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5章(1 / 2)





  含耀门外,送行大臣们立在宫道两侧,排成两列长队。出征日子是钦天局选定的吉日,天子与仪仗亲随依着礼制,在含耀门外登车出行。

  萧怀瑾走到了高高的宫墙上,远处可见长安城繁华的轮廓,天际薄岚下的青山。宫道两侧的文武官员排成长列,风吹过皇城,衣袂都在猎猎作响。

  回过头,竟然在她们脸上看到了一丝不舍。这是他曾经盼了很多年的,希望有人在意珍惜他,万没想到会来得这样平淡且悄然。他想起德妃曾经跟他说,不要小看女子,你每天过得痛不痛快,都取决于你身边的姑娘们。所以她们是风水。

  彼时,他笑她是歪理邪说,如今想来竟有一丝道理。

  那这后宫,大概就是天下的风水吧。

  他伸出手搭在了谢令鸢的肩上:“德妃,给朕好好调理天下风水。”

  “……”谢令鸢愣了半晌不明所以,猛然回味过来,恍然的模样,继而向他露齿一笑:“臣妾自当为陛下分忧。那可否……再向陛下讨一句话的赏赐?”~\\(≧皿≦)/~

  她狡黠一笑,让萧怀瑾想起了被她套路的往事:“哦?德妃又有何灼见妙语?和那马球赛时一样么?”他低声念起那句话,在唇齿间回味:“女人也有不输于士子男儿的抱负与才华……”

  这句低低的呓念,声音虽轻,却让送行的她们忽然灵台如醍醐灌顶,霎时清明。

  她们看向德妃——原来她从两年前,就在为她们女子争这一席之地!

  两年的往事如似锦繁华,在眼前飞闪而过,那些她不明所以的举动,都逐渐明晰。

  四周的风声,似乎都被隔绝开。徐徐的,星盘大放光芒。

  谢令鸢一眼也没有顾得看。

  她知道自己的声望一点点增长到了【众望所归】。去年因陷害和出宫,声望曾一度落到【人人喊打】;后来在宫外颠沛千里,与贵妃、武修仪等人交心,又缓慢回到【声名鹊起】。可如今觉得,是多是少,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她笑看萧怀瑾,却又是固执的:“不过这一次,臣妾讨这个赏,倒不需要陛下对姊妹们说了。”

  城墙下立着文武百臣。

  在众妃嫔殷殷的目光下,萧怀瑾哪儿能说不。何况他从未想拒绝。他转回身,午时阳光最炽,他不自禁微眯起了眼,目光在众臣身上一一略过。

  他肃声道:“朕此次亲征,国政事务,悉数由何太后、谢德妃监国,掌大印。朕在此特许,监国代朕行政,如见朕本人。”

  监国人选,是数日之前朝堂上撕逼八百回合定下的,萧怀瑾没有子嗣,政务交由太后和准皇后也是无奈之选,无论有无异议都已成既定。这临行前场面话,百官且听着。

  “虽说历来古训,有女子不得干政之说,但社稷正值危急之秋,朕特许,后宫及府第命妇女子亦可有精妙政见,告与德妃处。望诸位爱卿能一视同仁,平心对待。”

  话音回荡,四下寂静,一时间,只闻风声。

  随即,这句话如炸了蚂蚁窝,士大夫们一片轰然!

  ——什么叫“后宫及命妇,亦可有政见,告与德妃”?这是特许她们能干政了吗?这置皇庭祖训于何地?置圣人言于何地?!

  自古以来,纵然有吕后之流干政,却从没有女子普遍干政的范例!

  “这是乱国伊始啊……”百官人群中,有人声息如蚊,痛心扼腕。

  然而他们吃不准,要不要在这里公然反对——此刻,正是御驾亲征之前,是国之重礼,这样场合,绝对不能向天子唱反调,否则视为不吉,必遭御史台弹劾!

  且含耀门外,并非劝谏之地。整个皇城唯一允许跪谏的,只有延英门。

  这一迟疑,又听天子一言掷地有声,如晴天响雷,响荡四下:

  “这社稷天下,女子与男子,可共担之!”

  。

  谢令鸢眼前星盘一闪,【德被苍生】光辉四绽,隐隐照亮了回去的道路。

  她这才意识到,【蓝颜祸水】任务,跨越两年,完成了。

  “女子也有不输于士子的抱负与才华。”

  “这天地浩瀚,而我中原女子之胸襟,亦不曾渺小于它!”

  “家国天下,女子与男子可共担之!”

  接到这个任务,还是她刚来时,不小心呼了萧怀瑾一鞋底,被他说了鄙薄后宫女子的言论。

  所以她曾以为,要让萧怀瑾说出这三句话,是不可能的。

  后来打败北燕战神,求来了萧怀瑾的第一句话。

  萧怀瑾在边境,听着《张女从军行》,胸怀激荡,与边境老兵争论维护何太后,说出了第二句话。

  然后今天,她请求他,他亦想给她们再争一席之地,说出了第三句话。

  德被苍生之后,便是【千古流芳】。两年多的奔头终于到了眼前,谢令鸢却忽然惆怅。

  她快要可以回去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竟然生出了极度的不舍,仿佛有斩不断的牵绊,道不尽的挂念。

  随即又轻嘲自己真是善变,拼命做这一切,不就是为了回去吗?

  可心底又似乎有个声音在说,不是的……不是为了回去。

  那是为了什么?

  为了……陪她们在这浩瀚的世间起伏跌宕,为了她们的不甘和隐忍、为了她们不曾忘却的信念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