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8章争取了时间(1 / 2)





  (208)

  陶然儿闭紧了眼睛,心上仿佛压着一块石头。

  李信志担心陶然儿,他关切地看她一眼,发现她的面色苍白如纸,额头渗出黄豆大般的汗珠,李信志的内心一阵愧疚,他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陶然儿的手。她的小手像冰一样冷。

  陶然儿知道李信志在关心她,她的内心掠过一阵暖流。她的手也紧紧地握住李信志的手,天啊,要是这个世上,只有李信志和她两个人多好啊,他们就像生活在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一样,那有多美好。

  可是这一切,只是她的一个美好愿望。

  因为此时此刻,江南议事大厅的屋顶,都快要被江南朝臣的争吵掀翻了。

  李信海黑了脸,如同被激怒的雷神,他看着陶然儿,狂怒地大吼道:“嫂子,这就是你去江东说服孙赫武的结果?有什么改变,有个屁用?!”

  李信海的声音如同打雷,让陶然儿的身体情不自禁地哆嗦了一下,她只觉得自己被一个人狠狠地抽了两个耳光,此时此刻,她不但脸上失去所有的血色,甚至连嘴唇也失去所有的血色了。

  她的眼皮情不自禁地颤动着,被李信志握在手心的手也微微颤抖起来。她冒着生命危险争取来的一线生机,不但不被他们感激,反倒激起了他们的怒火。

  小七也黑着脸生气地说道:“江东太不要脸了!居然明目张胆地要我们江南向他们称臣,哼,士可杀不可辱!哪怕死战到最后一刻,我也绝不向江东称臣。”

  陶然儿听到小七的话语,他那么年轻,如同一只刚刚成年的小公鸡,他的语气甚至还充满着天真和稚嫩,他不知道死亡是多么可怕,居然说出“哪怕死战到最后一刻,我也绝不向江东称臣”的话语来。

  李信隐也握着拳头咬牙说道:“哪怕江南所有的领土都化为焦土,我们也绝不向江东称臣!”

  陶然儿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简直在滴血。她真想不顾一切对这里所有主战的人大吼一句:“你行你上啊!”

  江南一个白发苍苍的家臣也说道:“江东真是过份啊,现在天下只剩下江东和江南两个国家,唉,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不是江东吞并江南,就是江南吞并江东,只是没想到,江东那么强大,现在终于要吞并我们江南了,宁死不降,宁死不降!”

  江南老四李信万也说道:“江东真是居心叵测,他是算定了我们江南已经没有还手之力,所以提出这种无理的条件,三哥说得没错,头掉下来不过碗大一个疤,十六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宁死不降,宁死不降!”

  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江南的将士和家臣异口同声地齐呼着“宁死不降”宁死不降”“宁死不降”,声音如同惊天巨浪,震耳欲聋。

  整个江南议事大厅的上空,弥漫着一股悲壮的气。

  陶然儿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被一只巨大的手掌紧紧地攥着,她几乎要透不过气来。

  李信志猛地站了起来,大喊了一声:“够了!”

  大家都呆住了。

  可能所有人,从来没见过一般温润君子的李信志会发这样大的火。

  陶然儿心中一阵温暖,刚才所有人都不愿意答应江东的条件,表示宁死不降,一定要死战到最后一刻,全部阵亡殉国。

  这种精神真是可歌可泣,可是她那么辛苦冒着生命的危险跑到江东,居然对江南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陶然儿觉得痛苦万分。

  李信志沉下脸,对所有的江南家臣和大将讽刺地问道:“我们现在有资格与江东谈条件吗?”

  大家都默然了,败兵之将,哪有资格挑选。

  从古至今,只有拳头硬的人才有资格说话。

  李信志继续冷冷地说道:“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江东答应不再攻打临安,去抗倭了,我们江南不是保存了实力,争取了时间吗?”

  大家呆了一呆,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主公说的是对的。只要能存活下去,便代表了希望啊。

  陶然儿也睁开眼睛,看向李信志,她感激地凝视着自己深爱的男人,这么多人,只有李信志是一个明白人,也只有他保持了冷静和理智,他所想的一切,也是她所想的,所以她才从江东那里回来,告诉大家她争取得来的结果。

  李信志对江南所有的家臣和大将冷静地说道:“你们要宁死不降?宁死不降唯一的结果就是大家在临安城全部战死!江南不存在了,如果我们暂时同意江东的决定,那么,只要有时间,江南就有机会,就有希望,扭转局面。”

  大家的眼睛亮起来,他们刚才真是糊涂了,一时之间,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局面了。

  陶然儿微笑着看着李信志,心中十分安慰,在那个乱世,幸好还有信志理解她。

  李信志也感激地看着陶然儿,对所有江南的家臣和大将说道:“你们还在指责陶然儿出使江东没有任何改变,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切是她千方百计争取来的,假如她不去这一趟,江东肯定不会撤军,他们会一直打到江南不剩下任何一个活人为止,然后吞并江南,你们应该感谢皇后娘娘!”

  江南的家臣和大将一齐向陶然儿跪了下来,异口同声地说道:“谢谢皇后娘娘,谢谢皇后娘娘。”

  陶然儿立马站起来说道:“大家起来吧。咱们的主公说的是对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永远都有机会,至少,我们现在先表面假装答应江东,让他们撤军,我们保住临安再说吧,至于其它的,以后再看具体情况,也许,孙赫武在平定倭寇的时候出现什么不好的情况,到时候我们江南就有希望了!”

  大家的眼睛更亮了,心中生出更大的希望,原本冰冻的血液又在周身开始流动,他们议论纷纷,是呀,皇后娘娘真是聪明,他们怎么没想到呀,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孙赫武与倭寇对战,得利的是江南啊。君不见那些稻田里的稻子,不肯低头的最后都被风雨吹断刮断了,跟着风倒下等到风过去又站起来的稻子才能等到成熟和丰收的那一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