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章(1 / 2)



网译版 转自 TSDM翻译组



翻译:真霄蜗牛



校对:Kirisame.Marisa



图源:真霄蜗牛(封面扫图)、音无、lasthm



修图:Ludwika



莲见律子是个作曲家,又是大富豪,另外客气地说是个傲慢无礼的人。比如我和她谈论莫扎特的时候:



“我记得莫扎特的中间名的含义是‘被神所爱’,果然他是受到了音乐之神的垂青吧。”



我只是随口一问,然而律子小姐不以为然地答道:



“我倒是不记得我爱过莫扎特啊?”



哎,她就是这样的人。



*



律子小姐住在位于麻布[注]的二十一层公寓最顶层,整层楼都是她的家,进一步说整栋公寓本身都归她所有。有一次我脑子犯傻问她,作曲家这么能赚钱吗?结果她这么回答:



(译注:麻布是日本东京港区其中一个区域,约与旧麻布区相同。区分为东麻布、麻布台、麻布狸穴町、麻布永坂町、麻布十番、南麻布、元麻布、西麻布。)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正在呼吸的氧气要收费的话,你不觉得卖氧气的人能赚很多钱吗?”



我难以揣测她问题的意图,只好暧昧地点点头。



“那倒确实是……但这又和……”



“我卖的东西就和氧气差不多。只要人和人之间存在空气,那空气中就始终存在音乐。所有人都在呼吸着音乐,所以需求无穷无尽。”



“始终?”我不由得插嘴:“不对,没有音乐的时候也很多吧?”



“那只不过是你没在听啊。”



律子一脸愉快地翘起了嘴角。明明是用大学教授似的腔调说话,可每个表情和举止却总有股孩子气,我已经快要对推测她的年龄失去自信了。感觉上比我大几岁,大概是二十五、六吧。



“那我就给你出个题,让你感受一下自己每天无意识地听了多少音乐吧。你知道所有的日本人,一生中听到次数最多的曲子是哪首吗?”



我眨了眨眼睛。



听到次数最多的曲子?而且不是某个人,而是全部日本人?



“……你的意思是说正确答案很明显?”



“很明显哦。在你至今为止的人生里,听过那首曲子的次数应该也是最多的。”



律子小姐捉弄人似地说完,交换了双腿交叠的顺序,胳膊肘撑在钢琴盖上,直直地盯着我,像是在催促回答。于是我决定稍稍认真地考虑一下。我明明是来商量工作的,可为什么非要绞尽脑汁猜谜呢……尽管心里这么想,但置之不理的话让她闹起脾气就头疼了。



无论哪个日本人都会听到——那就是相当有名的歌曲了,比如《君之代[注]》之类的。不对,国歌没那么多机会听到,听得更多的应该是靠公共电波每天播送的东西,比如NHK新闻的主题曲?但是也有完全不看电视的人吧。说起来我也只会在网上看新闻。要说是所有日本人一生中听过不止一次的节目,就应该是在无意中更贴近生活的东西。



(译注:《君之代》,日本国歌。)



“啊——”



我忽然灵光一现。



“是第一套广播体操的曲子吗?”



律子小姐露出了有点意外的表情。



“思路很不错嘛,还以为你会说出更蠢的回答呢。不过很可惜,不对。”



“不对吗。我还觉得广播体操的话应该谁都听过,而且每次体育课都会用,所以次数也不少呢。”



“往学校考虑的思路不错,不过还有听得更多的曲子。”



她转向钢琴,翻开盖子。



“正确答案是这个。”



律子小姐踩住延音踏板,随手敲击键盘。仅四个音符的单声部,就足够让我知道是什么旋律了。



“……这……不是学校的铃声吗?”



我们的每一天,夹在困倦的早上与充满解放感的放学后之间的那段时间,都会靠这阵令人怀念的钟声来严格划分。律子小姐继续弹了四个音后停下手,朝我点点头。



“不管是哪个日本人,在上学的十几年里,每天都听过好几次。这首曲子占绝对优势对吧。”



“不、不对,请等一下,这是曲子吗?”



律子小姐无可奈何似地眯起眼睛。



“当然是了。里面的一串音符明确地规定了音高和时值。名字叫《威斯敏斯特钟声》,还能做管风琴曲。这不是曲子还是什么?”



看到我说不出话来,律子小姐充满讽刺地下了结论:



“看来至今为止,你都毫无意识、毫无感动、毫无价值地过着被音乐笼罩的每一天。”



“说是毫无价值有点过分了吧?”



律子小姐咯咯地笑着摆了摆手。



“抱歉,并不是毫无价值。说不定你至今为止的人生可以这么说,但之后就不一样了,因为你第二十几岁的时候遇到了本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