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章「(略)」(1 / 2)



「你有什么嗜好吗?」



「拥有嗜好并不是我的兴趣。总觉得到了重要的时刻,自己会因为那些没必要的嗜好而感到困惑。」



「重要的时刻?你是指什么时候?」



「突然想自我了结的时候?」



「一直不都是这样吗?」



「不论是兴趣还是什么,只要有所眷恋,就会留下后悔。人们不是常说吗?要选择不会后悔的生活方式。」



「不要等到死了再后悔,选择在活着的时候后悔不就行了?」



「话说回来,你的嗜好是什么?」



「杀人。」



◆ ◆



七七见奈波是个腐女。



热中于男生们的人际关系。



深受吸引,心动不已。



完全为之倾倒。



所以对她来说,推理小说──又或者侦探小说,亦是那种性质的读物。



然而最近风潮的减退令七七见感到落寞(虽然这也能满足她少数派主义的自尊。),在过去,像她这种类型的读者,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年代稍久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与华生博士的朋友关系、明智小五郎与小林少年的主从关系,以及近代的御手洗洁和石冈和己、有栖川有栖与火村助教授还有京极堂和关口巽的关系都令她们十分醉心,也就是说,这类的读者所重视的是角色的性质。



事件都无所谓。



谜题也都不重要。



管他被害者是谁!



杀人动机为何?



所使用的凶器又是什么?



就连犯人是谁都完全不在意──不对,如果是具有魅力的犯人,与侦探具有建设性的关系,当然也是非常欢迎,但在七七见看来,那只能算是例外。



这纯粹就是喜好问题──



而七七见所重视的,是侦探角色与助手间的对话和互动,就只有这些。



聪明的侦探叱责迷糊的助手,如此的情节可以说是剧情的最高潮。即使是在普通不过的责骂场面,从她们的角度看来,当中都伴随着深刻的友情和爱意──只注重桥段的阅读法,她可是相当在行。



更甚至读完了整本小说,也不会记得故事的脉络,这才是她最真实的感想。



许多读者会因为作者的个性而对内容有些意见,但她本来就只是角色的支持者,所以并不会太在意。



毫不在乎地专注于她的同人志制作。



没错,她是具有绘画专长的腐女,理所当然会出版她的作品──与为数不多的同好合作,制作了三十二页的OFF本,相当受到欢迎。



社团名称就叫做『沦丧的魔女们』。



带有年轻人标准的自我毁灭特性,却同样为这个名称感到骄傲。本来是想取做『沦丧的腐女』,不过风格实在太过强烈,最后折衷选择了较为温和的版本。



七七见最喜欢描绘同人插画时那种背弃道德的感受──与看推理小说时的情绪差不多。



(没有任何差别。)



她是这么想的。



(目前所做的事──和那些钻研本格派推理小说,而后决心自己创作的作者们没有任何差别。)



创作即为艺术。



身为腐女的她,可是为自己的特质感到骄傲。



引以为傲。



目前制作的虽还是改编同人志,但她的梦想,是要出版原创漫画。



内容未定,但名称已经想好了。



『腐女也是女生』



就以这本作品登上畅销排行第一名的位置。



◆ ◆



先不论这些。



五月十号,星期二。那样的腐女竟感到困扰不已──为了难以启齿的原因。



很难从外观上察觉她的苦恼,但就算是那个散发出与世隔绝的氛围,孱弱不食人间烟火的七七见,她还是人类啊──一个普通人。



有烦恼是正常的。



那烦恼的理由也极为现实。



(真令人羡慕。)



(那些悠闲到会为了找寻自我之类的原因而感到烦恼的同学们──还真令人羡慕。)



她是这么想的。



这都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七七见奈波,先不管自我探索了,就连自己的落脚之处都还找不到──她才刚被房东给赶了出来。



缴房租是理所当然的。



但不小心将那些用来支付生活开销的存款,买了推理小说和同人志制作的材料,更是理所当然。



没有人会感到同情。



甚至没有交涉的余地。



不对,若是积极地与房东交涉,或许不会走到这一步,但不论如何,连下个月地房租也没有着落的她,如同被赶走般,自己逃出了住处。这才是正确的选择吧?



不喜欢在房里摆设太多杂物,她的行李就只有书和书桌,一些文具和被子。这些东西已经搬去了大学社团大楼的空教室间里──这接近犯罪的搬家行为,一路有的朋友帮忙。



需要的只有朋友。



但她真正需要的,或许是道德感。



(唉。)



(像我这样的笨蛋大学生,怎么可能具有什么健全的常识呢?)



基本上,同样在京都,就读与鹿鸣馆并列的有名私立大学,浪士社大学的她,在大众的眼中,可是优秀的大学生──七七见却从不觉得自己优秀。



(高都大学中或许真有了不起的学生──但大学生,是大学生又怎样──)



这,就是她的价值观。



不。



不只是对于大学生的看法──她对很多事物,都是这么想的。



她其实已经二十岁了。



是个成年人。



一个大人。



却不像是个成年的大学生般,她对于自己幼稚的精神面感到有些失望──具体来说,她从没想过自己会是个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赶出住处的人。完全出乎意料。



不只自己本身。



周遭也是这样想的。



十年前──十岁的她所梦想的未来,成为大人的自己,或许七七见已经忘了也说不定,但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从来没想过要成为这样的人。



(啊啊,这么一说,小学的毕业文集里,我确实是这么写的吧?)



(想要成为大学生。)



这只是四年限定的一场梦吗?



不过──以现状来看,那样(应该就是孩子们非常孩子气的天大误解)的梦想,现在正遭逢危机──现在的她,失去了自己的栖身之处。



事先预付了一年的学费──至少不用担心缴不出学费,但社团大楼应该不能住人吧?(将行李暂放于此也只是一时的紧急措施罢了。)一直投宿朋友家也不是办法。



到最后或许连朋友都丢了。



可以不需要道德但不想失去朋友──想要重视人际关系──因此,目前的她十分烦恼。



烦恼着烦恼。



(七七见烦恼(NANAMI NAYAMI)──)



(试着念念看。)



真无聊。



唉。



不论烦恼有多广有多深,现实的高墙仍阻挡在面前,屹立不摇。若没踏出第一步,就找不到新的房子,找不到新的房子,就没办法兼职工作。



京都虽被称为学生之都,对学生却一点也不友善。她内心愤慨不已。



低时薪。



房租押金却很高。



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到这种地方来呢?她歪头思考着,不过马上找到了答案──没错,我是因为喜欢生八桥,为了能够三百六十五天都吃得到,所以才选择要成为京都的住民。



而京都在过去也被称为推理的圣地。



不过,距今真的有一段时间了──推理小说最大的舞台,已不再是京都这个城市。



时代的洪流与变迁。



(其实有些感伤。)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自己目前的状态更是悲哀。)



再这样下去,肯定会失去方向──或许现在已经迷路了也说不定。



今晚,仍找不到投宿的地方。



如果去了学校,即使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却还是会忍不住拜托朋友。深知自己的懦弱,她从昨天便缺席,翘了课──七七见在京都这个城市里到处徘徊。



这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举动。



因为,现在的京都,因为杀人鬼的出现而危机四伏,一点也都不安全──被害人数,已高达四人。



各处都有警察待命,还设置了很多机动人员──可以说是小规模的紧急动员状态。



在这样的古都之中,找不到住处,七七见已经抱着露宿街头这最坏的打算。如此的她,被人骂笨蛋也是无可奈何的──不过,仍稍为帮她解释一下。



客观性来说,她并不是愚笨。



而是无知。



没错,从五月开始,她就为了自己的进退而烦恼不已,根本没注意什么京都连续拦路杀人事件──



但只到今天为止。



◆ ◆



事实上,关于京都这个城市到底对学生是好是坏,意见相当分歧──不过这里的年轻人热衷于思考,或许有地缘性的关系。



不论是探索自己还是找寻住处,他们其实都擅于烦恼。



比如说,浪士社大学的位置在京都御所旁边,就如同鹿鸣馆大学一旁就是金阁寺一样,他们日复一日,茫然地被那宏雄的历史给吞没,而后回顾自己──



「啊啊,我怎么会为如此无谓的小事而烦恼呢?跟这个都市一千两百年的历史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他们具有此的见识。



相反的,即使自己的烦恼缩小了,也不代表现实的高墙就会因此得以撼动──无论缩小还是放大,那堵墙仍然不为所动,心情却能因此轻松不少。



话虽这么说,若提到现实,只要住在那片土地,意外地都不会去游览那些名胜景观──事实上,七七见奈波只有在考上大学后,刚到京都的那一个月,曾经去过神社参拜。



而且,她甚至记不清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唯一有印象的是晴明神社──虽然这符合她的作风。



(住在这个随处都是古迹的城市,实在白费了。)



(至少应该造访那些自己所喜爱的推理角色相关联的地方才是。)



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怕麻烦的人。



无法做出长时间的规划──难怪,成为大学生会是她小时候的梦想。



先不论那是多么严重的误会,小时候的自己,大概无法想像三十岁时的模样吧?



最多只到二十出头左右──小学六年级的梦想,若是『考上高中』应该也不奇怪。



(三十岁──就连现在的我也没有任何头绪。)



(我还活着吗?)



(要不要去神社挂上祈愿绘马?)



(写下将来的梦想。)



(然后,再求支签好了。)



只要这在这片土地──这句话,在七七见身上并不适用。严格来说,她目前根本不住在京都。



甚至连住的地方也没有。



既然如此,就到处走走看看吧──她做出了结论。



虽然就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发想,但对此时的七七见来说,确实是个好点子。



换个说法,这个点子,只为了渡过今晚,打发接下来的二十四个小时。



是虚无的。



是瞬间的。



就因为那种个性才让自己陷入目前的窘境,不过,她本能性的抗拒如此的自我分析──厌恶至极。



年轻人特有的自我毁灭性格,她当然不例外的符合如此倾向──那不是否定自己,而是放任自己走向毁灭一途。



即使如此。



(没错。)



(就往哲学之道出发!)



虽然只是个临时起意的决定,在京都(以名称来说)的景点之中确实相当适合烦恼不已的她,而且以目前窘迫的情况来说,她不得不作出一些行动。



哲学之道。



曾经在几本推理小说中看过的观光景点,不过七七见完全不知道确切的位置在哪里──那种无法从命名方式做出联想的暧昧感,倒是很吸引人。



(应该就是银阁寺旁的那条路没错啊!不是吗?)



(银阁寺──是在左京区没错吧?)



如果能事先逛逛书店,翻阅旅游书的介绍,无论位置还是经路,就连由来和历史都能深刻的瞭解,不过七七见最讨厌事先做准备了。



厌恶知识的增加。



她那不喜欢持有的独特个性,不只是有形的存在,甚至对于无形的部分也相当严格──而她之所以对京都连续拦路杀人事件毫无概念,同样是基于这个原理。



不愿意瞭解。



保持无知。



为了瞭解而付诸实行的举动,她一点都不在行──总觉得动机不够纯正。知识本来就是经由累积而成的。



这并不是什么高尚的思想,与其知识更在乎智力之类的──看来都是因为她虚无且瞬间的性格所造成。



于是,她在五月十日,一时兴起要朝向哲学之路迈进──在她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天色已经快要黑了。



也就是所谓的逢魔时刻。



或许一直在重复,但考虑到目前京都的治安状态,她的行为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尔后与她相识,甚至敌对的鹿鸣馆大学一年级生,那位戏言玩家对她的评价如下:



「什么都不知道、不去看不去想的人,他的强度是不可预测的。」



如此的表现在贴切不过了──即使当着七七见的面这么说,她恐怕都无法理解你想表达的意义。



(拿钱坐公车太浪费了。)



(就用走的吧!)



自己有的只有时间──体力还可以用过甚来形容。



因此,七七见跟随路标指示,从出川路往东边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走着。



目标如果是银阁寺,傍晚就应该到得了吧──与神社和寺庙不同,反正只是条路,就算是在晚上抵达,应该也无所谓吧──想法还是一样的不谨慎。



这也称不上想法。



基本上,都已经到了夜晚,她却还不知道今天该渡过。像她这样妙龄女子,如此的行为根本就和自杀没什么两样。



即使不是自杀行为。



但或许会被过路杀人魔给杀害──也说不定。



她专心地往前走。



没有在发呆,也不是特别有精神,总之,她持续走着。



过桥横渡鸭川。



途中,还经过了高都大学。



高都大学,在四天前曾经为杀人魔的舞台,成了凶案现场,七七见当然不会知道──连自己就读的学校何时放假都不甚清楚的她,又怎么会知道其他大学目前呈现停课状态呢?



就只是路过而已。



无知,真的十分强大。



(不管多么烦恼──)



(像这样走着,拼命地走着──所谓烦恼,也变得无所谓了。)



七七见在抵达哲学之道以前,光是步行这个行为,就使她从烦恼中做出了结论。



但或许仍不敌如此进退两难的现况,在路上她几度走进了便利商店闲晃,消磨时间(当然时间还是一分一秒地流过,夜色也越来越暗。),最后,她花了两个小时左右,终于抵达了,名胜──哲学之道。



◆ ◆



就如同先前所说的,七七见并没有在书店找查过相关的资讯,但入选日本百大道路的哲学之道,一旁的介绍看板,是这么写的──



『明治二十三年,在东山山麓建造完成,连接琵琶湖疏水,沿线种植樱花树的长约一点八公里的步道,即为「哲学之道」。



临近银阁寺,后经法然院、若王子神社、永观堂、南禅寺等着名寺庙,在京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之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昭和四十三年,在当地居民与京都市倡导的环保意识推动下,重新的翻修整顿。



尔后,当地居民与水道局尽力维持步道的整洁与保护,哲学之道得以呈现春樱夏萤,秋枫冬雪等四季美景,供所有市民健行、玩赏。』