,便已经确信自己将会成功,因此……



「──YES!」



在我右脚接触冰面的瞬间,我忍不住大叫出声。



跳跃已经全部跳完,再没什么能让我担心了。



在爆发热烈欢呼的场内,我配合着极为强烈的摇滚节奏施展直线连接步。



我以默剧动作表现弹吉他的模样,以单脚短促跳跃一路前进;我身体俐落地旋转,连接在3字转后的回旋动作,让观众放声尖叫。



迎接尾声的动作,首先是毕尔曼旋转,接着是换脚后的蹲坐式旋转。



结束前的后向立姿旋转,由于音乐已经彻底被欢呼掩盖,或许让旋转时间有稍微拉长了一点,即使如此,我相信自己仍在音乐结束的同时,分秒不差地让身体停止。



──完美。



我早就已经忘记自己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没错!这肯定是我到目前为止最出色的一次表演了。



起立鼓掌的观众们多半早在我表演结束前,就已经从座位上起身了。



──USA!USA!USA!──



不绝于耳的喝采欢声。



这里终究还是美国,美国人获胜才能让观众感到喜悦,他们真正想看的,不用说,当然是我的胜利。



我全身都盈满亢奋感。



我成功地将美国对我的鼓励化为力量,让自己立于世界青年组选手的顶点──我当时如此确信着。



***



出乎意料──当这样的现实出现在眼前时,每个人的第一个反应都是惊讶地睁大眼睛。



犯下跌倒失误的莉雅,最低也有5.8高分的第一分数,轮到我时却是五个5.7其中甚至还出现了5.6;而且,莉雅的第二分数全都是5.9。在这一瞬间,等于宣告了我将无法赢得优胜。



实际上,我的最终成绩也是第二。



场内充斥着强烈的嘘声──



此时,我也明白地表示我的不满,我看着大型萤幕的表情相当扭曲,并与身边的麦特对望一眼后不断地左右摇头,随后夸张地摊开双手。听见观众附和我的举动发出嘘声,我也更进一步煽动场内的气氛。



这并非装腔作势也不是演技,我内心确实不甘、难过……甚至还有绝望。在她犯下严重失误后,我则展现出了完美的表现,如果这样不算赢,那要怎样才算赢呢?



我明白自己打算靠观众的喜好,让我和莉雅的表演有所区隔,但是评审观察的角度与我不同。无论使用何种音乐,只要能够充分诠释其曲调,就没有理由不给予分数;而莉雅那与短曲表演有一百八十度转变的长曲呈现,则是在完全忽视群众需求的情况下,展现出高超的竞技性。



……即使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是我仍然无法接受。



颁奖典礼上,观众给我的欢呼远超过其他两人,不过赢得优胜的选手,却是小我两岁、站在颁奖台顶点才勉强与我身高相近的娇小少女。



虽然我这次算是连续夺银,但是我真正想要的还是金牌。从下个赛季开始,我便会晋升为资深组选手,我已经永远拿不到世界青年组的最高头衔了。



事后听麦特的说法,听说莉雅除了菲力普跳跌倒之外,其他表现全都是零失误。3+3的组合跳是以勒兹跳起跳,连接步及组合旋转的难度及完成度也都在我之上,但是──



9名评审当中,有8名都认为那个13岁少女胜过掳获观众喜好的我,仅有1名美国籍评审给了我第一名的分数;也就是说,实际上所有评审都一致认为是莉雅获胜。



而在日后,我还听说那位美国籍评审在会议中遭到警告,因为他在长曲中将我列为第一的判决,可能会被视为过度偏袒本国选手而引起非议。



赛后的记者会场。



第二名的我与第三名那个日本的……贱丫头,分别坐在莉雅两侧。



我的心情比前天拖长药检时更为恶劣,但是,今天我的态度和那时完全相反,因为我实在无法对这个结果默不吭声,我展现了最优秀的表演──我心里有着这样的自负。



现场气氛仿佛反应了我当时的心境,从北美记者占多数的记者群当中,甚至能感受到阵阵杀气。



「朱迪耶夫小姐,请问你身为最年轻的冠军,现在的心情如何?」



莉雅透过翻译了解问题之后,便以俄语简短地回应。



「呃……因为摔跤,所以不满意。」



翻译人员说出来的英语,给人感觉……有些微的犹豫,大概是因为莉雅的回覆太过简洁,因此让翻译人员慌了手脚吧。



不过,这方面记者们也都清楚,因此立刻又开始下一个问题。



「请问你在赛前有预料到这种结果吗?」



「……有。」



「听说你是初次参加这种规模的赛事,请问你有感觉什么不同之处吗?」



「……还好。」



由于莉雅回答的内容实在太过简短,反倒让翻译人员显得有些难堪,但是又不能擅自加油添醋。



如此简洁地回应已经不是对采访感不感兴趣的问题了,就某种角度来说,这或许也算是个人特色吧,但是,她坦言让众多观众表示不满的胜利是在自己预料之内,而且还对优胜完全没有任何感动与兴奋。



至少,这绝对谈不上是会让人抱持好感看待的态度。



「米勒小姐,请问你对这次比赛的感想。」



「我对今天的长曲相当满意,我很想对今天声援我的观众们道谢,那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不过我对评审的判决无法接受。」



我适度表现自己的心情后,看见提问的记者也颔首表示满意,看来对方也找到该如何让这场记者会得到效果的方式。



「你认为今天自己应该赢得优胜吗?」



「是的,我的确如此认为。」



要清楚说出这句话多少需要一点决心,我随后若无其事地注意身旁莉雅的态度,但是她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反应。



「那么,请问朱迪耶夫小姐,你认为你获得胜利是合理的结果吗?」



「……是的。」



虽然莉雅本人只有点头,但是翻译还是如此诠释她的反应。



「可是,你有犯下严重的失误吧?」



「Sowhat?」



──!?



……这是莉雅说的。



突如其来的英语发言,而且是跳过翻译的直接回应,发问的记者表情显得有些退缩,现场所有人也都大吃一惊。



我不禁将视线转向身旁,眼中所见的是莉雅态度平淡的美貌。



「当时会摔跤是因为压力吗?」



听见其他记者发问,莉雅转头望向自己斜后方的翻译人员。



但是就我来看,她似乎自己能够理解问题的内容。



「那是偶然发生的失误,因为我没有任何会感到压力的理由。」



翻译回答后,立刻又有其他记者起立发问。



「似乎有很多观众都对你的优胜感到不满,你对于这点有什么看法?」



无论是发问的间隔或是内容,都明显开始夹带着负面情绪。



Sowhat──这句话,自古以来就绝对不是一句带有和平及体谅的词句。



此刻承受最多压力的人,应该就是那位翻译人员吧。



「她说,因为这里是美国。」



翻译人员小心翼翼地说着一字一句、被夹在为数众多的记者与莉雅之间,绝对不容许有任何的翻译失误,现场就是充斥着这样的气氛。



「虽然身为美国人的我这样说有些不妥,但我自认我们算很公平。」



其他记者接着发问……其实比较像是发表见解,而莉雅则以简单的肢体动作回应。



「她的意思是才没那回事。」



将莉雅的肢体动作转换成语言的翻译人员,又接着注意到朝自己投来的补充说明……莉雅开口补充她的意见了。



虽然我完全不懂俄语,但是也感觉到事态非比寻常,始终都简洁回话的莉雅,第一次像这样认真阐述她的想法。



而在我眼前的大批记者当中,某些看起来像俄罗斯人的记者,此时莫名地兴奋起来。



听完莉雅说话内容的翻译人员,在间隔一拍之后──



「我对这次的结果感到庆幸。因为无论多么伟大的运动,如果评审的判决受到观众意志影响,那么就等于沦落为低俗至极的表演了。」



「──??」



现场瞬间掀起一阵骚动,记者们各个面面相觑,有些人则迅速动起手中的笔。



在记者的最后端,我看见自己熟识的记者赶忙询问身边看似俄罗斯人的记者,刚才她真的说了那些话吗?



……看样子,是不会错了。



我缓缓地将视线转向左侧,但是我无可避免地看到在视线目标更后方的座位上,那个第三名的贱丫头,她竟然会因为莉雅做出这样的发言而露出一脸敬佩的模样。



以多敏妮克·米勒为主角的大会──



我错了,打从一开始,我就根本不是主角。



***



……上帝为何要将莉雅那样的存在送到我面前呢?



我在长曲失败的当晚,不停地认真思考着这件事。



对比赛结果的不满已经从我心中消失。



实际上,在记者会上杀气腾腾的人,大多是平常没有接触花式滑冰的一般媒体,而以往应该会偏袒美国的花式滑冰专业杂志记者,态度反倒特别冷淡。区区一个失误根本无法弥补我与莉雅的差距,这就是他们的想法。



我并不愿意接受这次失败,但是在反覆回想比赛、重看录影画面之后,我才发现差距是如此明显,我只能接受失败。



我怀抱着憧憬、梦想,不断努力到现在。



我想参加奥运、赢得奖牌,颜色当然是……



但是从那场比赛之后──或许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对奖牌颜色的希望就这样消失了。



未符合参赛资格年龄、以特例参赛、一举在世界青年组锦标赛夺冠,包含精彩的表现在内,她在记者会上的那一幕也立刻传遍世界。莉雅·朱迪耶夫在短短数天之内,便成了世界最出名的13岁少女,同时,美国媒体则是一片哗然,在多数责难她发言态度傲慢的批判声中仍存有支持的声音,并在许多场合变成争论的话题。



不过唯有一件事,所有的媒体人员无论国籍为何,心中都有共同的认知。



就是莉雅·朱迪耶夫,肯定会成为下一代的冰上女王。



另外,那个贱丫头的访谈则是被彻底忽视,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想到这次的状况,她连一点附加价值都没有。



虽然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问到我之前与她的冲突,但是我决定将真相压到台面下,因为那实在太过低俗,我连开口提及都嫌肮脏……



而那丫头对那件事也是含糊带过,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提起那件事;这或许也要归功于莉雅造成的冲击实在太过强烈。



话说回来,我真没想到竟会有如此低劣的女人,明明完全不会说英语,却偏偏知道那种肮脏到无可救药的句子,那畜牲连品性两个字怎么写都不知道。



樱野鹤纱──



我实在无法想像,她竟然是和响子相同国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